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足以着书立说
“你的意思,随着百姓生活富足,天下可能产生意想不到变化?”
宁云清不得不佩服墨修寒的逻辑能力,她没有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墨修寒似乎已经理解到了这一点。
她点头道:
“一定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王爷,你说百姓的富足靠什么?”
墨修寒皱眉不语。
他能想到很多答案,但是直觉告诉他,他想到的那些并不是关键。
宁云清也不卖关子,直说道:
“是科学技术。用如今的话说就是农医数工、百家学说、能工巧匠,和所有能帮助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效率的知识和技术。”
墨修寒听得认真,半天才道:
“这是你在西北支持各种学堂的原因?”
宁云清点点头:
“就像我们掌握了更好的炼铁技术,武器比别人好,所以战场上我们总是能碾压对方。不是对方将帅不行,不是对方不强壮,而是我们掌握了优势技术。如果我们长期保持优势,天下格局自然就会改变。而这个技术用在农耕工具上,农民的效率就会提升,会去种更多的地,产出更多的粮食。温饱而知礼仪,长此以往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墨修寒点点头,认真的说:
“云清,你这番道理足以着书立说,流芳百世。”
宁云清摇摇头,苦笑道:
“这只是我在以前的世界学到的其中一种观点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我并不精通。”
两人聊着聊着就到了晚饭时间,随便吃了些东西就一起出门逛集市。
洛城的大集不仅是周边村庄的大事,也是附近城镇的大事。这两天周围的人只要有条件都会来参加。
除了买卖自家产出,还能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稀罕物。
这几天的商家也是做足功课,趁着人多把最拿得出手的货物都摆在显眼位置,大大方方的让人讨价还价。
宁云清逛了几家店,买了些发簪之类的小玩意,感觉价格都还挺实惠。一位掌柜介绍说,洛城的集市往来人多,竞争也多,所以这天来买东西基本都不会亏。除了那种“独一份”的好货,其他商家可不敢随意提价。毕竟要是错过了这几天,后面十天半个月都没什么客人上门。
两人逛了一会儿,天已经完全黑了。道路两旁的商家都挂着灯笼,把整个城都照得亮堂堂的。人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各种杂耍小吃也都热情的吆喝着。
“真热闹啊!”
听到宁云清的感慨,墨修寒附和道:
“确实很热闹……走,带你去看更好看的。”
说着,就拉着她转进了一条相对清静些的街道。这条道两边不是店铺,但平整的青砖地面和两边高高的院墙都说明这一处居住的人条件不错,非富即贵。
宁云清好奇地问要去哪,墨修寒只笑而不语。
好吧!还卖关子。
两人走到一处气派的大门口,墨修寒抬手有规律的敲了几下门上的铜环,几乎是刚敲完大门就打开了。
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开了门,对着两人行礼道:
“客官来的正是时候,请随我来。”
宁云清虽好奇,但明显这也不是询问的好时机,只能一脸的平静的跟着墨修寒往里面走。
七拐八拐进入后院的一座气派的两层小楼,宁云清见墨修寒递给中年人一张银票,便由楼门口的小厮带着上了二楼。二楼是由一间间封闭的包间组成,小厮将两人领进其中一间,招呼他们坐下之后又殷勤的上了茶水和点心才下去。
没等宁云清开口询问,就听有人敲门道:
“客官,您的牌子到了。”
听声音正是刚才接待他们的中年男人。
“进来吧!”
墨修寒随意应了句让人进来,手中泡茶的动作不停。
那中年男人进来后恭敬地将一个托盘托高,说到:
“客官,这是您的契书和牌子,另外还有一块牌子是我家主人孝敬夫人的,我家主人说了,夫人难得来玩,一定要玩的尽兴。”
墨修寒已经洗了茶,正在倒水,闻言说道:
“东西放下吧。”
那中年男人见他这副做派,更恭敬了几分,放下托盘行礼之后就安静的退了出去。
宁云清好奇地问:
“这是什么地方?”
墨修寒递了一盏茶到她面前,微笑着说:
“这是洛城有名的珍宝局。专卖一些稀罕的珍宝,价高者得。”
这不就是后市的拍卖会嘛!宁云清顿时来了兴致,伸手拿过托盘上的契书和牌子看了看。
这契书差不多是保证金凭据,牌子就是叫价的号码。
“好像挺有意思……这里的主人你认识?”
墨修寒见她一脸好奇,便道:
“认识,但不熟。他应是知道了我们的身份,所以特别来示好。”
“那这个送的牌子?”
“无妨,你想用就用。这里每次拍卖,每块牌子最多只能带走三样珍宝。”
宁云清笑道:
“三件应该够了,我可是很持家的。”
墨修寒倒是很认同这话,宁云清并不是那种热衷花钱买珠宝首饰的贵妇。这也让他很头疼,别人买些簪子头面就能讨女人欢心,偏偏他要绞尽脑汁想买什么。
宁云清并不知道墨修寒的怨念,毕竟前世见多识广,就算没有拥有过也在电视网路上见过无数奇珍异宝。这么一对比,自然大部分东西都没办法让她露出惊叹的表情。
墨修寒想到自己许久都没有送过东西给她,有些愧疚的说:
“洛城商贾云集,说不定有东西是能入你眼的。一会儿想要什么你就说,我买来送你。”
宁云清娇嗔的白了他一眼:
“你的私房钱够吗?”
!!
墨修寒哭笑不得。的确,她能看上的东西不可能便宜。而他身上的银票确实也没有那么多,最后说不定还是要府上的人来买单……
草率了!
轻咳一声掩饰尴尬,他佯装镇定的说道:
“本王可没有私房钱,不过俸禄还是有的,实在不行就先欠着慢慢还。”
宁云清噗嗤一下笑出声:
“堂堂摄政王哪有欠钱的道理。跟你玩笑的……”
想了想,她又补充道:
“我想起来了,你每个月除了明面上的俸禄,我还给了一份的……应该在你暗卫手上。你够花吗?不够的话就再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