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完毕,英姑、谢子安就陪同李雨晴和赵东来一起回去,几人一起帮李雨晴收拾。
因为人多,收拾起来也比较快,晚膳之前,家里各项事物都已归纳完毕。
几人在一起吃了晚膳。
用膳时,赵东来说出了自己思虑良久的话——雨晴既然已经认了李伯夫妇为干爹干娘,那就是有父有母的人了。原先定的俭省的婚事形式就不能那样操办。他怕将来雨晴会因此事遭人诟病。他说不如趁眼下还有时间,把三书六礼紧赶着行个遍。虽然赶是赶了些,但毕竟是婚姻大事,一生一次,如此才能不留遗憾。
李雨晴没想到赵东来如此为自己着想,当下很是感动,她眼圈里打着泪花牵了赵东来的手默默无语。
英姑见赵东来如此体贴李雨晴,也不由觉得很是欣慰:想必二人成婚后,赵东来定能好好爱护李雨晴,两人一定能把小日子过得幸福、甜美起来。
当下几人就如何赶时间如何快速走完流程又商量了起来。
晚膳毕,英姑和谢子安回到李伯家,他们把商量的结果告知李伯,李伯自是频频点头同意,说若能如此做最好。
两人向李伯问了李家屯最近的媒人在哪里,打算等雨晴一搬进李伯家,他们就去延请她来向李伯家提亲。
一夜匆匆很快过去,天一亮,英姑就和张伯乘了马车把李雨晴从她家中接到了李伯家。
谢子安则和赵东来按照李伯给的住处,去寻了媒人说了请她做媒的事。
媒人见大清早就来了生意,而且自己在此项婚事中只需要走个流程,中间不仅省却了很多相看奔走的口舌,主家眼下急于办事完婚,事情完结的周期就短,还不耽误自己接别的生意,一举多得的事情,自然是非常高兴。
当下媒人接了活计,很快地来到李伯家替赵东来提亲。
李伯做做样子的和媒人攀谈一番,自是爽快答应。
要说媒人行动也真是迅速,从上午刚开始提亲,到下午晚膳前就已经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征”“纳吉”“请期”这几项重要工作,眼下在媒人的见证下,两人已经互相交换了“聘书”,只等婚礼当日新郎亲自带着迎书,去女方家里迎接新娘,到时再递交迎书即可完成整套迎娶仪式。
最重要的事情眼下已做了一大半,众人心下安定了许多。
接着就是房屋修缮和新房布置的问题。
赵东来他们先是延请了工人把屋舍简单的修缮了一遍。然后由谢子安出资,他带着赵东来又到集镇上挑选了新的床榻、桌椅之类的大型物件。这些大型物件都由店铺装载运货,因此不用考虑路上的运送问题。毡褥帐幔衾被之类,早已经买好,因此也不用操心。
一应物品俱全之后,英姑、谢子安和赵东来就着手布置洞房。
谢子安亲手写就的诸如“喜结连理”“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蕴含着美好寓意的红色对联被挂满了门框窗户各处。英姑在喜联上方,还特地按李伯母交代的那样挂上了挂饰“算盘”,她告诉英姑这样做象征着夫妻在婚后的日子里,日子能够过得精打细算,越来越好。
英姑和谢子安又在堂屋的正中间挂上由两个喜字体相连而成,寓意着夫妻双双喜相随的大红喜字,并且在桌上放上了龙凤花烛。
崭新的婚床上放了崭新的红色被子,枕头上绣的是代表夫妻恩爱美满的“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的图案。
……
眼见的平日素淡的几间屋子立马在眼前变换成了喜气洋洋的样子,众人虽然一日劳累却也倍感高兴。
劳累了一天,谢子安和英姑用过晚膳就从李雨晴家离开了。
临走前两人和赵东来说好,因镇日奔忙辛劳,虽后日就是迎娶日子,但眼瞧见万事几乎停当,明日上午尚可休息半日,等到下午时分再来做其他未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