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
所有人都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色,
显然,
这是一个谁都不能否认的问题,
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说句实在的,没有人会觉得刘禅让庞宏开始步入朝堂的权力中心,是为了扶持自己的党羽,没有意义,人家刘禅得位来的太正了,根本没有质疑的余地,
他之所以培养自己的人手,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想要加强自己的掌控力,而是这件事,已经有些迫在眉睫了,
明眼人其实都知道,
不管是李忧还是郭嘉,对朝堂之上的事几乎毫不关心,一群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养老,只要曹操真能西征成功,得一个天下太平,那么下一步,刘备就会直接让出自己天子的位子,让刘禅在长安登基,
之后,
必然就是带着李忧、郭嘉等一系列平原老臣,回平原养老!
所以,
一个刘禅必须要面对的事实就是,刘备原来的老班底,很可能没几个真正把心扑在朝堂上的,尤其是庞统,虽然身为九卿的他,大概是不会追随刘备一同回平原,但人家庞统论辈分,还是他刘禅的叔伯,
身为天子,让庞统干活,肯定是没毛病的,但和李忧让人家绕着磨盘连轴转,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因此,
培养自己新的班底,对刘禅来说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不过万幸就是,还不至于那么迫在眉睫,
最起码,
像徐庶、许攸等人,还是可以在朝堂之上留一留的,他们本身,也不像李忧一样是个天生的惫懒货,说白了,还是有一定的理想追求的!
还有蜀地的法正、诸葛亮其兄诸葛瑾等等,都是绝对可以撑得起朝堂的中坚力量,更不要说还有个天下文臣之首的荀彧,荀文若了!
当然了,
就算抛开这些老臣,新生代的一辈,也有着极大的潜力,
论武,
关兴、张苞、姜维,都是难得一见的将才,而且.......要是较真的去算,人家诸葛亮,其实也才满打满算还没到而立之年,更何况还有赵统这种小周瑜之类的
论文,
邓艾、荀闳,都是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可以预料的是,朝堂之内,起码未来的百年,都不会有人才缺失的现象,
但其实,
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最顶尖那一批人的能力和决策自然是极为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基础人才的储备上!
这一点,
刘禅自己也有着独到的想法,
这不,
今日,
刘禅便在下朝后,再度到了李忧等人所在的政务厅中,
“禅儿?”,
反应较快的荀攸第一个张口问道,
“你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
听闻这话,众人皆是一个接一个抬起头,看向刘禅,很显然,他们和荀攸的想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监国的任务,可并没有想象中来的轻松,毕竟刘禅不是刘备,一天的政务完成过后,就算时间尚早,估计也累的不行,实在没有多余的体力和精力去做别的事,
“诸位叔伯!”,
刘禅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我今日来此,确实是有要事相商,想请诸位叔伯帮我参谋参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都开始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刘禅的资质,绝非一般人可比,他要商量的事,就不会有什么简单的,
这就像要是邢道荣过来问事,众人可能左耳听右耳冒,随便指点两句,问题多半也就解决了,可要是诸葛亮过来议事,谁不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力,生怕自己说错话,丢了人?
“诸位伯父!”,
只见刘禅轻吸一口气,一字一顿的说道,
“眼下的大汉,虽有外敌,但却对国政没有太多的影响,只不过会增加一些必要的财政支出,根本不会影响大汉的正常发展!”,
“而且,自从西凉改革之后,百姓的富裕程度也和之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我在考虑,是否要将我师父之前对学堂的改革计划,彻底拿出来用,不知诸位伯父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
刘禅的目的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目前大汉的学堂晋升制度,确实给大汉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端,那就是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毕竟每个学堂都是自主招生,等到培养学生数年后,会安排一次结业考试,通过者,可以根据其成绩考虑分配到地方为吏,本质上,这已经具备一些科举的雏形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
没个学堂的结业考试,都会由当地学堂的先生联手出题,这里面难办的事,可就有些太多了,
像平原、长安这种地方,先生的出题质量和严格程度,变会极高,但像一些小地方,很多时候先生的水平并没有那么出类拔萃,因此就会导致考试的难度参差不齐,
更有一些学堂,为了保证自己培养人才的成功率,会主动降低考试难度,让一些平庸之辈,也能获得入朝为官的资格,
说白了,
这就是让那些学堂先生自己裁判学生的能力,徇私舞弊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早年间,天下乱局,整个大汉的读书人一共也没多少,所以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可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若是还维持原来那种草台班子,
早晚会出大事!
而刘禅口中的那个李忧提出的计划,
自然就是所谓的科举考试!
“原来是这事!”,
只见荀攸颔首点头,轻声说道,
“此事关乎天下学子晋升之道,确实应该仔细斟酌,平原学堂已经打破了士族对晋升通道的垄断,接下来,确实应该考虑怎么样选拔人才才会更加公平!”,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就算要改变制度,也需提前告知天下才行!”,
“不过......禅儿觉得,我们应该以何种书籍,作为考试的重点呢?”,
“这也是我来的目的!”,
刘禅收敛神色,认真说道,
“诸位叔伯!”,
“不知你们觉得......《吕子》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