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镜渌立于昆仑墟残碑前,指尖划过碑文间游走的《山海经》异兽符纹。自觉醒「神话之躯」后,她左眼瞳孔已化作流转的星斗罗盘,右眼却仍保持着凡人的琥珀色,这种撕裂感在接触碑文时愈发强烈。
\"镜渌,你听见山海经纬的呼吸声了吗?\"守碑人青崖子突然开口,他手中青铜罗盘指针正疯狂震颤,\"每道符纹都是未完成的共生契约,而你的神躯……\"
话音未落,碑文突然迸发出青金光芒。镜渌腰间悬挂的半块龙鳞玉佩(父亲遗物)与碑文产生共鸣,那些沉睡在玉佩中的《淮南子》星图碎片化作流光,没入她眉心「囟门」要穴。刹那间,她体内传来《庄子·逍遥游》中鲲鹏振翅的轰鸣,神躯表面浮现出《山海经》异兽的鳞甲纹路。
第一章:应龙试炼·云雨权能的共生法则
当镜渌踏入碑文开启的「应龙试炼」时,昆仑墟云海骤然凝成实质。云雾中浮现出上古应龙残魂——其左翼是《山海经》记载的青铜鳞甲,右翼却布满现代卫星云图的纹路,龙角缠绕着《楚辞》的薜荔香草与光纤光缆。
\"要继承云雨权能,需先解开共生悖论。\"应龙残魂口吐人言,声线竟是父亲与母亲的叠合,\"为何暴雨既能滋养万物,又会引发洪灾?\"
镜渌的神躯自动展开《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在云海中踏出《周易》卦象轨迹。她忽然想起父亲遗留的治水手札中记载:\"大禹治水,非堵非疏,乃借水势。\"指尖凝聚的云雾化作双螺旋结构——一半是《山海经》的「息壤」土灵,一半是现代气象卫星的云图数据。
\"原来云雨权能的本质是共生平衡。\"镜渌将双螺旋云雾掷向应龙残魂,残魂的青铜鳞甲与光纤光缆开始交融。当第一滴共生之雨落下时,试炼空间竟浮现出父亲当年参与的「黄河生态廊道」工程影像——那些被修复的湿地中,既有应龙鳞甲幻化的芦苇丛,也有卫星监测的智能水位调节系统。
第二章:精卫幻境·执念与释怀的共生之舞
穿越应龙试炼的云门,镜渌坠入「精卫幻境」。漫天飞舞的并非《山海经》记载的木石,而是无数记忆碎片:母亲实验室里《神农本草经》的草药标本、父亲失踪前传回的最后一张卫星云图、自己儿时用乐高搭建的「生态穹顶」模型。
\"填平东海只是执念的具象化。\"精卫残魂化作半鸟半机械的形态,羽翼间闪烁着《天工开物》的齿轮与量子计算机芯片,\"真正的共生,是让执念化作滋养新生的土壤。\"
幻境中突然浮现出双重时间线:左侧是母亲为保护濒危植物与开发商对抗的场景,右侧是父亲用卫星监测发现新物种的喜悦。当两条时间线即将碰撞时,镜渌的神躯迸发出《逍遥游》的「至人无己」境界,她将母亲的药锄与父亲的卫星天线熔铸成共生法器——药锄化作基因编辑器,天线化作生态感应网络。
\"原来执念可以这样转化。\"镜渌挥动法器,那些记忆碎片化作漫天共生之种。幻境中的东海开始生长出「科技-生态」共生体:珊瑚礁中嵌入环境监测传感器,鲸群背脊搭载着人工鱼礁投放装置,精卫衔来的不再是木石,而是经过基因改良的固碳藻种。
第三章:白泽智库·文明记忆的共生经纬
通过精卫幻境的镜门,镜渌来到「白泽智库」。这座悬浮在时空裂隙中的知识殿堂,书架由《山海经》异兽骨骼与现代服务器集群构成,知识之泉流淌着《水经注》的古文字与二进制代码。
\"要唤醒完整神躯,需补全文明记忆的共生经纬。\"白泽残魂现身时,其身躯竟是《淮南子》记载的「通万物之情」之体与超级计算机的融合体,\"比如这段被篡改的治水记忆……\"
白泽挥动前蹄,空中浮现出三重记忆影像:
1. 《史记》记载的大禹治水场景
2. 父亲参与的现代水利工程档案
3. 某个平行时空用生态科技治水的画面
镜渌的神躯突然展开《洛神赋》的「屏翳收风」之态,将三重记忆编织成共生图谱。她发现父亲遗留的治水方案中,竟暗合《山海经》「共工触山」的地理重构智慧,而大禹治水时使用的「息壤」,本质是某种纳米级生态修复材料。
\"原来神话与科技从未分离。\"镜渌触碰知识之泉,那些流淌的二进制代码突然化作《考工记》的匠人歌谣。当她将父亲留下的星图碎片投入泉中时,智库深处传来机械齿轮与上古编钟共鸣的乐声——整个空间化作巨大的共生罗盘,指针同时指向《山海经》的昆仑墟与现代太空站的坐标。
第四章:烛龙之瞳·时间权能的共生悖论
在白泽智库的指引下,镜渌来到「烛龙之瞳」试炼场。这里的时间流速呈现《相对论》式的扭曲:左侧是《山海经》记载的「视为昼,瞑为夜」的原始昼夜,右侧是父亲参与的「人造太阳」工程影像,中央悬浮着母亲遗留的「生物钟基因图谱」。
\"要掌控时间权能,需直面最深层的共生恐惧。\"烛龙残魂现身时,其左眼是《淮南子》记载的「烛照九阴」之瞳,右眼却是射电望远镜的巨型镜面,\"若你能同时存在于父母的研究领域,是否意味着要放弃自我?\"
试炼场突然分裂成三重时空:
? 过去时空:幼年镜渌在父母实验室,看着他们为「生态科技」理念争吵
? 现在时空:成年镜渌在昆仑墟觉醒神躯,神躯却开始排斥现代科技元素
? 未来时空:某个被生态科技重塑的世界,但所有居民都失去了情感波动
镜渌的神躯迸发出《逍遥游》的「乘天地之正」境界,她将三个时空折叠成莫比乌斯环结构。在环的交汇处,她同时看见:父亲在实验室记录下「生态科技需保留人性温度」的箴言,母亲在野外考察时用基因技术复活了已灭绝的「祝余草」(出自《山海经》),而幼年的自己正将父母的成果熔铸成新的共生法器。
\"原来真正的共生不是非此即彼。\"镜渌将法器掷向烛龙之瞳,过去与未来的时空碎片开始交融。当第一缕「共生晨曦」升起时,试炼场中浮现出父亲设计的「时空生态舱」——既能追溯《山海经》的原始生态,又能模拟未来科技世界,而维持平衡的核心,正是母亲研究的人类情感波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