贾宝玉拍了拍椅子抚手说道:“环老三,你这是不想见我,所以急着回去!”
房间里一片安静。贾宝玉的话显在挑衅贾环
贾宝玉的脸有些潮红,明显是喝了酒的。可是能当众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贾环的意见很大,而且已经压抑不住了!
往外走的贾环猛的转回身,眼神冰冷的看着贾宝玉。
眼看兄弟俩要起冲突,姑娘们都想劝一劝。可是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来。贾宝玉是哥哥,应该劝贾环尊重兄长;可是贾环是朝廷二品高官,那是需要脸面的。
老太太眼神奇怪,不知道在想什么!
郉夫人在贾府里没有话语权,谁都不敢劝。
王夫人低眉搭眼,手里飞快地捻动佛珠,显示她心里并不平静。
贾宝玉做错了事,还敢挑衅他!贾环可不会惯着他。
贾环一句一顿地说道:“今天当着老太太、大太太和太太的面,我劝宝二哥儿一句。你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你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皇帝是你的亲姐夫,不管什么时候,你的屁股不能坐歪了!人可以糊涂,但事不能做错。谁远?谁近?你要分得清楚了!”话音落下,贾环转身就走。
贾宝玉圆盘似的大脸,青一阵,红一阵。“啊…!环老三你给我站住,把话给我说清楚!”他从坐椅上跳了起来,“啪”的一声,把手里的茶杯摔到地上。
贾环并没有再理会贾宝玉,而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郉夫人、王熙凤、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对朝廷里的事一无所知,不知道贾环为什么警告贾宝玉!面面相觑。
王夫人脑海里几个名词来回闪动:贵妃娘娘、皇帝、王爷、屁股坐的位置。她心如擂鼓,“咚咚咚……,”直跳!贾宝玉的屁股坐歪了!王夫人都快窒息了!
老太太若有所思的问道:“玉儿,你今天去哪吃酒了?”
贾环对他这个哥哥,一点也不恭敬!让贾宝玉恼羞成怒。老太太的问话,让他一怔!
贾宝玉随意的回话道:“王府设宴招待勋贵子弟、风流名士过去饮宴,我就是去吃了几杯酒。”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以后王府这种饮宴,你就不要去了。”
贾宝玉愣住了。
老太太有些担心史湘云的婚事!云丫头的夫婿卫若兰和王府过从甚密,环哥儿不置可否;宝玉今天去王府吃酒,环哥儿发出了警告。回头找个时间,和史鼐、史鼎谈一谈云丫头的婚事,涉及到上面,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贾环刚出荣国府,就被传旨太监带进皇宫。
贾环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御书房里除了皇帝朱祁镇,内阁首辅曹鼐、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兵部左侍郎于谦、工部尚书石璞、成国公朱勇、督都同知王子腾、一等伯牛继宗等分列两厢。
诸大臣脸色不太好看,气氛有些压抑!
“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万岁!”
皇帝朱祁镇示意太监把密折,交给贾环观看。
原来鞑靼可汗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率军十五万,南下大同,入寇山西。他以刀割面,要报的夺妻之恨!
贾环笑了,“他这个仇报得有点晚呐!陛下的公主都一岁多了吧?啧啧啧……反应也太迟钝了!”
吭吭哧哧……,御书房里响起了,憋不住的闷笑声。
谁都知道,皇帝把鞑靼可汗的未婚妻博罗克沁,纳进了皇宫,做了妃子,去年更是生下了一位公主。
“莫要胡说!”皇帝朱祁镇面露得意之色。
大家理解皇帝为什么,那么得意!男人嘛!大家都懂。
御书房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鞑靼十五万大军,给朝廷带来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传旨:骠骑将军贾环率本部骑兵五万为先锋部队,快速挺进,支援大同。”
“末将遵旨。”
“传旨成国公朱勇率军二十万,驱除鞑虏,守卫北疆。”
“臣遵旨。”
贾环出了皇宫,快马加鞭的回到镇国侯府。遣亲兵去告知叶赫那拉.布扬古、瓜尔佳.费英东速回西山大营,准备出征。
贾环洗了个澡,换了身内衣,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肋下配刀,足蹬牛皮战靴。出了房门,只见林黛玉、绰罗斯.摩罗、兀哈良.艾娜都盛装等在门外。
贾环笑笑说道:“你们好好看住家业,为夫去去就回。”
贾环和她们一一拥抱,而后,骑上赤炭火龙驹。一带缰绳,双脚磕蹬,战马迈步前冲。随后在数名骑甲的簇拥下,急速而去。
贾环赶到大营的时候,军营已经在擂鼓聚兵了。
贾环高坐中军大帐,夜色已黑,火把已经点燃,大帐里灯火通明。
三通聚将鼔响起,不一会儿,
骑兵前卫指挥使牛继祖、
骑兵左卫指挥使马金熊、
骑兵右卫指挥使柳芳、
骑兵后卫指挥使马尚、
骑兵前哨指挥使叶赫那拉.布扬古、
骑兵左中军指挥使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骑兵右中军指挥使瓜尔佳.费英东、
骑兵后哨卫指挥使多拉尔.海兰扎等,都聚到中军大帐。
“鞑靼可汗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起兵十五万,意图南侵,我部奉上喻为前锋部队,尔等整军,明日卯时出发。违令者,定斩不饶!”
“喏!”众将齐声大喝。
第二天,卯时,三月份的天气,还是有些冷。大军拔营起寨,满山遍野的涌向大同。
贾环的骑兵部队,一人三匹马,昼行夜伏。一日百里,七天抵达大同。
大同城,被鞑靼大军围的水泄不通。正在攻城,双方激战正酣。
贾环率军披甲,换马,遣斥候斩杀鞑靼军探马,距摸近鞑靼军一里的时候,发起了冲锋。大同东门的鞑靼军有五万众,人数相当。
双方骑兵互冲,贾环率重骑兵当箭头,
牛继祖、马金熊、叶赫那拉.布扬古、柳芳四卫当两翼,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率一卫居中,
其他卫在后扩大战果。
五万骑兵一齐冲锋,一下就把大同东门的鞑靼人打崩了。
鞑靼可汗以为明军援兵全部抵达,忙聚兵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