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陵的开心是真的认为一切功劳都将手到擒来,一群小小的匈奴人而已,他们已经将那些匈奴人打的找不到北多少次了,也不差这一次了,这些功劳将会永远都记录在自己的身上,也许自己还可以一战成名。
对于这些即将发生的好事,他还很感激这个李顾,要不是他对自己的提议,自己还真的没有想到那些事情,所以当他看到李顾带着一些城内官员在门口欢送自己的时候,还是下了战马走了过去。
两个人接下来的谈话也是极尽互相吹捧的词句,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心腹,更是大有随手就可以封狼居胥的可能,也不管这些匈奴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完全就是一个抛开事实不谈的样子。
在聊天的时候,李顾注意到了戴陵使用的武器还是之前一直都在用的点钢枪而不是自己昨天才送去的那柄梅花枪,于是就问了一句“将军为何不使用老朽送去的梅花枪?那可是冠军侯曾经使用的武器,流落多年,被老朽找到,特意送给将军以壮声威的,难道将军不喜欢?”
说到这个李顾的确是下了功夫的,他为了可以和戴陵贴近关系所以花了大价钱,找到了这把武器送给戴陵,觉得一定可以让戴陵找不到北,没想到对方竟然根本就没有使用,所以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哪知道戴陵也是两眼放光“老大人说的哪里话?这把枪我实在太喜欢了。天下谁人不知冠军侯的大名,当初他更是用这把枪横扫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但这把枪实在太珍贵了,我放在府中日日观赏把玩,实在不舍得拿出来使用,还请老大人见谅。”
“一把长枪而已,人家说红粉增佳人宝剑配英雄,这种英雄使用的武器就该您这样的年轻英雄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要是束之高阁可就没有了意义。”
“老大人说的是,戴某下一次出征一定拿上这把枪,不过这一次还是算了,小小的匈奴部落而已,不值得用这样的武器。”戴陵真的很喜欢那把枪,关键就是那把枪背后的故事太动人了,十几岁的冠军侯,几百年的大英雄,哪个将军会不心动?戴陵也不是傻瓜,他当然也是一样喜欢。
可问题是现在的匈奴和以前的真不一样了,之前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拥兵百万,和大汉打的有来有回,可现在的匈奴国家早就名存实亡,连所谓的匈奴人也都散落在华夏的很多地方,生根发芽和大汉百姓也没有了什么区别,除了这几个特殊的部落之外,其他的匈奴人也都早就失去了当年的锐气,被曹魏打的抱头鼠窜。
戴陵相信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一次的战斗放在心里,想着自己只要一露面,就可以把匈奴人吓得抱头鼠窜了,所以才会如此托大。
李顾表面上全是笑容,但是心里却一直都在冷笑“不用更好,之后你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我就把梅花枪拿走,这可是一个好宝贝,你不用是你不识货,我也省了。”他对于戴陵的未来已经是看的很透彻了,这个人一定会死在战场上的,就因为他目中无人,不过这样也好,省得麻烦了。
这一次匈奴人和之前可不一样,这一次左贤王不单是召集了几乎所有愿意和大汉继续为敌的匈奴部落,还像已经越来越有实力的羯人和氐人部落借了军队,此时明面上有一万人,但实际上却已经高达七万。大军一直都在埋伏,就是为了在吃掉陇西鲜卑的同时,也干掉前来增援的魏军。他们也没有想要一口吞掉陇西的想法,但是金城和抱罕两座城却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要有了这两个地方,他们就可以谋得西域,说不定还能再创辉煌。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过了黄河,再过了长城,这样以后就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中原腹地了,这也是这些民族最大的希望了。
两个人说的高兴,也让其他人都很开心,大家说说笑笑,忽然就有人注意到了那辆巨大的马车朝着这边跑了过来,此时距离还远,不过也已经有人拔出兵器站在了前面,将这些大人挡在了身后。
李顾先是吓了一跳,他也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没有拦住过来还兵的矿山,但很快他就放松了,因为他看到了对方只有一辆车,在官道上飞奔,车上的人也没有特别的装束,看上去应该是个生意人,不知道为什么他的驾车技术很烂,却还是驱赶着这么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飞驰,可能是因为马受惊了,或者是其他原因,反正看上去就是一个意外而已。
戴陵却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车子后面放着的那些木桶,他马上就想到了那都是酒,看着马车的沉重这车上至少有上千斤的酒水,当即他也跟着冷笑起来。
“长矛手上前,杀马!拦车!把上面的东西都充军。”酒可是好东西,虽然军队的规矩是上阵的时候不能饮酒,可真正打起仗来就没有人管那么多了,毕竟在临阵之前喝一点烈酒可以增加士兵们的杀心和勇气,所以这个东西还是军队的必需品。
这一千多斤酒水在这么一支两万人的部队眼中什么都不是,但也绝对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戴陵看到之后马上就动了心思,要是平时他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对方敢于直接冲撞行动中的部队,没有杀人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李顾也没有表示不满,道理在戴陵这一边,谁来了也没有用,只要不杀人其他都好说。
长矛手接到命令立刻就有两百多人走了出来,他们手里的长矛也对准了车子来的方向,要是说自己人少也许还会担心有危险,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顾虑,他们相信一轮穿刺就足够将对方的马都杀了,然后将上面的货物据为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