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事,估计很难再有人把主意打到皇子的头上,杀鸡敬猴不外如是。
等众人全都退下时,皇帝生病的大太监单独叫住了秦珩宇。
“秦世子,陛下有话要老奴转告给世子殿下!”
秦珩宇转身拱了拱手:“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陛下说了,看在靖王的面上,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至于到底是什么意思?双方都心知肚明。
秦珩宇眉眼淡然的笑了笑:“陛下的吩咐,臣日夜谨记,绝不敢忘。”
“最好如此!”大太监意味深长地说道。
出宫之后,秦珩宇坐上马车回府,一路上,但见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们穿梭如织,一片的祥和安乐。
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异常,但就是因为什么异常都没有,所以才显得这么的奇怪。
他不由的挑了挑眉头,对着蓝斐招了招手,蓝斐立刻走到马车窗前。
“公子?”
“蓝斐,你去查一查……”
他压低了声音。
须臾,蓝斐微微的点了点头,双手抱拳道:“属下这就去!”
既然皇帝都已经命令他们这些人抄袭佛经为皇子祈福。
秦珩宇自然是要照做的,等回府之后,他便拿了一卷佛经慢悠悠的翻阅起来。
而在桌案的另外一边,蓝斐的妹妹蓝晴工工整整的开始临摹第一卷佛经。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蓝斐带着几个人回来了。
“公子我们已经探查过了,这京城内外上上下下果真没有任何人知道六皇子游猎遇袭之事!”
果不其然!
“无论是朝廷和市坊全都没有任何的传闻?”秦珩宇微微的坐直了身子,眼眸透着深思。
蓝斐轻轻的摇了摇头。
啧!
难怪京城大街小巷都如此平静,原来是封锁了消息。
看来当今圣上还是相当看重这个六皇子,为了他避免遭受闲言碎语和朝堂朝臣上的抨击,把事情给捂得滴水不漏。
就连处理陈家都是找的其他理由,就怕人觉得六皇子是个无脑冲动,只有性情暴虐的人。
秦珩宇意味不明的过了勾唇角,隐约中含着一丝丝的讽刺。
不过说起来经此一遭,不仅陈家遭了难,裴彦那群人想必也能安分一段时间。
但他和那群人之间的仇怨算是彻底的结实,以后就算是想要化解也绝无可能。
所以秦珩宇必须想办法更进一步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如今整个世子府都已经捏在他的手心,但这远远不够,毕竟他这个世子身份是假的,他必须要有更加坚实的立足之机,才能应对将来变幻莫测的险局。
而这一切既需要足够的人手,也需要足够的银钱。
当初靖王府把他这个假世子送入京都,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跟公主之间的赐婚,另外一方面是替靖王府在京都上下打点,既收买人心也收拢消息。
所以尽管靖王府并不怎么关心他这个假世子,当时也让他从王府里面带出了海量的金银财宝。
如今靖王府出身的下人们全都被解决掉了,这些金银财宝自然也就归秦珩宇所有。
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于是秦珩宇立刻把蓝斐这些人全部都叫了过来。
“你们这些人可懂得看账本算账?”
啊?
听到这句话,蓝斐一愣,他的那些族人们也都纷纷傻眼。
“看账本?属下不会啊!”
“属下也不会,属下甚至都不识得几个字!”
“公子这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看账本?”有人情不自禁地提出了疑问。
“以后这世子府的支出和收入总要有个人记录盘算,如此才能明确钱到底应该用在哪儿。”秦珩宇耐心地解释了一句
听到他的这句话,在场的人全部面露难色。
无可奈何之下,秦珩宇只好看向了蓝斐。
蓝斐一时间有些尴尬和羞惭:“公子,我也并不懂得看账。”
秦珩宇忍不住捏了捏眉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想想也是,蓝斐他们全都出自于边境,让他们舞刀弄枪轻而易举,但让他们规划银钱盘算账目,也确实是难为了他们。
就在他感到头疼的时候,正在抄佛经的蓝晴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公子,如果只是纯粹的看账算账的话,我还是懂一点的。”
听到蓝晴这么说,秦珩宇缓缓的松了一口气,还好,还是有一个人懂的。
“不过太复杂的账目我看着也费力!”蓝晴有些窘迫的说道。
“不要紧,等过几天本世子再去采买几个识文断字的,你暂时就先辛苦一些,把库房给清点出来。”
秦珩宇说完,就吩咐人将府中所有的账本交给蓝晴。
没过一会儿,下人们抬来了一个箱子又一个箱子。
刚开始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箱子打开。
看着每个箱子里那一摞又一摞的账本,蓝晴一时间有些头皮发麻。
“公子这么多,只怕我5天之内都看不完。”
秦珩宇闻言,再次觉得有些头疼,寻常的奴仆好买,但识文断字又能算账的奴仆可谓是凤毛麟角。
看到自家公子蹙了眉宇,蓝斐却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
“公子不用太过发愁,或许过不了几天咱们就能采买到合心意的奴仆。”
他这么一说,秦珩宇不由的抬眸看去:“怎么说?”
“公子竟然不知道?”蓝斐有些惊讶。
“知道什么?”
见秦珩宇是真的一无所知,蓝斐连忙解释了起来。
原来他们这些人被打入贱籍,压进京都的时候,曾经与其他奴仆关押在一起。
而那些奴仆中有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都是从南方流亡到京都附近的。
江南素来富庶,甚至有江南熟天下足之说,好端端的江南的百姓怎么会无缘无故的逃进京城?
甚至被人肆无忌惮的变成身份卑贱的奴仆?
事出反常必有妖,秦珩宇几乎不需要细想,心中就已经有了猜测。
“可是江南地区出现了什么祸端?”
听到这一句,蓝斐等人的脸上出现了惊叹的神情。
公子之机敏,实在是他们平生罕见。
“公子猜的没错,南方近半府县洪水泛滥,听流亡过来的南方人说当地的地方官吏不仅没有第一时间救灾,反而还隐瞒灾情。”
“没错!”其他人也都跟着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