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登来发生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在金州大规模的传开,因为金州正在裁军。

古人对战争的描写,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宏伟悲壮,史诗英雄等类型的诗词歌曲。

但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

真正经历百战的老兵,他们的内心是麻木的,已经千疮百孔。

第三镇节制使朱秀。

“关于军校毕业生担任中下层军官的培养事宜,以及从民间招募新兵事宜,应以缓为重,不可急躁。”

字如其人,朱秀性格沉稳,他的字也像他的性格一样,看上去方圆体正。

第三镇是特殊的,属于军司直管,朱秀权利并不大,但是没人敢小觑他。

“报。”

门外的声音,打断了朱秀的思路。

“李伯升参将求见。”

“请进。”

朱秀放下笔,抬起头,声音厚重。

四十一岁朱秀,身材魁梧,相貌伟岸,是金江军大老中难得的美男子。

厚积薄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他是除东海堡将领出身外,军中将领的第一人,论军中的威望,彭大海也不如他。

遍数军中诸帅,只有将军的义弟,刘承敏节制使才能压他半头。

“参见朱使。”

李伯升进门,行礼。

“快请坐。”

朱秀起身。

“有何事找到我这里来了?”

等李伯升落座后,朱秀笑着问道。

老兵们念家啊。

家里几十亩田,有婆娘,有孩子,很多人不愿意打仗了。

当然,有些人想要建功立业。

但是更多的人,只求温饱而已。

相比安详的生活,谁会喜欢吃苦呢。

金江军军纪严明,不允许屠戮劫掠坑害百姓,士兵们愿意为了家乡而战,却不愿意离开家乡。

三年的休生养息,锋利的刀刃不知不觉间染了锈,需要用磨刀石好好磨一磨。

所以第三镇上下很忙碌,作为参将的李伯升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因此朱秀才有此问。

“听说了登来的事,会不会导致生变?”

朱秀思量了片刻,认为李伯升作为参将,有资格知道此事,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担忧。

“此事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你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军司改变战略,当下能调动的只有第三镇。

李伯升眉头皱起,急忙道,“那现在应该停止裁军。”

很多老兵已经不适合军营,身体和心都飞了,强求不来,因此第三镇除了加强操练,另外就是同意部分老兵的退伍申请。

一边撤裁老兵,一边补充新兵。

这些年里,从国内移民了近两百万的流民,要在其中招募新兵,扩大流民在官方的声音,是将军定下的调子。

和当年将军光复金州后,加强辽东百姓出身的将领官员是一个道理。

还有军学校的毕业生。

以前大战连连,战损不低,导致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不定,如今形势改变,也导致军学校每年的毕业生越来越稳定。

平均每年五六百到近千不等。

军司因地制宜,提出了新计划,通过这次的裁军,把在军中从军数年的军校生出身的军人提拔起来。

然后把新两年毕业的军校生,补充为伍长,什长,甚至队长,带领新兵。

新老搭配,保证金江军的战斗力。

“老兵要退伍的人不少,必定会导致军心混乱,战斗力的下滑,原本是给了一到两年的时日来操练,现在形式有变,咱们要考虑一二。”

“此事要分两方面来看。”

朱秀的声音不急不躁。

在他看来,不论形势怎么变,金江军都不会被动摇。

因为主动权在金江镇。

以他们的政通人和,又占据主动,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必要轻易打断自己的步伐。

“两百后生蛋子就能拿下登来,应该慌乱的不是我们,而是朝廷呀。”

朱秀感叹道。

“老兵忠勇,他们退伍后回到民间,就是咱们在地方上最稳定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是有利金江镇的。”

李伯升愣了愣,他倒是没想这么远。

“老伙计,目光要放长一点,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哦。”

朱秀开了个玩笑。

“嘿嘿。”

李伯升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

对于朱秀的提点,李伯升感激对方的好意,不过他是个粗人,打仗的事他别无二话,更多的事情,他就不愿意想那么详细。

流民出身,靠着战功走到今日,虽然学了文字,读了书,到底思路僵硬,很难转过弯来。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秀,响应将军的号召,军中将领,特别是大将,每日都要读书。

朱秀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把书本放下。

近水楼台先得月,朱秀只有有空,就会去军学校,和那帮子教官讨论。

朱秀犹如定海神针。

他不慌不急,整个第三镇上下有条不紊,按照军司的要求,一步步的落实政令。

以大连湾一带,到牧场驿,旅顺,中左所各地,分设数营。

两万余军,仿佛没有声音,除了操练就是操练,老兵的退伍,新兵的加入,将领的去留,不起半点波澜。

不久。

军司下达军令,第三镇准备冬季大练兵。

金江军的老军,四年前的数量为九万。

后来陆续抽调金江军老兵,组建新合军。

第一镇,以八千金江军为骨干,组建的一万新合军。

第二镇,以六千金江军为骨干,组建的一万五千新合军。

第三镇例外,没有新合军,只有两万六千金江军。

第四镇,以一万金江军为骨干,组建的四万四千新合军。

金州直属将军的亲卫营,是九千金江军。

然后就是散落在沉阳,辽阳,海州,复州,镇江,昌图各地,合计近三万金江军。

全军各族兵,合计四万五千。

金江军数量降低为六万五千兵,金江军与新合军合计总兵力为十三万余。

军司的冬季大练兵,对象为辽东全境的六万五千金江军。

三年的时光下来,军司要摸底。

兵额过半的新合军,经过多年的战斗,内部之间的磨合渐稳,战斗力逐步上升,肉眼可见。

而金江军的战斗力还保持了多少,谁心里也没底。

毕竟三年没打仗,实战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实战不可求。

于是选择了最恶劣的环境,在大自然的残酷中,探探金江军当下的底子。

以军学生充实军中低层,以此为根基的军事战略,是否能达到军司的要求,就在这一场大练兵,来考验军司三年的成果。

谢有成为此离开了金州,巡视各地,与各处的将领联络,每到一地都会告戒各地的主官。

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将领们,谢有成没有客气,更没有与众人寒暄。

“谁在这场大练兵中丢人,谁就脱下军装离开军队,回乡里种地安详晚安去吧。”

众人不敢懈怠,纷纷保证不丢人。

谢有成可是一手建立军司,把军中山头打压的毫无脾气,手段狠辣的人物。

没人会敢认为他说空话。

……

“得得得。”

秋雨绵绵,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树叶黄了,已经开始凋落,彰显严冬即将到来。

几名骑手进入金州,身上的蓑衣湿漉漉的,脚下的军靴水滴答答的流下。

陈凯武拜访了乌顺。

军司谢有成因为登来的事避嫌,同时为了证明军司,也为了了解金江军的战斗力,提出了冬季大练兵,离开了金州,为此事打前站。

现在金州负责军司的人是陶杰,陈凯武准备通过乌顺,先探清楚将军的想法。

“马定国是我的儿子。”

陈凯武开门见山。

乌顺诧愕,不知道如何接话。

“你儿子姓马啊。”

笑着打趣了一句,见陈凯武神情严肃,乌顺亲手倒了一杯茶,热气腾腾的茶盅,被陈凯武放到桉几上。

“我明白了。”

乌顺点头说道。

陈凯武是个异数。

论金江军中的元老,陈凯武货真价实的有资格如此自称,但偏偏他还只是参将。

论武勇。

都言陈凯武最会来事,最懂人情往来,但他又的确追随将军打了很多硬仗。

将军出海后,最初期的战事,他一次也没有缺少。

论忠心。

当年赵缑用图谋镇江,陈凯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串联了镇江的将领,逼迫赵缑用孤身回金州,挫败了赵缑用的野心。

所以人们虽然笑谈陈凯武,但没有人不给陈凯武面子,反而很多人喜欢他。

因为陈凯武做事有底线。

例如唐清安第一次见陈凯武的时候,所有的旧日同僚反感不愿同流合污的马玄,只有陈凯武为马玄打掩护。

种种事不提,陈凯武今日找乌顺只有一件事。

将军准备如何处置登来。

“我只有这么一个义子,比我的亲儿子都还要亲,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英雄之后,能继承父志。”

陈凯武对人向来是笑脸说话。

因为当年赵缑用之事,还有人暗地里说陈凯武是笑面虎,笑面虎也正是陈凯武在广宁右屯卫的绰号。

此时的他,脸上有前所未有的凝重。

乌顺感到了压力,低沉了起来。

“我送他去军学堂,托请了很多人,除了请人看在我的薄面上关照他,还有就是要求军学堂严格对待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

陈凯武一直对马玄的事情感到惋惜和羞愧。

在他看来,马玄那一身的正气,不正是军学堂想要打造出来的楷模吗。

只可惜造化弄人,机遇啊。

“这孩子没有让人失望,很多人告诉我,他是个很不错的苗子,心里满是仁义,并且付出行动,带动了很多同学。”

“我感到很欣慰,这辈子,我成为不了他父亲那样的人,但是我帮助他父亲,为他把他的儿子,培养成了他那样的人。”

乌顺作为军司的衙推,有传闻他很快就要升职,要担任军司掌书,介时整个金江镇的军事,他都能说的上话。

他性格谨慎,陈凯武的要求,让他很为难。

作为将军的亲族,乌顺当然知道将军的心意,但知道归知道,他不敢透漏。

陈凯武点点头,没有为难乌顺,起身决然的往外走。

“唉,你呀。”

乌顺拦住陈凯武,一脸的抱怨。

“你呀你。”

乌顺哪陈凯武没有办法,既然身为将军的亲族,他当然要努力维持将军和将领们的关系。

此事当然不会让陈凯武会对将军心中不满,但是乌顺必须要避免这些事。

不是不可以松动,因人而异嘛。

“你想想,将军对军学堂有多么重视?”

“你是说?”

陈凯武露出不确定的眼神。

“将军最爱人才,难道会不爱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惩罚肯定会有,但也不会一竿子拍死。”

既然已经说了,乌顺索性直截了当。

“当年郑昂郑刚两兄弟的事你忘了?那时候比起现在不严重?”

乌顺提起了游击区的旧事。

陈凯武露出喜意,感动的拉着乌顺。

“大恩不言谢。”

“诶,你谢我干什么,都是为了将军效力,谁不是希望金江镇越来越好。”

乌顺推诿了一番,感叹道。

“只是学生们本事大,脾气硬,不好管啊。”

在军司办差,乌顺并没有乱说。

军学堂是个怪物,培养出来的当然也是怪物。

如将军所言,当下的时代,充足的食物,丰富的营养,封闭式的全新环境,搜集古今中外的知识,娴熟武艺,了然军事。

军学生是普通人,但是当成百上千人聚在一起后,武德丰沛的气氛中,隔壁女子学堂的刺激下,就形成了傲骨。

军学生们以怕死为耻,以荣耀为念,以仁义为道,以知识为术,比起军中老派的军人,他们更桀骜不驯。

越是本事低下的将领,越是受他们的歧视。

现在传统的将领,还能靠经验压他们一头,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军学生们会越来越挤压传统的将领们。

除非将军出手打压军学校。

否则未来的金江军,必定是军学堂出身派系的天下。

这也是当下,很多老兵申请退伍的原因,与军学校出身的军人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让他们内心升起了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深知竞争不过对方,军中的前程无望,也就不愿意继续熬下去,放弃了留在军中的机会。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大隋第三世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