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说的都对。”郭襄轻声叹息。
“等办完大宋的事,我要带白雕去看看,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
朱雄英答道:“人生一世,总要出去走走。见识奇观,也不虚此行。你想去的话,我可以给张世界地图,按图索骥岂不省事?”
郭襄听后笑了,“公子,看你笃定的样子就想笑。你怎么那么确信世界是圆的?你也去过远方?”
朱雄英点头,“没错,我去过远方。”
皇帝说,咱们这大明朝也有能在天上飞的玩意。要是你感兴趣,可以跟我去看看。
这事有点奇怪。江湖人一般都不怎么跟朝廷有交集,郭襄更不该跟朝廷有什么关系。而且她性格那么好奇,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待着。
当年襄阳大战她都没回来,现在怎么可能关心国家大事?朱雄英听着这话,心里满是疑问,一直盯着郭襄看。
郭襄被他看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朱雄英那眼神,好像真把她看透了一样。其实一开始朱雄英就说认识她,但郭襄根本不信。毕竟他们以前没见过面,哪能无缘无故认识?
“公子,张大侠知道我是郭襄,那你知道我名字的意思吗?”
郭襄试探着问。朱雄英因为看了太多遍《神雕侠侣》的电视剧,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但大致还记得。听郭襄这么问,他立刻答道:
“简单得很。你叫郭襄,是用了‘襄阳’这两个字。意思是誓死守卫襄阳城。你弟弟叫郭破虏,意思是希望有一天中原能打败蒙古大军。你爹郭靖的名字也一样,‘靖康之耻’嘛。”
郭襄点点头,朱雄英说得一点没错。她心里震惊极了,没想到他对自家的事这么清楚。不过现在没时间想这些,她继续说道:
“我和弟弟的名字一出生就注定要担起特别的使命。正因为如今大宋局势危急,爹对弟弟管得特别严,把他当将军一样培养。
可对我,爹就没那么多要求了。我游历江湖这么多年,他也没多说什么。以前我还傻乎乎的,以为生活就该这样。”
朱雄英在盘古湖抓那些武林高手时……
临安城里出了大事,皇宫门口发生了刺杀案,被刺的是谢太后。这背后主使不是别人,正是不见踪影许久的宰相贾似道。
赵社看到倒地的谢太后,心里五味杂陈。前几天太后还意气风发,想着有所作为。早上还在指手画脚,对赵基说话也不客气,当时临安城里谁不敬她三分。
但自从黑云都回来后,形势急转直下。黑云都主帅高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谢太后狼狈逃回宫里,结果在这里就被刺杀了。
朝中大臣们大部分都聚集到这了。最先来的那批官员跟着太后过来,结果遭遇刺客袭击。当时没带太多护卫,太后死了,大臣们也伤亡不少。活下来的人都缩在角落发抖,没了底气。
即便贾似道已被禁军抓了,大臣们还是不敢动。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正直之辈,在贾似道离开时投靠了谢太后。可太后才倒台几天,他们又失了靠山。以后只能是弱势群体了。
跟赵基一起来的大臣看不起躲在角落的那些人。
“大家看那边,真够滑稽的。”
“哈哈!我早就瞧不上他们几个。咱们大宋讲究君臣共治,做文官的要有骨气,他们却对太后阿谀奉承,坏了咱们文人的名声,活该有这样的下场。”
“你们不知道,昨天他们还趾高气扬,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现在落得这副模样,真是大快人心。”
昨天还勉强过得去,尤其今天早上,那些家伙最嚣张了。当时他们还以为大宋的黑云部队都打赢了呢,哈哈,在临安城里大张旗鼓地准备迎接的场面。
我刚好从旁边经过,就被他们找茬,纠缠了半天。
反正,那几个家伙现在算是死定了!早上我也和他们结了仇,如果他们真有后台,我还真不敢乱来。可现在谢太后来了,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这人向来是睚眦必报的。
其实大家都明白,那个角落里的几个大臣不是被刺客吓到的。刺客也就那么几个,能刺杀太后已经不容易了。
他们害怕的是即将面对的报复。自从投靠谢太后后,这些人就自信满满,做起事来也难免嚣张,把京城其他官员都得罪遍了。现在失去靠山,结局肯定惨。
剩下的大臣们都很庆幸。有些人本就是中立派,不想加入谢太后阵营;有些人又太弱小,没被接纳。最后只能跟着赵基。开始还以为是最坏的情况,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让他们震惊。
谢太后和贾似道先后倒台,朝廷大权落到赵基手里。他们这一派成了新贵,而且赵基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聪明多了,这让大臣们松了口气。
只要皇帝有能力,大宋或许就有希望。而且现在大宋境内还有明军驻扎,听消息说这个明帝国几乎是无敌的,连蒙古都挡不住它。赵基和明帝关系也不错,以后有明的帮助,大宋肯定会快速复兴。
想到这些,大臣们都高兴得不得了,个个兴高采烈,拍手叫好。
宫门口刚经历一场刺杀,地上虽然一片狼藉,但气氛却十分欢快。
赵基一个人闷闷不乐。毕竟,刚死的那位可是朝廷里的太后。
赵基虽然贵为皇帝,按道理说,谢太后也算是他的母亲了。在宫里时,谢太后确实不太喜欢赵基,但也没怎么刁难他。
说起来,赵基和谢太后之间还是有点母子情分的。听到谢太后突然去世的消息,赵基心里也有些难过,不过没那么强烈。
他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心想,哪有人死了娘还不哭的?
朝廷里的大臣们得知谢太后去世,都很高兴。
有几个大臣凑到赵基身边,悄悄地说:“皇上,太后一死,朝中大权全都归您了。您可以放开手脚干大事,创万世之业了。”
一个大臣接着说:“其实我早就看出皇上的非凡之处了,以前您不上朝是因为太后压着您,把权力都抢去了。”
另一个大臣接话道:“皇上之前过得太憋屈了,我见过好几次,您想做什么事都被谢太后拦住。”
大家附和道:“是,大家总说皇上没成绩,可也不让皇上做事,又怎么能出成绩呢?皇上又不是神仙,也不是三头六臂。”
这些大臣一个个笑得谄媚,仿佛为赵基摆脱太后掌控而高兴。但赵基并不像他们那么兴奋。这么多年,他一直不管朝政,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
突然的变化让他很不适应。再说,要是再卷入朝廷内部的争斗,大宋恐怕就要完蛋了。
赵基指着角落里的大臣们,对身边的官员说:“唉,你们为什么这么急呢?他们不都是同僚吗?都是为大宋出力的人,如果把他们都处置了,我们靠谁来治理国家呢?”
赵基没再理那些大臣,直接走到贾似道身边。
“贾似道,这么多年,很多人在朕面前告你的状。可朕一直不理他们,因为朕知道,你一直是在办事的。不管你做过什么,朕知道,你始终站在朕这边。”
赵基刚想动手,却见周围的大臣忽然齐刷刷跪下,顿时愣住了。
\"你们这是干什么?朕做错什么了吗?\"
有个大臣爬到赵基跟前说:\"陛下,现在朝中缺人,贾似道虽该死,但他手下有不少官员,若此刻杀了他,他们就会投敌,大宋就完了!\"
又有大臣附和:\"没错!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帮我们渡过难关再说。\"
赵基挠了挠头:\"我只知道这倚天剑里藏了武功秘籍,至于什么象征意义嘛...不太清楚。\"
郭襄也没再问,只是幽幽说道:\"原来公子也知道些江湖轶事呢。\"
他一开始觉得,江湖上这么有名的两件兵器,肯定藏了不得了的秘密。
朱雄英当时也在猜这秘密是什么。他觉得,这两件兵器可能就是打开绝世宝藏的钥匙。或许某个地方藏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拿着这两件兵器才能找到。
他想着,秘境里肯定有无数厉害的武功秘籍和机遇。就算普通人进去,也能变成顶尖高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虚竹一样,靠机缘突飞猛进。
他觉得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不会比虚竹差。所以,他一直盼着故事有个好结局。
每天到固定时间,他就搬个小板凳坐电视前等。有意思的是,爷爷奶奶也迷上了这部剧。一家人一起等更新,日子倒也挺有趣。
当时大家都很期待,可结果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看到周芷若拿出倚天剑和屠龙刀时,大家都急得不行,怕她得手闹大乱子。
没想到,里面就一个降龙十八掌和简化版九阴真经,跟之前说的完全不一样。
而且最后周芷若的表现也说明,这两把宝器里的武功根本没用。在张无忌面前毫无作用,倒是武穆遗书帮了不少忙。
后来张无忌靠阵法打败元军,稳固了明教的地位。虽然这样,朱雄英对这两把兵器的印象特别不好,感觉被骗了。这事让他一直记在心里,怎么都忘不了。
郭襄听了朱雄英的话,心里头也是又惊又疑。虽然她心里早就猜到了一些,但真听到他说出那两个神器的秘密时,还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这朱雄英居然连这种事都知道?郭襄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她爹郭靖是个最严谨不过的人,绝不可能随便告诉别人这些秘密。除了杨过,世上再没人会知晓,可朱雄英竟然知道了!
这让郭襄意识到,这小子肯定还有不少秘密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