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前夕
南京行营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蒋介石望着摊开在桌上的作战地图,眼神深邃而复杂。“好,代号破晓行动!”他掷地有声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陈诚站在一旁,手中紧紧握着厚厚的作战卷宗,这是他和参谋人员日夜辛劳的成果。听到蒋介石的决定,他微微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紧绷起来,因为他深知接下来的任务将无比艰巨。“委座,计划已详细制定,各部队的调动和部署都已明确,只等您下令,便可付诸实施。”
蒋介石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地图上标注的各个部队位置,说道:“此次行动,关乎淞沪战局的扭转,更关乎国家的命运。务必确保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不出差错。”
李宗仁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委座放心,我已与各部队主官进行了沟通,他们都表示会坚决执行命令,全力完成任务。”
然而,蒋介石的眉头依然紧锁,他沉思片刻后说道:“虽然计划看似周全,但日军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很可能察觉到我们的意图,必然会有所防备。我们必须在行动前做好情报保密工作,防止计划泄露。”
陈诚立刻回应道:“委座所言极是。我已安排专人负责情报的传递和保密,所有涉及行动的文件都将严格管控,确保不会被日军截获。”
就在这时,一名机要秘书匆匆走进办公室,呈上一份刚截获的日军情报。蒋介石接过,脸色瞬间变得严峻起来。“日军似乎在蕴藻浜一带加强了防御,还增派了兵力。看来他们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反击意图。”
陈诚和李宗仁对视一眼,心中暗忖,日军的反应比想象中更快。陈诚说道:“委座,这更说明我们的反击刻不容缓。日军虽然加强了蕴藻浜的防御,但我们可以利用佯攻,吸引其主力,然后从罗店方向突破。只要行动迅速,依然能够取得奇效。”
蒋介石微微皱眉,思考良久后说道:“那就按原计划进行,但要加快行动节奏。通知各部队,提前做好准备,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是,委座!”陈诚和李宗仁领命后,迅速离开办公室,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各项事宜。
此时的淞沪前线,朱赤部的将士们在经历了苏州河芦苇荡的伏击后,正在进行紧张的修整和补充。朱赤望着远处日军的阵地,心中充满了仇恨和决心。他知道,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来临。
“团长,南京方面有新消息吗?我们不能一直被动挨打!”一名士兵急切地问道。
朱赤拍了拍士兵的肩膀,坚定地说:“放心,兄弟们。南京已经制定了反击计划,我们很快就会让小鬼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在日军营地,松本大佐望着地图上标注的中国军队动向,眉头紧锁。他虽然察觉到中国军队可能会有反击行动,但并不清楚具体的计划和方向。“命令各部队加强防御,密切监视中国军队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汇报。”
与此同时,在南京的街头巷尾,各种势力也在暗流涌动。一些亲日分子试图刺探中国军队的作战计划,而军统的特工们则在全力展开反间谍行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在后方悄然打响。
距离“破晓行动”的发起时间越来越近,整个淞沪战场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各方势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陈诚再次召集各部队主官,详细讲解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此次行动,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狠的手段,突破日军防线。薛岳部佯装进攻蕴藻浜,吸引日军主力;精锐部队从罗店方向突袭,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撕开日军防线。空军和海军会提供相应的支援。”
各部队主官神情严肃,纷纷表示会坚决执行命令。但也有将领提出担忧:“陈参谋长,日军在罗店的防御虽然相对薄弱,但我们的部队一旦发起进攻,必然会遭到日军的猛烈反击。我们如何确保部队能够顺利突破?”
陈诚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会在行动前对日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中心进行轰炸,削弱其火力和指挥系统。同时,我们还准备了预备队,随时支援前线部队。只要大家紧密配合,一定能够成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幕降临,整个淞沪战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远处日军阵地的探照灯,不时划破夜空。
朱赤部的将士们早已整装待发,他们静静地潜伏在阵地上,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朱赤看着身边的战友们,心中充满了感动。这些年轻的生命,即将为了国家和民族,奔赴生死未卜的战场。
“兄弟们,我们坚守到现在,就是为了这一刻。等会儿冲上去,给小鬼子点颜色看看!”朱赤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坚定和豪迈。
而在南京行营,蒋介石也在密切关注着前线的动向。他知道,这场战斗将决定淞沪会战的走向,也将影响整个抗日战争的局势。“希望这次行动能够成功,让国人看到我们抗战的决心和力量。”他喃喃自语道。
大战一触即发,“破晓行动”即将拉开帷幕,中国军队能否在这场反击战中取得胜利,打破日军的封锁,一切都将在黎明的曙光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