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方面的五万叛军溃散后,洛阳方面的叛军见攻击无望,退走了。
最后的决战,楚军以伤亡一万多人的巨大代价,守住了函谷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天后,合为一体的两万楚军在主帅刘浩天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长安进发。
与此同时,蜀王竟然也开始向长安挺进。先前长安和函谷关战事那么紧张,他不闻不问,就只想着抢地盘抢钱粮,现在看到齐王即将败北,又想过来抢胜利果实,惹得众将一阵咒骂。
楚军和蜀军东西夹进,叛军四处逃散,整个长安区域到处都是乱兵,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楚军和蜀军边抓捕乱兵,边向长安进发。
由于函谷关被夺,向东的退路被截断,南面是秦岭山脉,所以叛军大部分都是向西或向北逃窜,而这正好是蜀军过来的方向。待到达到长安时,蜀军收降的叛军比楚军多的多,楚军收缴了一万多人,而蜀军收缴叛军达两万,其余的七万多叛军全部四散。
六王也各自逃散:齐王带着三千残军向蜀地跑去;淮南王带着一千人向北不知去向;秦王情况较好,因为他的地盘就在雍州,跟随他的士兵大多也是要返回家乡,同路的较多,所以,他们有五千多人,向西北方向逃离;其他三王混入人群,不知去向。
当刘浩天带着皇帝回到长安时,蜀王也带着大批的钱粮到达了长安。
长安饥荒这么严重,要问谁手上有吃的,正好就是蜀王。他先前抢了一个月的钱粮,本来打算一旦战局不妙就躲回蜀地,现在正好又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派上了用场。他慷慨解囊,开了十里粥棚,饥民们蜂拥们地赶去喝粥,口里念着:蜀王真是救命的活菩萨呀。
这就导致蜀王在长安百姓的心目中,声望比刘浩天还要高。
刘浩天带着皇帝回到皇宫,皇帝感激涕零,大臣们对刘浩天也是赞赏不已,而他们提起蜀王,也同众将一样,将他一顿臭骂。
于是,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蜀王在平民百姓心中声望极高,而刘浩天在皇帝和朝廷大臣们中口碑不错。
未央宫前,两个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见了初次面。
蜀王近四十岁,贼眉鼠眼。他嬉皮笑脸的拱手对刘浩天说道:“哈哈哈,世子,世子此番率领区区三万人马,击溃逆贼十万,解京师之围,定可名垂青史,万世留名呀!”
刘浩天也礼貌的笑笑,回道:“蜀王殿下,此番深入敌腹地,断敌后路,又解救长安几十万军民,也定会万世流芳呀!”
对于这略显嘲讽的“称赞”,蜀王不仅不生气,还脸皮颇厚的笑道:“哈哈哈,彼此彼此!请!”
说完,两人互相做个“请”的动作,因为皇帝在回到皇宫后,第一时间要在未央宫正殿召见这两路大军的统帅。
现下,关内的六王还在逃窜,洛阳还有五万叛军,齐地、淮南、吴地等八王封地还有逆贼残余势力,朝廷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未央宫正殿内,百官静静肃立,他们的目光全部望向殿门。
少时,有宦官大声喊道:“宣楚王世子、蜀王,上殿...”
二人正了正衣衫,昂首挺胸,踏入殿内。
当百官们看到楚王世子如此年轻时,一个个都惊叹不已,没想到这个凭一己之力击溃敌十万叛军的统帅竟如此年轻;当目光扫到蜀王身上时,一个个都嗤之以鼻,先前洛阳、函谷关、长安相继被围时,蜀王的行动,他们可是记在心里。
“臣刘浩天\/刘应参见陛下!”刘浩天和蜀王一同行礼。
皇帝抬手:“二位皇叔请起!”
听到皇帝的称呼,满朝大臣以及刘浩天和蜀王才反应过来,这两人是同辈。
刘浩天和蜀王相视一笑。
礼节完毕,皇帝直接对蜀王冷冷问道:“蜀王,叛军围攻洛阳、继而围攻函谷、长安,你为何不前来支援?”语气中尽显不满。
皇帝这话相当于责难了,谁知蜀王一点也不慌张,而是依旧脸皮颇厚的笑道:“臣那是使用的釜底抽薪之计,齐王、秦王他们现在向西逃窜,就算逃到了雍州,那里也已经被臣坚壁清野,所以他们再难翻起什么大浪。”
无耻,绝对的无耻,抢钱粮就抢钱粮,现在还成了“坚壁清野”“釜底抽薪之计”,文武百官听完,一个个暗骂,表示从来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人。
皇帝嘴角抽抽,心里也是将蜀王暗骂一顿,但又不好发作:一来、他是唯二的一开始就响应朝廷勤王诏令的诸侯王,并且他最后也确实奔向了长安;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他现在手握三万雄兵,现在叛乱尚未终结,还有很多要依仗他的地方。
皇帝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站起身来,沉声说道:“方今天下,有像刘青、刘承、刘平这样的逆贼,也有二位皇叔这样的忠臣,同是皇室宗亲,差别竟如此之大。由此更可见刘青等逆贼之狼子野心,亦更彰显二位皇叔之忠义。”
随后他手一挥,有宦官走上前宣旨,封刘浩天为平乱大元帅、蜀王为副元帅,全权负责戡乱剿贼。
从未央宫出来后,刘浩天和蜀王很快就做了部署:
刘浩天决定亲自去西南追击齐王残军;
蜀王也决定,去西北追击秦王;
孙力向北追击淮南王;
李特、邹开用等追捕其他三王,并收降逃兵。
为了配合李特等人行动,平乱大元帅刘浩天颁布命令:所有参与八王之乱的士兵,只要主动归降,则既往不咎。如果负隅顽抗,则以谋逆罪问斩。
命令颁布以后,李特、邹开用等四大将领忙的不可开交,无数的叛军开始从各种旮旯里钻出来,主动请降。
待到一个月以后,李特等收降逃兵达四万多人,加上之前楚军收降的一万,蜀军收降的两万,也就是说,之前关内六王的十万叛军,已有七万投降。剩余的三万人除了各诸侯王的残兵和少数负隅顽抗以外,绝大多数都已经战死在了长安和函谷关攻击战中。
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的刘浩天正率领五千骑兵在追赶齐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