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真正的粮食,土豆、番薯,确实也能当粮食吃,可不能像麦子、水稻、玉米一样年年在一块地上耕作。
高产的背后是吃地力,今年在这一亩地上种了之后,明年你需要换一亩地再种土豆、番薯,让原来的地休息下,或是种麦子等。若是认定了这一亩地,年年种土豆、番薯,那这一亩地不出三年就会变得贫瘠,逐渐减产,甚至于难以耕作。
所以玛雅人需要烧荒开垦新的田地。
至于印加,高原上田地相对较少,没办法总是烧荒,可耐不住人家羊驼多,羊驼粪便也多,拿出来就能肥田……
“陛下,这是花生,剥开之后可以吃……”
“这味道,是粮食的味道。”
朱元璋尝了口花生,又剥开来一个,将手中的两个花生粒递给马皇后尝尝。
礼乐声,进献声,群臣与耆老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这一场进献进行得相当慢,一些耆老体力有所不支,颤抖着也不愿意离开,毕竟皇帝、皇后等人都在,而且还在进献番外之物,看那模样,都不是大明所有。
这种大场面,活了一辈子也是头一次见,坚持坚持,回去之后还能吹嘘几年。
顾老夫人带着张希婉等人站在人群前面,看着高台之上与帝后说笑的顾正臣,神情很是放松。
人安全回来了,那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张希婉整理了下发簪,目不转睛地看着顾正臣。
顾治平很想冲过去,告诉顾正臣这一年多以来自己学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又怕坏了规矩。
林诚意抱着女儿,盼着顾正臣能早点过来。
顾老夫人看了看,问道:“严桑桑去了何处?”
张希婉指了指船上:“还没下船,方才见她走动了。”
顾老夫人面容慈和:“这次朝廷给水师的礼遇让世人震惊,定远侯府也算是蒙受大恩了。只是,这般事背后,难免会有人盯着顾家人,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兴许又是一场风波。”
张希婉明白这个道理。
这高产之物事很大,带来的非议更多,看看那些官员就知道,他们一旦弹劾起来,可不一定只盯着农作物一件事,还可能连带着顾家人一并写到文书里,弄出个十宗罪之类的一并说。
不过定远侯府也不怕,夫君回来了,而且还立下了这等大功,在产量没证实之前,没人能动夫君,在产量证实之后,那夫君也不是他们想动就能动的……
张希婉想到什么,轻声道:“山西来人应该会在两日后抵京,到时候——”
顾老夫人思忖了下,目光看向顾正臣:“让他决定吧。”
张希婉了然,也清楚母亲这是退让了一步。
进献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至尾声时,印加人查斯基、卡帕等人,玛雅人艾珂、苏南,下船参拜帝后。
查斯基、艾珂等人以不太熟练的汉话,山呼万岁。
朱元璋打量了下这美洲之人,笑道:“平身吧,既是域外之人,不妨进入格物学院,讲述一些域外风情。顾堂长,你认为这个安排可好?”
顾正臣拱手:“陛下安排自是妥当。”
朱元璋哈哈大笑,走至高台边缘处,对水师诸将士、尊贵子弟与群臣百姓喊道:“大汉有张骞出塞,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黄瓜、大蒜、西瓜等带入中原,物产乃丰。”
“我大明有定远侯率水师远航,带来了土豆、番薯、玉米、花生……辣椒等物。这一次,可不只是物产丰富,还有丰收!待这些物产扎根大明,瓜熟蒂落,朕当祭祀宗祠与天地,给水师上下,重重封赏!”
这话说出来,就意味着水师封赏不会在短时间内进行了。
正如战场之上计算军功,那需要敌人的首级数量来论。这次远航的功劳没人头,靠的就是土豆、番薯等农作物。水师怎么说,拿出多少证据都没用,皇帝为了服众,那也需要拿出真实的结果。
即便如此,汤和还是行动了,牵了一匹马至高台之下,对顾正臣喊道:“定远侯,汤某当年说你欲当徐福。今日你带高产农作物归来,我愿为你牵马坠蹬,走遍金陵城!”
朱元璋在一旁打趣道:“顾小子,上马,随咱入皇宫,这庆功宴还是需要参加的。”
顾正臣可不敢让汤和牵马,别说他是信国公,就是一个侯爵,顾正臣也不敢,这事一旦做了,那日后就可能被人挖出来,说是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走下高台,顾正臣对汤和行礼道:“信国公莫要折煞我。”
汤和摇头,坚持道:“咱说过的话,自然要做到。”
顾正臣坚决推辞,转身对朱棡、朱棣喊道:“还站在那做什么,你们可以回宫了,将官入宫,军士留守,大庆三日。三日之后,军士听从水师都督府命令,返回太仓州。”
船队就在这里吧,汤和会带军士接收。
至于货物,已全部登记造册,该送到哪里,如何分散储存,自然会交接好,这些都不需要顾正臣操心。
皇帝、皇后要回京了。
顾正臣原本想去见见家人然后再去皇宫,可朱元璋不准,拉着顾正臣就要上辇车。顾正臣自然不敢上去,不得已,朱元璋退了一步,安排顾正臣与太子朱标一辆辇车,这才安心起驾。
林白帆、罗贯中跟着严桑桑与小雨滴下了船,林白帆属于定远侯府的人,不是将官,不需要去赴宴,罗贯中属于没落脚的地方,暂住定远侯府。
萧成、申屠敏等人还需要留下来监督交接,确保货物安全存放好。
汤鼎站在汤和面前,认认真真地行礼。
邓愈拉着邓镇,寒暄之后就是询问:“土豆好不好吃?”
汤鼎侧头看了一眼,插了一嘴:“卫国公,你应该问问他,薯片的味道如何。”
邓镇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狐狸,猛地跳了起来:“汤鼎,说好了这事不提!”
邓愈疑惑地问:“何为番薯?”
邓镇想哭,完了,这事还是瞒不住啊……
李景隆走到李文忠面前,伸出一双粗糙的手:“父亲,孩儿我没给曹国公府丢脸,我——没掉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