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广袤的外蒙古大地上,王小天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的一系列计划。金矿附近,一片繁忙的景象正在展开。大批的生活物资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堆积如山的货物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的繁荣。
这些生活物资种类繁多,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普通的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针线布料,到满足贵族需求的奢饰品,如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璀璨的珠宝首饰,应有尽有。这些物资的出现,就像一颗磁石,吸引了不少外蒙古人纷纷慕名而来。
在临时搭建的交易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外蒙古的牧民们或是牵着自家温顺的牛羊,或是赶着健壮的马匹,脸上洋溢着好奇与期待。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新奇和希望的世界。
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金钱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在这片土地上,资源的交换才是生活的常态。有的牧民家中虽然缺乏金钱,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牲畜资源,牛、羊、马在他们眼中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用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王小天他们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资,来拉拢这些外蒙古人民。
一位牧民牵着一头健壮的牛,缓缓走到一个摊位前。摊主热情地向他介绍着各种生活用品,从耐用的皮靴到保暖的毛毯,从锋利的刀具到实用的农具。牧民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他最终用这头牛换得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件精美的羊毛披风。他开心地抚摸着披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像这样的场景在集市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围绕着摆放着糖果和小玩具的摊位,眼中充满了渴望;妇女们则在布料摊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花色,讨论着如何制作出漂亮的衣物;老人们则对一些传统的工艺品爱不释手,他们沉浸在这些精美的物件中,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原本寂静的地方逐渐繁荣起来。新的房屋拔地而起,街道变得热闹非凡,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王小天他们的善举赢得了外蒙古人民的衷心欢迎和喜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王小天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周围是热闹的人群和欢快的笑声。牧民们纷纷向他投来友善的目光,孩子们会好奇地围过来,摸摸他的衣角,然后笑着跑开。一位年长的牧民走上前来,紧紧握住王小天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你是个好人啊,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东西。”
王小天微笑着回应道:“大家都是朋友,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的话语在人群中传开,引起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弗兰克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一路上奔波的疲惫在他看到王小天的那一刻瞬间消散。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径直走向王小天,然后给了他一个热烈而真挚的拥抱,仿佛要把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都通过这个拥抱传递给对方。
“司令,你是怎么知道那里有铜矿的。你真是太厉害了。”弗兰克松开拥抱后,眼中满是钦佩和赞叹,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王小天微微一笑,神色从容地说道:“找到就准备开采吧。这片土地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我们不能让它闲置。”
弗兰克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他接着说道:“听说你要建铁路。”
王小天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是的。铁路的修建对于我们开发这片土地、运输物资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弗兰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连忙说道:“我们帮你建吧。我们在工程技术和建设经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一定能把铁路建得又快又好。”
王小天看着弗兰克,心中对他的提议颇为认可,便爽快地说道:“可以。有你们的帮助,我相信铁路的建设会更加顺利。”
弗兰克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于是问道:“那我们的铜矿利益怎么分?”
王小天沉思了片刻,然后微笑着说:“一人一半吧。我们共同合作,共同努力,这份利益也应该由我们平分。”
弗兰克听后,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连忙说道:“司令,你真的太慷慨了。我原本以为我们最多只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利益,没想到你会如此大方,愿意和我一人一半。你的胸怀和气度真的让我深感敬佩。”
王小天摆了摆手,说道:“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只有共同利益最大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合作下去。而且,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铜矿的开发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到时候利益自然会滚滚而来。”
弗兰克听了王小天的话,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郑重地说道:“司令,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你的信任。”
二人又坐下来,开始仔细地商量机器设备和雇佣人手的事宜。
弗兰克拿出一张清单,上面详细列着各种建设铁路和开采铜矿所需的机器设备,他一边指着清单,一边向王小天介绍着:“司令,这些是我们初步拟定的机器设备清单。像这种大型运输设备,还有开采铜矿需要的专业钻探设备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王小天认真地看着清单,不时地点点头,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嗯,这些设备确实都很关键。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另外,设备的采购渠道也要确保正规可靠,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弗兰克表示赞同:“司令说得对。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采购设备,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控制成本。同时,我们还需要雇佣一些专业的操作人员来维护和管理这些设备。”
谈到雇佣人手的问题,王小天说道:“我们可以从当地招募一些有经验的工人,他们对这里的环境和地形比较熟悉,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内地引进一些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来指导和培训当地的工人。”
弗兰克点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招聘和培训计划,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同时,我们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把机器设备和雇佣人手的各项细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他们深知,这些准备工作对于铁路的建设和铜矿的开发至关重要,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那广袤无垠的外蒙古大地上,有了当地牧民和王爷的大力支持,徐大勇的招募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一万五千多名精悍的骑兵已然集结完毕。这些牧民们个个身姿矫健,骑术精湛,他们在马背上犹如灵动的飞鸟,驾驭着骏马奔腾驰骋,展现出与生俱来的骑术天赋。
然而,当徐大勇满怀期待地想要训练他们使用骑枪时,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些牧民们虽然对马术了如指掌,但在骑枪方面却几乎是零基础。他们平日里习惯了传统的骑射方式,对于骑枪这种陌生的武器,不仅没怎么见过,更别说熟练使用了。
在训练场上,徐大勇看着这些充满活力却略显迷茫的牧民骑兵,心中不禁暗暗叹了口气。他深知,想要让他们像正规民兵那样快速形成战斗力,绝非易事。
“各位兄弟,骑枪是我们战场上的重要武器,它能在近距离战斗中发挥巨大的威力。我们必须要尽快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徐大勇站在高台上,大声地向牧民骑兵们说道。
然而,牧民骑兵们面面相觑,眼中透露出一丝困惑和无助。其中一个年轻的牧民骑兵怯生生地问道:“长官,我们从来没用过骑枪啊,这东西该怎么用呀?”
徐大勇微微皱眉,他明白这些牧民们的担忧,于是耐心地解释道:“骑枪的使用其实并不复杂,大家先别着急。我们先从基本的持枪姿势练起,双脚稳稳地踩在马镫上,身体微微前倾,右手握住枪杆,左手托住枪托,保持枪身稳定。”
说着,徐大勇亲自示范了一遍持枪姿势,动作娴熟而标准。牧民骑兵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努力模仿着他的动作。
可是,当他们自己尝试时,却状况百出。有的牧民骑兵因为不习惯枪身的重量,枪杆不停地晃动;有的则无法很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在马背上摇摇晃晃。
“长官,这太难了,我们根本控制不好啊。”一个年长的牧民骑兵无奈地说道。
徐大勇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强行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骑枪的使用方法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大家别着急,我们先从简单的动作练起,每天多练习几次,慢慢地就会熟练起来的。”徐大勇鼓励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大勇带领着牧民骑兵们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他们就已经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徐大勇亲自指导每一个动作,纠正每一个错误。
除了训练骑枪的使用,徐大勇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他组织牧民骑兵们进行分组对抗演练,让他们在实战中逐渐熟悉彼此的配合。
然而,尽管徐大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牧民骑兵们的进步依然十分缓慢。看着他们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徐大勇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骑枪的使用方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草原染成了一片金黄。徐大勇疲惫地坐在帐篷前,思考着下一步的训练计划。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也许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熟悉的骑射方式,让他们先在马上进行简单的刺杀练习,然后再逐渐引入骑枪的使用。”徐大勇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徐大勇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牧民骑兵们。牧民骑兵们听后,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长官,我们试试吧!”年轻牧民骑兵们纷纷响应道。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徐大勇按照新的方法进行指导。牧民骑兵们先在马上练习骑射,熟悉马背上的动作和节奏,然后再尝试用骑枪进行简单的刺杀练习。
渐渐地,牧民骑兵们开始找到了感觉。他们的动作变得越来越熟练,团队协作也越来越默契。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牧民骑兵们终于在骑枪的使用上取得了一些进步。虽然他们还无法与正规民兵相比,但徐大勇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地训练,总有一天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在草原的夜空中,星星闪烁。徐大勇望着正在训练的牧民骑兵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他知道,这些勇敢的牧民们,将成为保卫家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