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可以肯定,事故船上的人八成是上了万博船。
虽然上了贼船不一定就能活,但没被炸死,就还有一线生机。
这总算是个好消息,但没得侥幸。
“樊夫人联系了万家商会,那边表示会全力搜救失踪人员,阳奉阴违,这就意味着,他们不打算将这些人交出来。”红官不禁担忧起来,“你打算怎么做?”
连古推开了一扇窗,明媚的日光瞬间铺满室,也将他整张脸透出了些活力,他眯了眯眼,嗓音微沉:
“打捞航行记录仪废了些力气,万重山估计也没预料到这个东西能被找到且还没有毁损,或许他是想对外瞒天过海,必要的时候再把他们转为人质,但他的如意算盘算错了。”
他转过脸,对上红官靠近的视线,“只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红官望向窗外低低绕飞的几只蜻蜓,不由得感慨:“要变天了。”
午后的雨说来就来,碎银似的雨珠簌簌滚下青瓦,滴落在檐下接水的缸中,水花渐次绽开。
红官靠着窗,看那枯了整个冬天的铁线莲藤,竟从芽苞处探出抹嫩绿,卷曲状的嫩芽随着藤条在雨帘里颤巍巍地晃,这抹生息让他不禁联想到了重生。
某种意义上说,所有闯过本命关的人都是重生者,死去活来的第一念头应该是想要怎么好好生活才是。
红官转回头看向床上熟睡的连古:你我重生的念头是一样的。
窗下的陶水缸泛着暗光,水面接连不断地浮起一个个透明漩涡。
这些漩涡终将消散于雨后,世上的争斗亦非永恒,总有结束时。
正如连古所说,要变天了。
茶水煮到第三沸时,手机铃声吵醒了床上的人。
红官倒茶的手一顿,朝连古看去,见他抬手捏了捏眉心,惺忪睡眼一睁开就眨了眨,试图快速驱散困倦,再摸出枕头底下的手机滑动了听键。
“……什么消息?”他的声音里仍透着丝慵懒和沙哑,眼神却在一瞬聚焦,眉头轻轻蹙起,嘴角原本因困倦而下垂的弧度,现在也变得紧绷而严肃。
红官随即放下茶盏,走上前来,怕传出什么突发状况。
“继续盯着,有什么情况随时报告。”连古挂了电话,看向红官说,“金厉龙登上了万博船。”
红官微感诧异:“金家公子?他去干什么?”
连古摇头摁息屏幕,他也不清楚,金利龙这个时候登上万博船,怕日后难以撇清关系。
红官垂眸思索片刻,“之前我向他打听过万博船,他说他知道,但不认识。但他说可以去认识,这话真假我不清楚。后来也真如他所说的那样认识了,也应该知道万博船的老板就是万重山,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想并非只是表现出来的那样。”
“所以你认为他不是因为赌博去的?”连古起身穿上外套。
“嗯,我对金家人没有偏见,但要是跟万重山扯上关系……”红官看连古的眼神飘忽了下,“当然,你不一样。”
连古嘴角弯了弯,“他跟万重山私下有没有联系,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这个人热衷冒险,做什么事都带着赌的成分。”
“原来你也不清楚……”红官喃了声。
连古套鞋的动作一滞,抬眸看他,“你是觉得我跟他很熟?”
红官抿了抿嘴,“你不是经常叫人去砸他们的场么?”
连古微愣,“他跟你说的?没个正形。”
收拾完毕,他就要出门去,红官立马贴了上来,“我跟你去。”
语毕,他深呼吸了下,眸中倒映着连古的身影,带着丝微弱又执着的渴望。
连古定看了他几秒,又看向窗外,天色渐暗,雨还没停,院子几间房都透出了暖光,雨雾裹着土腥味漫进窗棂,有些凉。
“穿暖了就出去。”连古回身取了件毛领斗篷给红官披上,在系带上细细地打了个结。
红官一双温柔沉静的眼睛看着他,“这回怎么不拒绝了?”
连古顺着红官胸前两条系带捋了捋,嘴角带着笑问他,“不让你做的事,你就会不做吗?”
红官无言以对,看来,这两天的“瞎操心”被他知道了。
两人迈出步子,跨过门槛时,红福赶来送上两把伞。
“先生,外头雨看着不大,但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我也查了天气,这两天会持续下雨,出门还是得多带把伞。”
红福语重心长,本来还想多交代两句注意身体,可转念一想,有连先生在身边,定然不会让他先生冷着饿着的,便不再多说,只目送着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执伞远去。
春雨虽柔,却透着丝丝寒意,两人挤在一把伞下也暖和不少。
连古一手撑伞,一手搂着红官的肩膀,看着雨雾氤氲的远方,发出声感叹:“都没怎么带你出去走走,你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斗篷蓬松柔软的毛领摩挲着脸颊,酥痒的感觉使得红官缩了缩脖子,脸埋进了领子里,发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
“什么?”连古凑近了问。
“去我们曾经去的地方。”红官抬起了下巴,稍稍提高了音量。
连怀居墙上的那些照片背后一定都有些刻骨铭心的事,就算连古难忘过去,也该有他的一份记忆才是。
“嗯。那就去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连古收紧了手臂,将红官搂得更紧了。
两人上车后,连古驱车去了连怀居。
十分钟的车程,连古点开了车载广播快讯听。
意料之中,商界重磅快讯仍然绕不开近期广受关注的万、解两大家族——
【近日,商业圈中三大家族之间的纷争又有了新的惊人进展。此前,万、解两家因违法乱纪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后又因连氏集团董事长爱车爆炸一事,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由于连家与万家是原告与被告关系,公众首先将质疑的矛头指向了万家,认为是万家对连家怀恨在心,故而制造了这场爆炸。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随着舆论发酵,很快,解家也被牵扯其中。有舆论分析认为,解家为了摆脱自身所面临的舆论压力,极有可能策划了这起爆炸事件,并巧妙地引导舆论,将嫌疑指向万家,从而让公众的舆论压力都集中到万家身上,以此来转移大家对解家过往化武问题的关注。
面对这样的舆论态势,解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展开反击,通过旗下的媒体渠道和公关团队,发表声明指责是连家自导自演了这场爆炸事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谴责万、解两大家族的过往行为,在公众面前塑造自己的受害者形象,同时获取更多的舆论支持和法律上的优势。
目前,连家已通过律师严正回应解家的指责,强烈谴责这种恶意揣测和污蔑行为,并表示会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一定要将爆炸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
而万家在这场舆论旋涡中,试图保持低调,却难以摆脱公众对其的怀疑。
这场由爆炸事件引发的舆论大战仍在持续发酵,万、连、解三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复杂。后续事件将会如何发展,我们会持续密切关注,并及时为您带来最新消息……】
“这已经不是最新消息了。”连古抽出一只手调了频道。
红官想想也是,这消息应该是在解鸿程的那通电话之前。
无凭无据这样公开指责连家这种行为,不像是解鸿程会做的事,即使从红官口中得到了确认,但就目前的态势,解鸿程不会再树敌,也直接引战连家。
只要连家较劲起来,操纵舆论方面能够倾其所有,甚至不惜用上黑道那一套,千疮百孔的解家显然不是对手。
换句话来说,这个哑巴亏解家得吃,并且要借势造势,如果他有办法可以能够化解,就不会电话红官试图借其口来劝连古收手了。
滋滋电流声过后,另一则广播插入进来——
【紧急插播一条国际新闻,据最新消息,赴真理岛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团的二十名科学研究员和十五名青年学者,在完成了一系列成功的学术研讨与合作项目后,于返航途中遭遇不幸。他们的船只,在公海上突然发生爆炸,随后失去联系,船上所有成员目前均处于失踪状态。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切担忧】
雨势似乎随着主播的话语变得更加密集,红官看了连古一眼,连古示意他继续听。
广播继续播报,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
【交流团的主办方在声明中表示,鉴于事发海域过往曾有海盗活动记录,他们不得不怀疑此次事件可能与海盗袭击有关。然而,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调查确认】
【幸运的是,救援队伍已经在事发附近海域打捞到船只的航行记录仪。这一关键设备的发现,为揭开事件真相提供了重要线索。目前,专业团队正争分夺秒地对航行记录仪进行数据破解工作,希望能够尽快还原事发前后的具体情况,为失踪人员及其家属带来一丝希望之光】
“破解出的信息有对外公布吗?”红官问,他还没有将这一消息告知张怀璧,也只是表示找到了航行记录仪。
“还没有,暂时不对外公布,先静观其变,看下外界的反应,也给万重山一点怀疑的时间。”
连古的神情没有之前严肃紧绷,似乎事情正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
雨声沙沙响,车载广播的声音不断——
【……我们对此次科学学术交流团在公海遭遇的不幸事件表示强烈谴责。我们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关注海上安全,严厉打击海盗和海上犯罪行为。我国将全力配合国际搜救行动,并敦促有关方面尽快查明真相,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国海洋局和交通运输部已紧急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力量前往事发海域进行搜救。联合军政安全部也介入调查,表示将与国际刑警组织等机构合作,追查事件背后的真相】
【主办方发言人表示,将对所有失踪人员表示最深切的关怀和哀悼,并将不遗余力地配合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希望早日找到失踪人员,并揭露事件真相】
【国内外科学界对此事件表示震惊和悲痛,纷纷发表声明呼吁加强海上安全保护,确保科研人员在国际交流中的安全。多个科学组织和学会已发起募捐活动,为失踪人员家属提供援助】
【联合军政已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组织展开搜救合作,共享卫星图像和搜救信息。多国救援船只和飞机已抵达事发海域,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
红官拧着眉头听着,似乎也明白了连古的用意,“你是想利用这外界的压力来迫使万重山做出让步,主动交出失踪人员?”
“只要没有实际证据放出,他就以为事情都在掌握之中,我要让他体验崩盘的感觉。”
说话间,车子已驶进连怀居车库。
叮咚一声响,手机收到一封加密邮件。
连古停下推车门的动作,点开了邮件。
副驾驶上的红官静静等着,目光盯着连古略显严肃的侧脸。
只要连古的手机有动静,必然会是什么紧要的消息,即使红官已经习惯这种一天来几个重磅消息的节奏,也还是会不由得悬起颗心来。
应该是一封长邮件,连古刷看了几分钟后,将手机收起,转头对红官说:“我们之前一直没有考虑的一个问题,现在应该有答案了。”
“什么问题?”红官紧着目光。
“万重山为什么要对一整艘船的人下手。”
红官一愣,思量片刻,皱眉询问:“目标就在船上?”
“我们一直以为,樊小姐和褚卫他们才是万重山的目标,现在看来,他们或许只不过是万重山用来声东击西、混淆视听的。”
红官微怔,当即挺直了背,“你的意思是……船上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