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卫东随手翻了翻自己的票据堆,发现布票竟然有二十三尺,足够做几件衣服了。只是何雨水之前换来的那块蓝黑色布料不太合适做衣裳。他从挎包里取出布票递给何雨水,道:“姐,我这儿有点布票,你也去给自己买身衣服吧。”
何雨水接过布票,愣了一会儿,数了一遍,整整二十三尺,不禁疑惑地问道:“卫东,这些票你是从哪弄来的?”
“这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办法,你就安心去买身衣服吧。”
易卫东淡淡回答。
“不行,我怎么能用你的布票买衣服?我去找郑爱民想想办法就行了,他总有门路能弄到票。”
何雨水坚决地摇头道。
一提到郑爱民,易卫东心里略微迟疑了一下,毕竟郑爱民是公安,有些地方确实不太方便去。何雨水低声透露道:“你知道那个**的大使馆吗?”
易卫东点点头,“知道啊,就在小公园后面,我记得刚来的时候还和你一起去过南馆公园那边,离得不远。”
何雨水接着说道:“在那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个小小的鸽子市场,恰好是在北新桥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之内,不过只有晚上吃完饭后才有一小段时间开放。”
听到这里,易卫东才明白原来附近也有个鸽子市场,只不过规模太小,并不适合他这样的情况。区区两三块钱的收益也确实不值得冒险。
于是易卫东继续劝说道:“姐,爱民哥能弄到那是他的事,反正我这儿有的是票,你先去买衣服吧。”
此时,傻柱推门而入,见状便问:“买什么衣服呢?”
何雨水把事情简要说了遍,傻柱听后答道:“她要是不要,回头给她买了床单好了,顺便再想想怎么弄床被褥的事情。”
听傻柱这么一说,何雨水这才放下顾虑,将布票收起来:“那好吧,我就暂时拿着吧。”
“饭做好了,快来吃饭吧。”
傻柱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转身回厨房端菜去了。
晚饭后回到屋里闲聊时,何雨水突然想起些什么提醒道:“哥,你明天好像有见面约会,可千万别忘了啊。”
“放心吧,我没那么糊涂!”
傻柱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口。
接着,三人围绕傻柱明天的约会事宜展开热烈讨论。直至结束,何雨水率先起身回屋洗漱。
临走前,易卫东又问了一句:“哥,家具你打算买还是找人做?”
傻柱解释道:“现在的家具店都公私合营了,如果谁手里有家具票的话,可以去指定地方购买相应家具。没票也没关系,只要拿木材抵给店家就行,或者干脆买旧家具也是个不错的法子,反正那些都不需要票。”
听了傻柱的话,易卫东瞬间明白了:这不是和裁缝铺子没什么区别嘛!只要有材料就不需要额外的票,只需付手工费或者直接用实物进行交换就好。想到这里,他暗自庆幸,自己没事的时候砍了好多树木囤在空间里本来是打算劈柴烧火做饭用的,现在正好可以用它们来换取家具了。
为了稳妥起见,他再次试验了下家里那些家具送入空间之后的情况,结果不出意外可以复制,然而复制出来的东西只能留在空间里无法拿出来使用,连一些微小的痕迹损坏都一模一样。若是拿出去肯定会被何雨水与傻柱瞧出破绽来,毕竟怎么会有人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家具呢?因此最终还是决定带着木材去置换最为保险,况且这些木材原本就没花一分钱。往后抽空再到郊区多弄些回来就好办了。
稍作安排后,他又来到何雨水屋里叫道:“姐,柜子里给你准备了些东西,记得明天带上宿舍去。”
此时正在床头津津有味阅读《红楼梦》的何雨水听闻此话立刻坐直身子跳下床冲到柜子前打开。
看到摆在眼前的水果罐头、红糖、白糖、蜂蜜,还有绿豆糕、桃酥等各类糕点,加起来足足有二三十种,何雨水不禁好奇地问道:“卫东,你是不是去哪了?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回来?”
“这是我在那边换的,你喜欢就拿去用吧,以后我还会陆续添置。对了,还领了十八斤白面,你送过去食堂吧。”
易卫东笑着说道。
何雨水关上柜子后,走上前一把搂住易卫东,在他的额头轻轻亲了一下,说道:“还是卫东最心疼姐姐,你哥从来都没有给我买过这些东西。”
的确,傻柱的钱都给了秦淮茹,哪里还有余力给何雨水买东西呢?能够养活她到毕业就已经不容易了。而且何雨水现在的工作还是靠郑爱民家帮忙找的。傻柱只知道为秦淮茹解决问题,却从未替何雨水考虑。
不过在何雨水面前,易卫东并不想说傻柱的不是。虽然他们兄妹相处得好坏是一回事,但易卫东作为中间人,不好说另一个人的不是。于是只能故作轻松地说道:“我哥就是个大傻帽儿,这些事情哪会想到?”
“所以叫他傻柱半点都不冤。”
何雨水笑着说,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神情。
交代完这些事情,易卫东便走到外间去洗漱了。其实,他现在已经有好几百斤粮票的储备,而何雨水平时吃的并不多,即便不马上给她也能撑到下次回来。更何况之后易卫东还能在屠宰点留下一些肉或别的好吃的东西,方便她随时去取用。
清晨起床时,何雨水还在睡梦中,于是易卫东把她那辆自行车收入了自己的特殊空间里,然后再次进入其中,迅速复制了一辆全新的。装上前几天买来的前后轮胎、脚踏板链条、把手胶套和坐垫,并涂上黄油润滑轴承,一辆几成新的二手自行车就这么装配完成了。这样一来,如果今后何雨水车子出了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备用零件可用。
他还顺手将之前砍伐的树木进行简单处理,锯成合适长短以便三轮车运输。随后准备妥当,他又拉着一车鱼赶到雍和宫市场卖掉,再购买了些粮食和其他日常所需的物资。之所以做这番采购,是因为家属院的房子如今需要布置一番,偶尔还要在那里居住。眼下房间里只有一个旧床,而且还坏掉了,干脆留着当柴火烧掉算了。他打定主意要把家具全部换成新的,那样住着也更舒服。
卖完鱼并从鸽子市场出来后,易卫东顺着胡同找到了一个地址,这是之前傻柱提供的地方。原来这是一处带有两进的小院子,前排的房子拆掉重新建起了店面。易卫东拉着一车木材停在院子里,这时候一个中年师傅从屋里走了出来,疑惑地问:“你这是卖木头还是换家具呢?”
“是来换家具的。”
易卫东如实回答。
中年师傅跟他一起把木头卸到一边,又用软尺仔细测量了木材两端的周长和总长度,随后问:“那你想要换点什么?”
“先挑一张床和一个衣柜。”
易卫东回答道。
师傅打开一间房,只见里面摆放着各式简约设计的木床,同时向易卫东介绍:“这些都是水曲柳做的,表面平整、光滑得很,几乎没有色差,耐腐防潮性能也挺好,是最受大众喜欢的一种材料。”
经过挑选,易卫东选了一张看上去比较完整的木床,还搭配了小床头柜;此外还看中了一只大水曲柳衣柜。他本想找张桌子,结果师傅告诉他:“材料只能再多换一个椅子和一张凳子了。”
无奈之下,易卫东只得选择了一套椅凳组合。最后师傅唤来两个工人,大家一起帮忙把这几件家具绑扎在了三轮车上。双方商量好四件家具直接对换,彼此互不补钱,这样一笔交易也就算是完成了。
易卫东外出寻了个地方,先把先前的家具收纳妥当。稍作歇息后,再将那些木质原料带回来,陆续置换了书桌、柜子以及八仙桌之类的中型家具。经过几次往返搬运之后,整套家具备齐了。
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家具铺眼里也丝毫不显怪异。那时车马稀少,就算找得到三轮车运送已经是幸运之事,还有不少人只能靠着板车一趟趟地折腾,拉完整套家具常常得奔波十几回。易卫东这样的做法,完全合乎常理。
可就在他处理家具的同时,他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已无处可归!于是他告诉范主任,今天打算去牵头毛驴过来帮忙干活儿,并且明确表示明天回到京城,四合院那边他是不能再回去住宿的——毕竟那里人来人往、目击者多,还是暂时先避嫌较好。再者,从抵达京城到现在,他还未曾游览过这座古都。
把三轮车收起来之后,易卫东独自骑行一辆复刻版自行车,沿路欣赏京城的各大名胜古迹。途中只要遇见供销社、粮站、食品站或是副食店,他都会进去选购一些商品——数量上每次也就那么几斤的分量,因此并不会引起他人过多关注。
不经意间,他在一次闲逛之中发现了“信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