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京城星宁集团顶层的量子会议室被柔和的蓝光笼罩。沈知意握着量子通讯器,大伯沈正国的全息投影在对面清晰浮现,背景是市委办公室忙碌的场景。“小沈,这次海水淡化工程的社会反响超出预期。”沈正国摘下眼镜擦拭,语气中带着欣慰,“财政部统计,项目带动西北Gdp增长6.3%,但……”他顿了顿,“审计报告显示,按市场价格计算,工程回本周期至少需要二十年。”
沈知意轻触桌面,全息屏上展开工程的成本收益图谱:858亿的总投资如一座巍峨山峰,而标注“社会价值”的曲线却在持续攀升。“大伯,您看这里。”她调出敦煌绿洲的实时卫星影像,干涸的河床重新焕发生机,“当三十万农户能种上水稻,当濒危的野骆驼有了水源,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她的指尖划过屏幕,弹出星达食品饮用水公司的财务报表,“代工厂的矿泉水利润全部投入‘水科技公益基金’,我们从没想过靠这个项目赚钱。”
沈正国沉默片刻,转而笑道:“难怪老百姓都叫你‘送水女神’。不过,科技要持续服务大众,也得有健康的商业模式支撑。”他突然话锋一转,“对了,雷军找过我,说朱雀玄武信息科技公司想和星宁合作。”
这个名字让沈知意微微挑眉。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朱雀玄武在移动操作系统、智能家居领域实力雄厚,其创始人雷军更是科技界传奇人物。“他想谈什么?”她调出雷军的公开演讲视频,画面中,雷军正在阐述“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愿景。
“说是希望整合双方优势。”沈正国调出加密文件,“他们研发的量子AI助手需要星宁的算力支持,而你们的智能设备也能接入朱雀玄武的生态系统。不过……”他放大合同条款,“雷军提出,合作项目的部分收益必须用于偏远地区的数字基建。”
这个条件让沈知意眼前一亮。她立即拨通雷军的量子通讯:“雷总,您这个提议很有意思。”全息投影中,雷军穿着标志性的黑色t恤,笑容爽朗:“沈总,我关注星宁很久了。海水淡化工程让我看到,科技企业不该只盯着利润。”他展示朱雀玄武的“数字灯塔计划”——为全国283个国家级贫困县铺设量子网络,捐赠智能终端设备。
两人一拍即合。三天后,星宁与朱雀玄武的联合发布会轰动业界。沈知意站在量子舞台中央,身后的全息影像展示着合作蓝图:星宁的量子服务器将为朱雀玄武的AI助手提供千万亿次计算能力,而朱雀玄武的智能家居系统将嵌入星宁的智能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科技普惠基金”的成立——双方承诺,合作项目利润的40%将用于三个方向:西北农村的数字教育、西南山区的医疗信息化,以及海洋生态保护。
“科技的本质是服务,而非盈利。”沈知意的声音响彻会场,“当星宁的海水淡化技术能让西北的孩子喝上干净水,当朱雀玄武的AI助手能为老人诊断病情,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绩单。”台下,雷军举起写有“科技为民”的量子平板,与沈知意隔空碰屏,这一幕被全球媒体争相报道。
合作的效应迅速显现。在甘肃天水的乡村小学,孩子们戴上朱雀玄武捐赠的VR眼镜,通过星宁的量子网络“走进”故宫;青海牧区的牧民使用智能手环,健康数据实时传输到省会医院;而在渤海湾的海水淡化厂,朱雀玄武的AI系统优化了设备能耗,效率提升23%。
更令人感动的是民间的回响。星动短视频上,#科技服务的温度#话题下,无数普通人分享着改变:有老人通过智能药盒按时服药控制了高血压,有农民用AI预测系统避开了霜冻灾害。一位敦煌的小学生在视频中展示自己画的“未来家园”:蓝色的海水淡化厂、银色的量子管道,还有漂浮在空中的智能学校。
沈知意将这条视频设为星宁集团的屏保。她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当我们为利润奋斗时,别忘了为什么出发。海水淡化厂的管道里流淌的不仅是水,更是科技的初心;与朱雀玄武的合作,也不仅是商业联盟,而是对‘科技服务于人’的共同信仰。”
2013年的冬天,第一场雪覆盖了西北大地。在敦煌的智能农场里,机械臂为大棚盖上保暖膜;在朱雀玄武捐赠的乡村教室里,孩子们正通过量子网络与城市学生同上一堂课。而在星宁集团的总部,沈知意和雷军的全息投影再次连线,讨论着下一个普惠项目——或许,这就是科技最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