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民带着一脸微醺的笑容回答:
“我已经感受到轧钢厂同事们的热情了,不过还得赶几十里路回家呢!继续喝怕是回不了去了,开始用餐吧。”
“魏同志实在客气了,把你们招待好那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您满意我们就开心。”
易卫东出门去后厨取来馒头,所有人又各自喝了一杯前门酒。
待用完餐,易卫东和宋春芳把魏晓民一行人送到了门外,望着三轮车渐行渐远。
宋春芳戏谑着说道:“卫东,这次轮到你请客啦,这正式工的名号你是躲不开了。”
“宋姐,明明该轮到你请我才是,这次任务又算在你的名下呢。”
之前宋春芳就已经提到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采购任务。由于易卫东现在还不是采购科的一员,所以此次楼板的采购会记在宋春芳名下。宋春芳白了易卫东一眼:“好吧,等你哪天上任了,姐姐请你吃烤鸭。”
简单玩笑几句之后,易卫东和宋春芳又交谈了片刻。
告别后,易卫东骑着三轮车来到德胜门外,准备寻找合适的出租房。然而,这里是交通枢纽,尽管询问了许多人,始终未能找到适合的住处。他一心只想租一间偏僻的独立小院,但周围的房屋虽然不少,却没有一处能满足他的要求。回到四合院时,夜幕已然降临。刚进家门,阎解娣便抱着一本书追了过来。易卫东问她:“解娣,这么快就看完了?要是耽误学习,三大爷可要怪罪我了。”
阎解娣笑道:“看你讲得好像我爸有多可怕似的,书还你,我要接着借第二本。”
于是,易卫东将第二本《红楼梦》递给阎解娣。接过书后,阎解娣告诉他:“卫东,有个消息告诉你,明天冉老师要来家访。”
“冉老师?她要来家访?”
易卫东十分惊讶。
阎解娣点头说道:“是的,放学的时候,冉老师找我爸问你的地址,还是我告诉她的呢!”
冉老师的家访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期末考试还早得很,难道是因为上一次考得好吗?“谢谢呀,解娣。”
随后,易卫东亮出了绝招,从兜里掏出一颗奶糖:“送你一颗。”
“真的是给我的呀?这可得花四分钱呢!”
阎解娣显露出既想接过来又有些害羞的表情。
易卫东拉住她的手,把奶糖塞进去:“跟我还客气什么,拿去吧。”
“谢谢呀卫东!”
阎解娣离开后,易卫东给炉子添上了煤炭块。这时傻柱走来说道:“卫东,今天大爷家包饺子,咱不用做饭了。”
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能够吃上一顿饺子简直如同过节般重要。“好啊,咱们去帮忙包饺子吧。对了,老太太那里有人去了没有?”
“我已经把剩菜送过去了,等会儿娄晓娥一热就行。”
随即,易卫东将冉老师明天家访的事情告知傻柱,并嘱咐他明天好好整理一番,穿上干净的衣服。傻柱不以为然地说:“针对你家访,我干嘛要换衣服?”
易卫东调侃道:“冉老师年轻漂亮,还没谈对象呢!”
“真的?”
傻柱笑言:“那我确实该把自己收拾得整洁一些,不能在老师面前丢你的脸。”
得知是一名单身且年轻的漂亮女教师,傻柱立刻转变了态度,连饺子也不想包了,追问冉秋叶的情况。易卫东把自己知晓的所有都说了出来,而后锁上房门一同前往一大爷家里。
一进门,大妈正在和面,一大爷热情地招呼两人坐下。易卫东为他们倒了茶,见傻柱一直乐呵呵的,一大爷忍不住问道:“柱子,有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傻柱稍作掩饰答道:“大爷,这不是马上要吃饺子,能不开怀嘛。”
一大爷显然不怎么相信傻柱的谎言,但见对方不愿细说,也没再追问下去,转而聊起了其他事情。谈话间不知不觉提到了傻柱介绍女朋友的话题。易卫东趁机补充说:“我哥从这个月开始存钱了,为了结婚时能多攒些用。”
一大爷点点头说:“存钱是很明智的选择。但将来如果你们成婚缺钱,别忘了跟我们提起,先拿点钱使用就好。”
一位大妈也随之说道:“对呀,柱子,看上谁就赶紧确定下来。你这到底是怎么了?看上的最后都没成事。”
大妈和完面后,柱子就开始了一番操作——
他双手协作,竟能一次擀出两个饺子皮来。易卫东和大妈两人包饺子的速度都跟不上柱子擀皮的效率。
吃过辣萝卜配猪肉馅的饺子后,柱子回到家中说道:
“大爷这是把所有的肉都使上了,不过大妈包的饺子真是一绝。”
大妈笑着说:“别急,我家还有肉呢,明天给你送点过去吧。”
易卫东又补充道:“明天可别忘了冉老师要家访的事儿。”
柱子点头道:“您放心,我一定提前准备好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易卫东便走出了院子,冒着北风径直去了雍和宫**。找到魏老三后说了一句:“老魏,今天换手表。”
魏老三认出了这是他的大主顾,赶忙拉住易卫东到了墙角处,随后掏出一捆票据。两人早已熟稔,清点完毕,易卫东交出了五块上海牌手表。交易结束,双方默然离开。
其实以易卫东现在的经济状况,他根本无需靠这种途径卖货赚钱了——他已经积累了七八千元的存款。之所以还定期去那买一些票据,是因为他平日里爱给自己加餐改善生活,也会给何雨水、秦夏月带些零食罐头之类的小礼品。即便手中票据不少,他总觉得还不够,总是想多攒点物资储备着,万一将来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了呢?
办完正事,易卫东开始沿着街巷闲逛起来。从地坛公园往西转悠到永定前街附近时,各条胡同看了许久也没有发现自己满意的地方。眼瞅着快到中午,他也逐渐焦急起来。只能找一家国营饭店暂时填饱肚子再说。点了份木须肉花了九毛五,再配上两个白馒头。正吃的时候,旁边桌上的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你听说没?老冯家的院子要卖掉啦!”
“是吗?倒是够大,两亩多地呢,不过地方偏太远,怕是谁都不乐意去买那个院子!”
“管它呢,喝酒!”
听到这里,易卫东瞬间来了精神。地方虽然偏远,可是院落宽敞正好符合他的需求啊!他连忙走上前问道:“二位同志,能告知老冯的院子在哪里吗?不知道愿不愿意出租?”
先前那位说话的人答道:“就在关厢西边不远,周围都是小树林裹着,租不租不清楚呢。”
“谢谢您啊,同志。”
易卫东满脸感激地道谢之后离开了饭店。按照之前提供的信息,他沿着永进路向西,跨过德胜门外大街后就是关厢车站区域了。接着顺着一条小路出村,走了不远便看到了传说中的老冯的院子——
这是一个带有两个院落的农家大院。院子西侧与北侧全都被小树林包围,极为隐蔽安静;东侧隔着一个小小的鱼塘与其他民宅分隔开来。地理位置虽相对偏僻,但是四通八达的出入口非常满足易卫东对于安全隐秘性的需求。
站在院子外抬头一瞧,只见大门上贴着一张显眼的红纸,上面写明了房子正在出售,并附注了联系地点是关厢大队办公室。
略作思索,依他对价格的理解,城里傻柱家那两间屋子大概值个两百块钱一间,不同位置略有浮动。这个院子虽说面积惊人,但因为实在偏了些,估摸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情罢了——毕竟郊区的地价比不得市区。
带着这样的判断,易卫东折返回来寻找并叩响了大队部周书记的办公室门:“请进。”
易卫东走进屋内,将一根大前门递给了头顶已经有些谢顶痕迹的周书记,开口说道:
“周书记,您好。我想问问,村西老冯家的那个院子还在出租吗?”
“出租?哦,这个怕不行啊。”
周书记边吐着烟圈边解释,“老冯不想租了,他只想把房子卖掉。他儿子在城里找到工作了,打算卖了老家的房子,在市里安顿下来。”
易卫东听后疑惑地问:“那这院子不是大队的产业吗?”
周书记摆摆手道:“不是不是,老冯只是托我们队部帮忙出售罢了。价格也很实在,只要六百块钱就能买下。”
“六百块?嗯……”
易卫东心中暗暗盘算了一下:现在一块表都好几十块钱,更别说早上刚花的几张票子早就超过六百。他随口追问了一句,“我能去瞧瞧吗?”
周书记听了十分热情,“可以可以!老冯的这栋房子不过十年房龄,成色很新,里面的家具也全都送您。我去把钥匙找出来!”
他随即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串铜质的钥匙递给易卫东,并客气地说:“小同志您自己去看吧,我这边有点忙事走不开。”
接过沉甸甸的钥匙出了队部,易卫东不禁感到有些难以置信:没想到拿个钥匙竟这么轻松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