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诸位,本将来迟!”
一声洪亮的嗓音如同炸雷般响起。
紧接着一道宽阔身影匆匆走入大堂。
众人同时起身,朗声回道:“参见大将军!”
袁彬跟随。
他打量大步走上高台,落座主位的大将军。
虽然锦衣在身,但也压制不住身上的低微气质。
一举一动之间,与本朝贵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出身屠户的何进,根本没有上位者应有的气质。
“诸位请坐!”
何进热情招呼。
随后目光向下首望去。
首先看到袁绍,他略微点头致意。
引得袁绍拱手行礼回应。
何进的目光随后从孔融、王朗、王匡、刘表等人身上一一扫过。
最后停留在末尾的袁彬身上。
“唔!”
他目光一亮,说道:
“这位怕不就是近日名动洛阳的袁俊甫?”
起身不卑不亢行礼,袁彬回道:“大将军盛赞。”
“区区诗词,不值一提。”
何进朗声道:“怎能不值一提?”
捋着胡须他佯装尚文道:
“那诗句本将可是读上数遍。”
“借着美酒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本官看来,此诗绝对是本朝第一诗!”
他的话语立刻引得众人恭维。
各种附和声此起彼伏。
人群中,袁绍默不做声。
脸色一片阴沉的他,心底无比酸涩。
这本应是他大放异彩的时刻,却被袁彬全盘夺去大将军的关注。
眼前的场景让他更为愤怒。
两眼一转,他起身笑着建议道:
“既然大将军如此看重袁俊甫的诗词。”
“而对方又有才动洛阳的美誉。”
“此番时刻,不如让袁彬即兴赋诗一首。”
“好让大将军带着我等品鉴!”
“好!!”何进正在捋着胡须的手掌猛的拍在案上。
嘭!
洪亮的拍击声震颤大堂。
“本将正有此意!”
他看向袁彬故作询问:“俊甫即兴赋诗一首,可否?”
郑玄捏了把汗。
但看到袁彬淡定的模样,他略微安心下来。
而且他也想看看,袁彬到底有没有超然的才气。
大堂中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袁彬身上。
落针可闻,等待答案。
“当然可以。”
袁彬微笑回之。
“今日天下名士异人齐聚一堂。”
“如果没有传世之作出现,岂不是浪费如此珍贵机会?”
说着,他向前迈出一步。
抬头佯装思索状。
“唔!”郑玄带动话题道:
“难不成真是现场成诗?”
一旁的王允目光暴闪,“想前几日与司徒大人饮宴。”
“这现场成诗可是听到心中酥痒难耐。”
“今日若有幸见之,此生儒心大满也!”
其他人纷纷响应。
蒯越默不作声,只顾偷偷观察在场人的表情变化。
张璋、吴匡两个武将不懂文学,更不敢多言。
甄俨则满脸期待。
大堂之中所有人表情各不相同。
袁彬再迈一步。
缓慢却又坚定的步伐,带着轻轻的一声咔哒。
仿佛特有韵律的音符般,触动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等下!”
袁绍见状,挥手高声打断。
吸引所有人关注后他开口道:
“大将军和诸位都想听即兴赋诗。”
“不如……”
他佯装思索,随后脱口而出:“就以豪迈才情为题。”
“即兴作诗可否?”
大厅里众人不说话。
两个袁家嫡子的争斗,好似已经白热化一般。
许多人暗中看戏。
坐于主位的大将军何进更是没有开口劝阻。
他属于外戚一派。
虽然起用这些世家,但却也乐于见到世家内斗。
这样可以让他更好利用袁家人。
甄俨略微思索,便站出说道:
“这样是不是太严格了些?”
虽为冀州中山世家,但他却人轻言微。
只能陪着笑容说道:“如此短暂时间,要根据立意成诗。”
“此举怕是天下文曲星下凡,才能勉强为之。”
虽然话语轻微,但坚决站在袁彬一边的态度却展现到淋漓尽致。
袁绍眯眼,沉声道:
“之前在府中可即兴赋诗。”
“若在大将军府无法作出……难道是看不起我等大将军?”
“故意在此日让大家难堪?”
“还是……”
他略微拉长音调,刁难道:“所谓的才情都是提前准备好,用来收割洛阳人心之举动?”
挑起争端的他,把矛头直接指向袁彬。
针对的态度根本不藏。
郑玄起身道:“本初此言差矣。”
他环视一圈说道:“今日虽为大将军府初成,乃是喜庆之日。”
“但有诗词既成,确实能够壮大声望。”
“但若是没成,想必以大将军宽广的心胸,也绝不会怪罪。”
“世人必会传颂大将军宽厚的名声。”
坐于主位上的何进目光一亮。
无论有词无词,他都能够获得名声。
这让他瞬间安心。
郑玄说什么不重要,但站出来解围的态度,却让大堂中所有人感受到与袁彬关系必然不浅。
有本朝鸿儒支持,袁彬将来必然在文人墨客中拥有更大声望。
袁绍脸色更黑几分。
他刚想开口辩驳,却被袁彬打断。
“无妨。”
袁彬淡然道:
“今日乃是大将军府初成。”
“怎能没有名句传于世间。”
他再次向前走上一步,随后在众人目光注视中缓缓开口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词一出,顿时吸引所有人密切关注。
站在一旁的郑玄目光大亮。
僵在原地不动。
眼神盯在袁彬身上一眨不眨。
更是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袁绍表情一惊。
暗道这开篇便是不凡!
难道……真的能在短短几步内再出佳作?
他的心变得极为不安。
袁彬再走一步,朗声道: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依旧淡然的声音在大堂之中回荡开来。
钻入到每个人耳朵中的诗句,让所有人沉浸其中。
大将军何进虽然端坐,但没读过几本书的他,只能佯装听懂。
突然,再行一步的袁彬提高音量,慷慨激昂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词戛然而止。
回音在大堂中绕梁而不绝。
所有人沉浸在诗句中无法自拔。
即使有心刁难的袁绍,也双目圆睁。
如此诗句岂是常人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