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芊月的问题让萧佑晟张了张嘴,却半天回答不上来。
这问题,他还一时半会真想不出解决办法。宫里那么多位妃嫔,能与皇帝有染的,只有五位,而且往后,即便萧佑晟自己没克制住,也无法全部照顾得过来。阿房宫赋中有言“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人家进宫的女子把青春和最好的年华都献了出来,最后得到了什么。真就自打进宫空耗光阴吗。
萧佑晟和楚芊月一样,不属于这世代的人,思想上与当世人不一样。
虽然萧佑晟却是有点喜欢当渣男的感觉,但是五位已经是自己的心理底线了,而且是在太后的压力之下才勉强接触了五位,原本只打算两三人的。再多加一人,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良心。
他前世是女子,还是文科女生,宫廷言情没少看,也能代入角色模糊知道期间帝王之恋下女子的感情是个什么样。他也很可怜这些进宫却没有宠爱的女子,但是他的良心不能让他再下手多去接触一人。多接触一人,就是对自己池里的鱼的不负责,他就多一分愧疚,而且有其一,就难免会有其二,甚至会有其三。但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排其他的妃嫔了,他甚至连拒绝选秀的话语权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他从未接触过的女子在宫里蹉跎年华,而且这些女子今年还会增多。
萧佑晟垂头丧气地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怎么办了。
见到萧佑晟这般垂头丧气,楚芊月倒是邪魅一笑。
“你又笑起来了?”萧佑晟没好气地说。这事他一直都烦着,没个解决办法,结果眼前这人还笑得出来。
“怎么,你看的小说里,就没有把后宫妃子赏给有功之臣的行为吗?”
“有功之臣?哪里有多少有功之臣?这些有功之臣哪些个不是三十几四十岁数的,人家家都成了,孩子都有了,甚至可能都长大娶妻了,我赏给他们?给他们做妾吗?这宫里的女子哪些个家里没点背景,甘心做别人的妾室?你搞笑吗?”有点恼火的萧佑晟如同吃了枪药一样向楚芊月连番发问。
楚芊月听了也不恼,只是等萧佑晟喷完后,默默地喝尽了杯中的茶,这才缓缓说道:“你也不是这世代的家伙,上辈子的见识你应该还在。你觉得,女子最合适婚嫁生子的年纪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问这个?”萧佑晟问道。
“你觉得你宫里的后妃们的年纪,放我们那时,允许上民政局吗?”
原世法定的男女结婚年龄是,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而这里,后宫里的,不说女子了,单说面前这位帝王,也堪堪是位刚从高中毕业能自个儿去旅馆的年纪,而且这是要算虚岁,假如算周岁,那就还在高中里揪着头发求着导呢。
萧佑晟有些明白,但又有些不明白的模样。
楚芊月这话说得好像没错,这岁数,放原世,其实应该还在学校来着。
“所以?”
“我觉得女子最美好的年纪,大抵是十八到二十八的样子,即便古人命短,也能美好到二十四,再不济,也能到二十二。所以,你这后妃的安排的事不用急。等她们到了十八之后,我那里应该也有不少和我年纪差不多的有功之臣了,而且应该都是没成家的那种,到时候让他们两两相凑,你赐婚就是了。”楚芊月淡淡地回答道。
楚芊月这话宛如给萧佑晟打开了天窗,直接猛地转头看向楚芊月,这货绝逼是个人才。
只不过,这都是楚芊月无聊时,发呆想的。有些家伙没事总是各种代入角色,楚芊月就经常干这事,没少代入萧佑晟视角来看待事情。而无意中也发现这奇怪的地方,对象太多,感情分散了。古代帝王大多是没有情的,大抵不用考虑这等事,但萧佑晟不一样,他不是,他是半路来的。楚芊月代入角色,思考自己假如是萧佑晟该怎么处理这庞大的后宫。
说句不好听的,她在感情上没有半点经历,但是你要问她有关经验,她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就是流传于网上那梗图里经历和经验两个极端的家伙。
刚刚告诉萧佑晟的话,其实也是她代入萧佑晟身份模拟出来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而且未来聚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家伙,是以后朝廷的班底,这手将宫妃赐给臣子的行为,无形中也可以笼络他们的心,让他们多买点力气。想到这,楚芊月又觉得自己在空手套白狼了,拿别人家的女儿笼络臣子,太不要脸了,但是受限于目前的环境,又没有更好的主意。
“你这家伙,说句不好听的,有点不要脸,但,又不得不说你这想法确实可行,一箭双雕。既让后宫其他女子有了不错的归宿,又把人给笼络住了。”
“不,是三雕。”楚芊月摇了摇头,一脸得意地说道。
“三雕?还有第三个好处?”萧佑晟没想出第三个好处是什么。
“能来你这里选秀进后宫的宫女,出身都不差吧。”楚芊月依旧欠揍地说话只说一半就喝茶,留下一半给萧佑晟自己琢磨。
提示到这里了,萧佑晟即便脑子再不灵光,也该知道意思了。
旧臣势力!
选秀的宫女虽然是向天下征集的,但最后来的大部分是官宦子女,都是为了用女儿跟皇帝搭上线的,而最乐意干这事的,不就是手底下的大臣吗。
毕竟大多数家伙丢女儿进来也没期望太多,投资不一定能有回报。没有回报,那是否继续投资,那就得犹豫了。而现在,他们大多数,明显投资失败,女儿进去了,皇上没怎么搭理。既然如此,那么皇帝某些决策,他们就不会坚决站队,而是会考虑自身利益了。
而假如皇帝将他们的女儿赐给底下功臣当正室,那么他们大概率不会和自家女婿唱反调。而这些新功臣跟着皇帝走的,那么变相,功臣的老丈人也就跟着皇帝走,如此,又间接获取了底下旧臣的支持。
只不过,这做法,确实有点怎么说......有点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