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感觉有些懵,总而言之,感觉秦风说得这些非常绕嘴。而且这理由……也算可以吧。
随后4个人闲聊了一会儿,尉缭、王翦、王绾这才相继离开。而秦风则继续躺在躺椅上开始闭目养神。
屠雎和翁仲进军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屠雎,屠雎那10万大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他和翁仲不一样,翁仲采用稳扎稳打的方法。
屠雎的方法就是当遇到一些部落顽强抵抗的时候,直接就用炮给轰醒了,然后再用火焰枪焚烧一遍。
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现在的屠雎已经学得比较乖了,他会把现场清理干净,种植上草皮树木,然后这一片就没有了人的生活痕迹。
丁零部落的人们有投降的,有被杀的,也有一大部分开始向西边跑。
沿着匈奴人所走的路线,这些人从金山谷口涌进了西方。
翁仲和屠雎在那个山口汇合,他看到屠雎的军队几乎就是轻装简行,忍不住皱着眉说道:“你这一路没有战俘,也没有缴获什么物资。”
屠雎笑道:“我这个人心慈手软,没有你那样下手狠。”
翁仲哼了一声说道:“我会信你?咱们这样打打闹闹已经将近40年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行了,任务完成,咱们应该回去了。”
屠雎也是心中一阵轻松,是啊,该回去了,成天带着这个太子爷他都心惊肉跳的。这也是他不得不下狠手的原因。
秦武阳这一路本想试试手,可是……真的没有机会。
因为屠雎进攻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顺利,前锋营在前面开路,后面就是大军猛攻。
他把王五的合成旅留在自己这里,而且把所有的全天候战车都拢到了他那里 ,和敌人对决就是压倒性的。
可以说是前锋营发现敌人王五的合成率直接进行实力碾压,全天候铲车几乎没出动的机会。
屠雎和翁仲的大军缓缓向东,证明整个北海地区尘埃落定。
秦风坐在躺椅上,明显的能够感应到北海地区的气运从以前的纷乱变得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向咸阳城的方向汇聚,他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传出诏令让屠雎、翁仲他们直接回归。
翁仲看到这个十几万人的俘虏,挠了挠头,他不知道怎么做。
屠雎则嘲笑翁仲说道:“看看,这就是你心慈手软的代价。我看看你把这十几万俘虏怎么处置?”
翁仲说道:“你别管,你率领你的军队直接回归,我继续向东,把这些人送到北海城,让他们发光发热。
那里才是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这些人不能够向南,不能给九州大地留下隐患。
屠雎说道:“老弟啊,你这是要抗旨啊……”
翁仲说道:“不懂你就别说话,我老大这个诏令你还不明白?你不知道你军队里面的情况吗?
你率领你所部直接南归,不用管我,我押运了这些战俘自然南归,说不定比你还快。
我到北海城后,可以让军队乘坐火车直接回咸阳。”
翁仲懒得管屠雎,直接命令自己的军队快速行军,向北海城前进。
屠雎笑道:“这个傻不拉叽的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屠雎率领的军队直接出了雪林进入大草原,向着南方的行动。
北征郡现在分成两部分,他所在的军队开始向南行进,而翁仲的军队继续向东。
秦武阳疑惑地询问:“屠雎伯伯,咱们这是胜利了?”
屠雎点点头说道:“已经结束了,咱们现在回咸阳。翁仲那个家伙抓了那么多人,他需要送到北海城。”
秦武阳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抓战俘呢?”
屠雎说道:“我不习惯,自从我从军开始,从来不会对敌人仁慈,只有把敌人彻底消灭掉才是对自身最大的安全。
你呀,以后是三世皇帝,做事也要这样。”
秦武阳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其实他现在还在震撼当中,他从小在咸阳成长大,虽然也是参与那些纨绔之间的争斗,
可是和真正的战争比起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可比。
纨绔之间的争斗还有特定的规则,也不会下死手,大家注重的是策略,既能够击败对手,而且还能保全自身。
而北海之战,他跟着屠雎,终于见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敌我双方的交战可以说是不死不休。这也让秦武阳的思想发生了一次蜕变。
暗中保护秦武阳的那些暗卫得知屠雎直接南归,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可以说屠雎这一次作战,他们出的力量是很大的。
为了保证秦武阳的安全。他们都会派出一支小队。先去侦察敌人,击杀敌人的高端战力。
这也让屠雎所占领的军队进攻的时候阻力变得小了很多。
如若不然的话,以屠雎那样凶残的绝杀的打法,会受到敌人殊死的反抗,战争会打的特别的惨烈。
困兽之斗往往会形成杀人一万,自损8000.
古代战的时候和敌人作战,。一般都是围三缺一,给敌人留出一条生路。
这并不是说古代的打仗是仁义之战,而是古代的战争的智慧。没有绝对实力完全碾压敌人,一般都给敌人以一个生还的希望。
这不是仁义,而这个活命的希望会迅速瓦解敌人殊死搏斗的决心。
敌人一旦逃走,军心就会溃散,反而会是让自己这一方胜利的容易一些。
而追杀逃散的敌兵总比和困兽之斗的敌人作战,自己这一方的损失要小的多的多。
屠雎的军队进入到大草原,见到草原上修建的城池。
这些城池都是大秦的豪强、任侠、游侠……响应朝廷的号召来开发大草原的。
这些孤注一掷或者是搏命的心态,让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往往是一个人、一个家族或者一群人组成队抢夺一块百里草原,勘测完成之后上报朝廷,他们就拥有100多年的使用权。
这100多年绝对是他们家族兴盛的希望。
大草原上百里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个县,等到大秦朝廷审核通过之后,就会下派一位县令来到这里管理。
这些城镇以放牧为主。百里之地的大草原可以放牧很多牛羊。
冬天来临的时候,他们会驱赶着牛羊南归,获得大量的钱财,而这些钱财就是他们在这苦寒之地支撑下来的希望或者说是动力。
屠雎的大军南归并没有什么期限,所以大军行军的并不快,而且每到一个城镇,都会补给军粮。
这些城池百年之内属于私有制,所以不能说是征收而是购买。
那些守在县城的县令会提前得到通知,筹集粮草。所以屠雎这一路行来,不会为军粮所担心。
翁仲率领了自己的军队继续东归,他没有和屠雎向南走,而是向东回归北海城。
东归其实这只是他的一个猜测,也是他处置这一些丁零部战俘的最佳的方法。
大军进入北海城区,距离还有百里的时候就驻扎了下来。
屠雎命令自己的副将在这里等候,他率领了自己的亲兵进入到北海城。
秦风看到翁仲独自来见,他疑惑地说道:“不是让你们率军南归吗?”
翁仲说道:“我这一路抓了不少战俘,我想……这北海城需要这些人,所以就先送回来。”
秦风问道:“抓了多少人?”
“一共是12万人,壮年男子一共是5万,壮年的女子6万,1万孩童。”
秦风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翁仲,然后说道:“把5万壮年男子留下,余下的你就带回去让丞相府自行去分配。”
翁仲听了之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看来自己是猜测对的,他连忙说道:“老大,我就回去了。”
秦风点点头说道:“让李春风给你准备列车,带着你的人回去吧。”
翁仲立刻高兴地说道:“好嘞!”随后走出了北海城。
翁仲刚刚走,麻姑、小婵、越剑儿这才悄悄咪咪地走了回来。
麻姑看到秦风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低着头不敢说话。
当屠雎率领的大军向西出发的时候,他们又给秦风来了一个不辞而别,所以现在感到很心虚。
小婵倒是无所谓,他和秦风从小长大的,知道秦风不会因此责怪她。
越剑儿更是如此,她立刻蹦蹦跳跳地跑到秦风的面前,看到秦风在闭目养神,就要伸手挑逗秦风。
小婵伸手给制止住了,越剑儿是跟着秦风长大的,不过和小婵差的就多了。
秦风的那种状态其实是一种游离式的修炼状态,这种状态最好不要去打扰。
所以她就悄悄地示意站在在旁边的赵寒秋,让他退下,她和越剑儿在这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之后,秦风导气归元,睁开眼睛说道:“你以为你还知道回来啊?有了儿子你们夫君我是不是就不重要了?”
越剑儿有些紧张了,连忙说道:“夫君……我给你沏茶去……我给你沏茶。”
说着抱着案几上的茶壶,三步并做两步跑远了,这样就剩下了小婵。
小婵说道:“你这样阴沉着脸,看看……把人吓跑了吧。”
秦风说道:“有胆子不辞而别,就没有直接面对的胆量?”
小婵说道:“长歌,行了吧,别板着脸了。你现在强大了。根本不用让人去跟。而你身边也有人伺候着你。
咱们的儿子不一样,我们的儿子还小呢,还没有达到应对高危的能力。我们这些做姨娘的当然要小心一些。”
秦风皱皱眉头说道:“我从小就开始闯荡了……”
小婵说道:“你从小就是妖孽般的存在,武阳可达不到你这种程度。
他又达到了你一半的程度,我们姐妹几个也不用这么贪心,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