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方君玉刚洗漱完,秦海便在门外等候。
“是小海吗?”自从知道凌凤与公孙若兰是表姐妹后,他对秦海的称呼便变成了小海。
秦海惊叹于方君玉内力深厚的同时,也很想吐槽。
但别扭归别扭,他心中还是很感激方君玉的。
“方兄弟,正是在下。”
方君玉打开房门:“请进。小海起得够早的啊?”
“练武之人不都习惯了早起吗?在下是来请方兄弟到楼下用餐的。”
“有劳秦兄了。”看出秦海的惊愕,他笑了笑。
“小弟虽然与令堂平辈相交,但江湖中人不拘小节,我们各论各的。”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秦海觉得空气都变得清新了不少。
方君玉看他一副解脱的样子,心说,小海同学你至于吗?
跟在秦海身后来到一楼大厅,此时已经坐满了九龙门一众弟子。
阴盛阳衰,这就是方君玉第一眼的感觉。
公孙若兰见方君玉下来,连忙起身相迎,这一举动引得九龙门众弟子暗暗咋舌。
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苏师姐,这位公子什么来头啊?”
“你问我,我问谁,能让掌门如此敬重,想必是大派子弟。”
“恐怕没那么简单,哪个门派的弟子能让掌门如此敬重?”
“齐师姐,不是大派弟子,难不成还能是位掌门人?你看他比我们都小诶。”
“李师妹,依我看肯定是世外高人的高足。”
而更多的则是惊讶于小方同志的长相,总之你一言我一语的。
虽然所有人都极力压低声音,但方君玉还是只字不差的全听去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自己上学的时候,看到有一些领导来视察,同学们不也跟这些女弟子一样议论纷纷吗?
他缓步走到公孙若兰身边,抱拳道:“若兰姐早,若兰姐如此客气,难道是把君玉当外人了?”
众人听方君玉居然称自己掌门为姐姐,对方君玉的身份更加的好奇。
“兄弟言重了,姐只是看到兄弟高兴,一时没控制住。”
小方同志心说,果然是一派掌门,这话说得漂亮。
“来,方兄弟请坐。”
公孙若兰在自己与凌凤中间给方君玉留了一个位置,小方同志可不懂什么上手下手的。
即便他懂这些,也不会不好意思坐的。
虽然小方同志救下秦海并不图什么,但他救了秦海也是事实。
这个位置,他坐下去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秦海也在方君玉对面的空位坐下。
公孙若兰稍稍提高音量对门下弟子介绍道:“你们都听好了,这位方少侠于我九龙门有大恩,也是本座的兄弟。
他身边的乃是凤女侠,是方少侠的师姐,同时也是本座失散多年的妹妹。
九龙门上下,不得对其二人无礼,否则门规处理。”
众门人齐齐起身应是,刚才姓苏的女弟子还恭敬地说:“见过方少侠,凤女侠。”
“见过方少侠,凤女侠。”众弟子连忙齐声说道。
方君玉与凌凤也起身抱拳还礼:“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等方君玉与凌凤以及公孙若兰都落座后,众人才纷纷坐下。
店小二忙碌着给每一桌送上糕点与白粥。
“方兄弟,姐昨晚与凤妹商量过,既然兄弟想去冷家寨看热闹,不如跟随姐姐一同前去?就是有些委屈兄弟与凤妹了。”
“那就最好不过了,小弟正愁没有英雄帖呢,能跟姐姐前去就省事多了,何来委屈一说。”
其实对于方君玉与凌凤而言,想进冷家寨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只是公孙若兰毕竟一番好意,方君玉自然不会拒绝。
至于公孙若兰所说的委屈,小方同志压根没感觉。
“看来还是我妹妹了解方兄弟啊。”
公孙若兰这样说无疑是在调侃凌凤。
凌凤娇嗔道:“姐姐……”
“好好,姐姐不说了,大家起筷。”
众人用过早点,方君玉与凌凤跟随公孙若兰回到房间。
刚坐下,弟子来报:“掌门,白龙会的伊堂主前来相邀掌门前往冷家寨。”
“他人现在在哪?”
“伊堂主在楼下等候。”
“知道了,你让他稍等,然后通知所有人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是”,弟子退了出去。
“方兄弟,凤妹,你俩可有东西要收拾。”
方君玉摊摊手,“我们什么东西都没带。”
小方同志上学时,连书包都不带的,每天作业都在学校做完了才回家。
来到这个世界,他秉承能不带包袱就绝对不带的原则。
公孙若兰笑着说,既然这样,我们现在就下去见见伊堂主吧,免得失了礼数。
三人到了楼下,见到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蓝布长衫,目光锐利,比方君玉高出半个头。
腰间斜插着一把折扇,看样子不像是件装饰品。
方君玉猜想那就是他的兵器,虽然看不出什么材质打造。
第一眼看上去,这位伊堂主不太像是武林中人,倒有几分教书先生的味道。
公孙若兰抱拳道:“劳伊堂主亲自前来,小妇人惭愧啊。”
“公孙掌门说笑了,公孙掌门赏脸参加我冷家寨寨主六十大寿,在下前来迎接是应该的。”
伊堂主话说得漂亮,可脸上的表情却不像他口中说的恭敬。
公孙若兰也不说破,反正该给的面子,对方也算是给足了。
这也不能怪人家,说到底,九龙门在武林中的地位并不算高,定义也介乎于正邪两派之间。
九龙门开山祖师本是一位乡间大夫,姓谢,名峰。
年轻时误入了接龙岭,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被当地称为毒神的前尸毒帮陈帮主的毒经。
于是在接龙岭住了下来,十几年后,他学会了毒经上所有的毒药制作以及用毒的手段。
武功也练得不错,不用毒的情况下,也能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等谢峰离开接龙岭,在江湖上行走时,凭借着不错的武功以及高超的用毒手段。
收服了一批打劫他的山贼,这批山贼人数不少,足足有三四十人。
后来他带着这几十人,在贵州一地创立了九龙门。
传到公孙若兰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九代掌门了。
由于九龙门这些人山贼出身,且又是一个使毒的门派,在江湖上并不受待见。
好在几百年来九龙门都没有什么恶行,特别是近几代掌门都严厉约束门人。
多行侠义之事,久而久之,江湖中人也渐渐接受并认可了九龙门是侠义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