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匍匐在地上,听候陈焕宣念诏书。
第一封诏书便是言明起义明细,确立正朔。为前琅琊王陈沈进了陈孝闵帝的谥号,推翻了前朝对于先帝的陈平帝的谥号,改谥为陈孝明帝。
第二封诏书是改封陈桓为巩公,邑一百户,削其晋国封地。
第三封是宽宥旧朝诸位大臣,凡是列在殿下的旧臣都在此列。这些名单是江河与邹楚等人一同商定的,既不触碰世家们的核心利益,又要做到赏罚分明,着实让江河头大了三圈。
由于尚未登极,不好轻易封赏,因此除了献国的江河外,一众功臣在今日都没有得到封赏。
这时候已经到了上午十点多,艳阳高升,诏书依旧在宣读。
粗略算算,陈焕读的诏书得有上万字了,江河不由暗暗思量,这真的是邹楚说得不通文字的梁王三子吗?
邹楚这是打得什么算盘?难不成真的想学周公?
冗长的诏书让江河神经有些涣散,直到身边诸人有了异动,江河才与众人一同起身谢命。
朝仪到正午便结束了,江河早就安排好了一众功臣的食宿,令手下带了下去。至于江河本人则是被陈桓赐宴。当然,这宴会自然也是江河事先准备好的了。
自己准备宴会让别人请自己吃饭?江河觉得有点意思,这次宴会只有寥寥数人,包括小大王,师父公孙冶、师叔诸葛泰、元帅邹楚、司空唐范以及大司农刘散和典客王康。
这天命殿自然不是吃饭的地方,陈焕摆驾南宫之延庆宫,作为宴会之处。
相比于天命殿,延庆宫更得大陈皇帝宠爱,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几乎成为了帝国的中心,能够在这里吃上一餐饭食,是大陈所有官僚毕生梦想。
诶,这是不是相当于参加国宴了?江河心中腹诽,不对不对,这么说自己还是国宴的筹备人呢!况且自己也是二千石的朝廷大员!
虽然只是二千石,不像是九卿等公卿的中二千石品阶那般高,但是自己可是有着征东将军和阳关亭侯的品衔,和九卿不分上下。
甚至因为自己拥有封地在某种程度来说甚至超过那些没有被封侯的丞相们。
说起来这个征东将军的头衔,江河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诏书,只是自己将要率兵奇袭洛阳时候邹楚给自己的许诺。
临行前,自己一定得讨来一个封诰,不然心里总不踏实。
来到延庆宫,盛宴早已经摆好。山珍海味自然不必细说,为了这一餐饭,江河从国库里调出了将近三十万钱,只为自己八人这一餐享用。
这八个人,大王陈焕代表皇权,虽然暂时受控于邹楚和公孙冶组成的议事联盟,但是这种情况必然将因为入主洛阳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邹楚和江河代表着此次讨逆战争中崛起的军事新贵,他们手里掌握重兵,最具有发言权,但也最容易受到其他势力的反对和非议。
公孙冶和诸葛泰则代表了此次讨逆战争中崛起的文官集团,他们多是寒门子弟,将来也会成为世家,成为帝国的基石。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派系如果不出意外未来数年甚至十数年会对大陈造成深远的影响!
甚至这些人如果熬过了历史的洗礼,甚至会出现新的像十四族,十二姓一般强大的世家!
剩下的唐范、刘散和王康自然代表旧朝势力,这些人都是先帝时候就身为高官者,这场猛烈的政治变革对他们的影响较小,依旧会把握原有的权利,但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必然不同于新晋的文官集团。
这三人都是世家出身,上党唐氏、沛郡刘氏、陇西王氏。这些家族位列十四族,十二姓。在大陈的影响力极其强大,就算是新晋的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也不能对他们试压过大。
而江河却还想到了另外的三个团体,他们分别是:
第一个团体就是晋王一系。
包括前太尉田节、皇后邓氏、以及中朝官员等追随晋王谋反的一众势力此时已经失去的政治力量,马上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这将带来权利的空缺,新朝正好以此封赏四方有功之臣。
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下狱,可是在此时的并州,他们还拥有很大的权利。新朝的下一步,就是收回这些人的权利,将他们扫入历史的垃圾桶里。
其次就是各地藩王,在这次讨逆战争中,各地藩王出力不少,可是这些藩王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有因为邹楚选择而即将变成天子之父的梁王,有大肆屯并郡县的长沙王和吴王,有支持陈焕在冀州对抗李淳皋的冀州四王。
可以预见,这次讨逆战争之后,众王的权柄必然加强,未来的地方问题必然加剧。
第三就是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各地郡守、国相。他们或是因为地处偏僻或是因为不敢下注,或是因为想要明哲保身,没有参与这次战争。
这些人手中掌握的资源必然会因为新朝的建立而被剥削一部分,但是如果这些人融入到新的文官集团中,也可以更进一步。
而江河,他倒是挺难给自己定性,自己既是手握重兵的军事新贵,又有浓厚的文官色彩,半文半武,但总归是新朝人物。若是日后文武争斗,江河还真的不知道要投靠那方。
这场宴席便在江河的胡乱思考中拉开了帷幕。
八人排座次,陈焕小朋友自然高居上座,其下便是王傅公孙冶及邹楚,而后便是三员公卿,江河虽然品阶比诸葛泰高,但是因为年轻,就坐在末席作陪。
陈焕年纪不大,被师父交代要慢些吃,吃了两刻钟就饱了,呆呆地坐在堂上彻底成为了吉祥物。
众人的欢笑言谈怎与他相关,九岁大的孩子玩心正重,可是陈焕却稳坐当场,连三位公卿也没有因为陈焕年幼而有丝毫轻视。
席上,王傅公孙冶代陈焕致辞,作为主持宴席之人,江河就惨了,作为陪席人员被这三员公卿灌了不少酒。
邹楚也是个坏心眼的,明明自己很能喝酒,偏偏推脱,让江河为他挡酒。
无奈,自己虽然在外可以仗着权势少喝些酒。
可是这宴会上最小的也是刺史,这让江河怎么推脱,唯一一个品阶略低于自己的还是自己的师叔……
一般来说,皇帝赐宴不会太久,最多一个时辰,大家都是浅饮即止。可是所有的酒都奔着江河而来,着实让人招架不住。
皇帝赐宴时间少就是防止大臣喝多出糗,公孙冶打量着自己的徒儿,暗暗摇头,这样可不行啊。估计江河马上要倒。
公孙冶与邹楚相视一眼结束了这次宴会。
三位公卿看起来对陈焕还是比较满意,既然新老派系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推举陈焕为帝的最后一步也变得顺利了。
翌日,四月十五。昨天不胜酒力的江河今天已然精神抖擞。
丑正时分江河就起了身,不是他睡不着,而是今天的安排就此开始了。寅时,百官相聚于太白门,今日要去郊外祭祀上帝,在太庙告慰先祖并且要举行登极大典。
国不可一日无主,越早定下陈焕的名分对于讨逆新贵们来说才越安心。
陈氏出自帝舜,舜主金德,陈朝也主张自己国德为金。
对于在太白门集合,江河表示十分无奈……
因为自己给自己安排的官邸在洛阳东面,就在青玄门旁的平安坊。要想去城西的太白门就要跨越整个洛阳!
平安坊内多是皇亲国戚,朝堂贵胄,江河把自己在京住处安排在这里也是为了接近这些人。况且兖州在洛阳之东,自己在平安坊也方便些。
总待在陈家的执金吾府上江河自觉麻烦,反正日后也要在洛阳置办府邸,索性现在就搬了出去,还免得遭受御史们的非议。
这横跨洛阳的距离江河乘着绛云也要很长时间。带着麾下几员主要将领,江河便踏上路途。
丑正三刻,大臣们就在太白门下集合完毕。
寅时初刻,大王銮驾便抵达太白门,这次随行的大臣也有数百人,更有邹楚派出的三千精骑和数万步卒沿途护送保卫陈焕和一众大臣的安全。
这才三点二十九啊……江河看着系统的时间。
只需稍稍推算一下,江河就得出了准确的时间。此时太阳还未升起,两旁侍卫的士兵举着火把为大臣们照亮道路。
上帝庙在城西十五里,占地极广。作为自从陈太祖高皇帝起就被天子尊崇的昊天上帝在陈代的形象更加具体化,不再只是儒家经典中的只言片语,而整个大臣的民间信仰也是以昊天上帝为主导。
在这个没有盘古传说的陈朝,昊天上帝自然就成为了世界的创立者。作为天下的继承者,陈焕首先要参拜的就是昊天上帝。
待到行至上帝庙,正是天地清蒙初化之时,光芒微弱,却依然睹物有形。
熄灭了火炬,凭借着天地间的一点青光,东方帝国的主宰带领着诸位大臣步入上帝庙中。
礼仪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完成,上献祭词等事物都交由手下礼仪使者来做,陈焕耷拉个脑袋,精神不振。
陈焕此时身着一身白衣,上面绣着金龙,在云中若隐若现,神威异常。陈焕上前致礼,献祭三牲,率领众大臣朝拜上帝,皆行重礼,并献佳木而还。
回去的路上东方太阳自洛阳处升起,大臣们都见到了太阳从东方雄城升起的壮阔景象,唐范于是命令群臣献赋纪之!
下一步就是入城去祭奠太庙,太庙中供奉着大臣的历代皇帝和各朝栋梁,江河对此做了很大的功夫,终于将大陈的十八位皇帝全部记下。
来至太庙,陈焕换上了一身孝服来祭奠先祖,毕竟陈沈作为他的义父亡未满一年,他理应守孝。先祭祀一通之后就下诏书,将陈沈的灵位入祀太庙。
祭拜完大陈十九位先帝,就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
今天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要开始了——登极!
随行祭拜上帝和太庙的只有数百名高级官员参与其中,还多是新臣参与,更多的官员此时已经在巨大的天命殿前广场准备就绪。
将践帝位的陈焕乘坐天子规格的黄金马车来到殿前下车,从宽广的中路上迎着数千大臣的目光缓缓走上大殿。
此时的陈焕身着一身玄色纹龙袍,龙袍上又印满了十二掌纹,彰显自己的天子身份。作为王傅的公孙冶一路陪同,终于在午时初刻开始了登极大典。
不知是谁写就的文章如此振奋人心,江河也内心振奋,没有丝毫困意。陈焕作为受命之人今日典礼之上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公孙冶来说。
行完一堆繁琐的礼仪后,众臣跪下请求陈焕上位。
陈焕三次推辞,大臣们三次请求,更有臣工死谏,头磕出了血的不知道有多少。
终于,在众位大臣的一致建议下,陈焕终于接受帝位,登基为帝。
第一封诏书即是确认年号为“定武”,废除伪帝的正和元年的年号改今岁为定武元年。好在伪帝没有颁布命令铸币,而且使用正和年号的地区也少,可以改正过来。
第二封诏书就是晋封公孙冶为太傅,封邹楚为大将军,唐范为丞相,诸葛泰为太尉,刘散为御史大夫。
邹楚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临时官职,如今陈焕已经登极自然不能再用此号。这大将军可比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权更大,天下兵事悉由大将军辖治。甚至就是一些行动丞相也无法阻拦。
大将军、丞相、太尉三人的印信立刻发放,都是有着紫色绶带的金印。刘散的御史大夫印由升任为丞相的唐范转交。
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与同为三公的丞相太尉不同。
江河作为功臣列于第三封诏书之上,这一封诏书上面所载的都是二千石以上官职,江河仅仅排在田籍、李淳皋之后。
是的,李淳皋也投靠了新朝。此时已经率领着清河军与冀州四王合兵一处进军并州了。
田籍入朝为大司农,李淳皋因为功劳被封了灵寿亭侯,但是官职却是被贬,不再担任丞相,转为奉常。
江河的兖州刺史、征东将军、阳关亭侯的官职、军职、爵位没有改变,只是加封了三百户的封地并受赐了一座府邸和一百万钱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封赏之物。
紧接着就是王朔、孟符二人。王朔受封颍川太守、孟符受封梁国相。讨逆中郎将刘毅被封为上党太守、征北将军。乔图升任了徐州刺史,乔恪也升任了荆州刺史。这诏令一出,江河也惊诧不已。
这对兄弟居然从两太守升级为两刺史了!
相比于乔家,刘氏两兄弟显然没有什么晋升的地步了,刘义被入调为将作大匠,刘磊改任山阳太守,顶替了乔恪的位置。
但是二人之父刘散从大司农升任御史大夫,沛郡刘氏也收获颇多!
在名单之中,江河居然还听到了李胤的名字,他竟然直接升为侍中!真让江河感慨门第的重要性。
此次大典很快就在公孙冶的主持中结束,讨逆党人都满载而归各个欢欣无限,而旧朝臣子也在思考着如何适应新的时代。
在返回官邸的路上,江河一直沉默不语。
齐凌看出了江河的低沉。问道:“主公可是因为封赏太少而忧愁?”
江河看了一眼齐凌“我哪里是因为封赏太少而发愁?我的官职还不大吗?两年前我还只是一个躬耕泰山一个升斗小民。如今却是当朝二千石的大员,这样的封赏又怎能称得上少呢?”
“那大人是?”齐凌也有些不解了,在他看来官自然是越大越好。
“我在想着怎么把鹿追到手!”
“还记得我们在尤来山上狩猎那次吗!只猎到几只野鸡野兔!如今给我一整座泰山,怎么也要猎到一只鹿来啊!”
齐凌会意,二人催促起马儿来。
“驾!”鞭策起绛云,卷起一阵烟尘,二人消失在洛阳街头。
第一卷,泰山年少逐白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