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日,京城的寒风裹着初雪掠过星火未来科技城。沈知意站在88层双子塔的观测厅内,俯瞰着下方银装素裹的园区。巨型玻璃幕墙上,实时数据瀑布般流淌:“7纳米芯片良品率92.7%”“光刻机专利申请已通过23国认证”,这些数字在雪光映照下,泛着冷冽而耀眼的光芒。
“沈总,央视记者想做专题报道。”助理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沈知意却轻轻摇头:“推掉所有采访,低调处理。”她的指尖划过玻璃窗,在霜花上画出一道蜿蜒的线,“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大半年前埋下的200亿种子,如今已长成刺破苍穹的科技巨树。杭城的星达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机械臂在无尘环境中精准操作,全自动流水线每小时产出10万片7纳米芯片;京城的研发中心里,人工智能团队正用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光刻机性能。更令人震撼的是,星火自主搭建的半导体产业链,从设计到封装实现了90%的国产化率。
“沈姐,ASmL的股价暴跌27%!”陈默冲进办公室,手中的平板电脑还在刷新着国际财经新闻,“他们刚宣布推迟新一代光刻机研发,华尔街都在猜测我们的技术突破。”沈知意调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地图,红色的星火标识如燎原之火,将海外巨头的蓝色版图切割得支离破碎。
她拨通王健林的电话,听筒里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沈总!万达转型后的商场半年产值285亿!那些嘲笑我‘不务正业’的老家伙,现在天天追着我问科技城的合作!”沈知意望向窗外,远处万达广场的LEd屏上,正播放着星火芯片驱动的全息广告——虚拟偶像在雪花中翩翩起舞,裙摆扬起的却是数据流的波纹。
与此同时,星宁金融总部的交易大厅一片沸腾。大屏幕上,股票曲线如火箭般飙升,856亿的市值增长数字不断跳动。“沈总,海外资本疯狂涌入星火系股票!”苏睛的声音带着颤抖,“我们要不要……”“按兵不动。”沈知意挂断电话,在加密笔记本上写下:“资本狂欢时,更要守住科技的本心。”
深夜,沈知意独自来到科技城的核心实验室。透过防爆玻璃,她看见沈舒戴着自制的脑机接口设备,与团队调试着虚拟现实芯片测试系统。16岁的少女眼神专注,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二姐!”沈舒摘下设备,兴奋地展示数据,“用元宇宙模拟的芯片迭代速度,比传统方法快30倍!”
沈知意将沈舒的手按在冰凉的玻璃上,那里还残留着芯片生产线的余温:“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谁,而是让中国科技不再受制于人。”她掏出手机,向家族群转账100亿:“这笔钱成立‘破晓基金’,专门攻克卡脖子技术。” 消息发出的瞬间,远在阿深市的小姑、正在清北上课的沈宁纷纷回复:“算我一份!”
三天后,星火突然宣布向全球开放7纳米芯片技术专利授权。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沈总,这可是我们砸了百亿换来的成果!”董事会上,股东们激烈反对。沈知意却调出全球产业链地图:“当我们的下游企业用上自己的芯片,当全球生产线都依赖中国标准——”她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才是真正的卡脖子。”
在杭城的星达园区,第一艘满载国产芯片的货轮鸣笛启航。它的目的地不是海外市场,而是中国沿海的电子制造基地。沈知意站在码头,看着集装箱上“星火制造”的标识在阳光下闪烁。她拨通大伯的电话:“科技城二期计划启动,这次我们要在5G基站芯片上,再给世界一个惊喜。”
此时,3G基站的信号依旧覆盖着城市,但星火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早已在测试下一代通信芯片。沈知意翻开日记本,写道:“200亿的豪赌,856亿的市值,100亿的捐赠——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青丝变白发,是一个民族对科技自主的执着。当我们把7纳米芯片的专利拱手相让时,不是妥协,而是一场更宏大的围猎。”
雪越下越大,星火未来科技城的灯光却愈发璀璨。在这片被资本与理想浇灌的土地上,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而属于中国科技的传奇,才刚刚掀开最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