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子和摄政王关系密切
“李世子这么晚找本王可有要事?”
李慎从容的行了礼,起身似笑非笑的说:
“新任大理寺卿李慎特地前来感谢摄政王的提拔。”
墨修寒示意李慎入座。李慎也不客气,坐下之后还优雅的整理着衣袍。
“李世子不用客气,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没人比李世子更合适。”
墨修寒知道他不是真的生气,不然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来拜访。
李慎知道这厮脸皮厚,绕来绕去的话一定把自己气死,于是直接抱怨:
“王爷念在咱们之前合作的份上,也应与在下打个招呼。”
“打不打招呼都是一样的结果。”
“你……”
李慎这么好的涵养都忍不住想要踹他一脚!这厮明知道他对做官没什么兴趣,更何况是大理寺这种天天和刑案打交道的衙门。
墨修寒想到白衣飘飘的如玉公子以后三不五时的就要去大牢里面提审犯人就觉得有趣。
当然,李慎也确实有这个能力,且今后还不止于此。
对他,对云清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伙伴和助力。
对西秦百姓和社稷来说,更会是个难得的能臣、直臣。
想到这里,墨修寒收敛玩笑的心情正了正神色,对着李慎行了一礼。
这把李慎惊了一跳,急忙侧身避开:
“这是何故?”
“世子,本王想你入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西秦需要,西秦百姓需要。如今政局敏感,内有党争留下的烂局,外有西南蠢蠢欲动,东齐虎视眈眈。本王虽有拨乱反正之心,但在朝臣之中并无能鼎力相助之人。还望世子能助我一臂之力。”
李慎是个君子,自然有为国为民的抱负,只是从前朝廷乌烟瘴气,他不想同流合污。在西北的那段时间,他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看到了西秦强盛的希望。
所以他并不是不愿意入仕,只是看不惯墨修寒这种“独断”的做法。
墨修寒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倒真是出乎李慎的预料。
“王爷待之以诚,在下便报之以诚。今日投上拜帖,王爷心中便知晓了在下的决定。只是京城不同于西北,朝臣不同于将领,还望王爷多多思虑。”
其实以两人的关系,正式的拜帖和拜访都不需要。李慎却要大张旗鼓的拜访,墨修寒迫不及待地安排在当天,还是以摄政王身份,在摄政王府会面的第一个人。这都是在明确的告诉大家,李世子和摄政王关系密切!
若李慎真的不愿入朝为官,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相反,他做了。就表明他不但要入朝为官,还要“大有作为”。他要以此来告诉大家,他的背后除了有李家和长公主,还站着摄政王!
墨修寒听了他的话,难得的反思了自己的做法,觉得“没有提前商量”确实有欠妥当。他正犹豫着要不要说句抱歉,李慎就善解人意的岔开了话题:
“王爷对皇上重病的事情知道多少?”
“应该是中毒,但怎么中毒,什么毒,都没有线索。”
墨修寒也是实话实说,皇上的病来的突然,他在宫中的人手并没有查到什么异常。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找李慎来查案的原因,有这么一个隐在暗处的人没有揪出来,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好事。
李慎又问道:
“谢家嫡支有消息吗?”
“谢燕奎自尽、他儿子跑了。其他人对谢家核心的秘密并不知道。若是有需要,你随时找腾翼要人审问。”
“谢家嫡支不可能只有这么点人。西南那边如何?”
“秋子夜已经抓了郭达,从他身边人口中得知他前一段时间和一个叫五爷的神秘人接触过。另外谢家嫡支在西南的产业中也有人听过这个五爷。”
李慎点点头:
“从这个五爷身上应该能挖出更多东西……一个避世的顶级世家,不可能只有这点东西,也不可能不给自己留后路。摄政王是不是给王家带个口信,他们和谢家关系匪浅,应该能帮得上忙。”
“好。”
“皇上不管是病还是毒,都和谢家脱不了干系。”
墨修寒点点头,说:
“世子也不必着急。趁着这事宫内宫外好好清理一下。”
李慎忍不住内心翻了个白眼,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摄政王放心。”
李慎看时间不早了,该说的事情也都说完,便起身拱手告辞:
“今日叨扰摄政王了,时间不早,在下告辞。”
墨修寒点点头,让老管家到库房取了一支老参和其他几样补品,恭恭敬敬的捧着礼盒把李慎送出了府。
如今各方势力都盯着王府。李慎前脚刚走,不少人就收到了消息。知道是老管家亲自送的他,还带了礼物回去。这礼物不用说,一定是带给长公主的。大家明白了,李慎和摄政王是同盟,而且关系匪浅。
于是那些对李慎不服气的人都按下了自己的小心思。你再不服气又能怎样,如今摄政王风头正劲,内有京城守备和自己的人手,外有整个西北军刚刚取得大胜。谁敢得罪他?何况现在皇上不能理政,成年皇子死的死关的关,剩下的四皇子和五皇子年纪还小,大家还有什么好争的?
几个藩王可能会有些心思,如今也都在观望。从礼法上来说,墨修寒是最靠近皇上的血统。从实力上来说,西北这一年的变化有目共睹,刚刚又大胜狄族,如今也是最强的。
总之,墨修寒愿意给李慎撑腰,就没有人敢跟李世子对着干。
墨修寒这个时候把李慎拉进来除了看中他的能力之外,也确实有安抚世家和宗室的意思。毕竟他在朝堂的根基并不深,有很多事情还需要他们的支持。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宁云清也知道了这些天朝堂风云变幻的经过,正和韩先生还有几个幕僚商量后面的安排。
“王爷安排了黄程昱去狄族和谈……狄族毕竟咱们熟悉一点,等他到了西北,韩先生你安排他多和大家见见。”
韩先生刚想起身行礼领命,就被宁云清打断了:
“说了咱们私下议事,就不要老是行礼了。韩先生你要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