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智渊和林婉儿这对竹制品界的“金童玉女”,原本在老家的生意那叫一个风生水起,竹篮结实得能装下一头小猪,竹椅坐上去比云朵还软,竹编工艺品更是美得让人心醉。可好景不长,官府的一纸诬告,硬是把他们从幸福的云端打到了谷底,李智渊还被关进了大牢,这可把林婉儿急得像热锅上的的蚂蚁。
好在林婉儿她爸林老爷是个精明人,虽然一直看不上李智渊这个穷书生,但关键时刻还是出来跟女儿谈了话,一番权衡利弊后,决定让李智渊出去避避风头。李智渊拿着林老爷给的一袋子银子,心里五味杂陈,有对林老爷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就这么踏上了前往福州府的路。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李智渊来到了福州府。这福州府可真是个热闹地儿,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比老家那小县城热闹多了。李智渊一到这儿,就感觉眼前一亮,这不,刚安顿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全方面了解这座城市。
他先来到了福州府的集市,哇,这集市上的东西可真多啊!有卖吃的,有卖穿的,还有卖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李智渊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布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这手感,比他老家的布可要柔软多了。他正想问价钱,旁边一个卖布的小贩就开口了:“哎呀,这位客官,您可真是识货啊!这布可是咱福州府的特产,又软又滑,穿上身那叫一个舒服。您要是买回去给您的娘子做件衣裳,保管她美得跟花儿似的。”李智渊听了,心里一乐,心想这小贩可真会说话,不过他也挺好奇,这布到底有多好,就买了一匹回去研究研究。
接着,他又来到了福州府的饭馆。这饭馆的招牌可真大,上面写着“福州府第一美味”,李智渊心想,这可不能错过。他推门进去,只见里面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他好不容易找了个位子坐下,还没等开口点菜,一个店小二就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菜单,嘴里还念叨着:“客官,您可算是来了,我们这儿的菜那可是绝了,有鱼丸汤,那鱼丸啊,又大又圆,咬一口满嘴都是鱼肉的鲜味;还有锅边糊,那可是咱福州府的传统小吃,香喷喷的,吃了还想吃。”李智渊听得直流口水,心想这福州府的饭馆可真会做生意,光听这店小二的介绍,就让人忍不住想尝尝。他赶紧点了几个招牌菜,一尝之下,果然名不虚传,那鱼丸汤鲜美无比,锅边糊香糯可口,李智渊连吃了两大碗,这才心满意足地擦了擦嘴。
吃饱喝足后,李智渊又来到了福州府的街头巷尾,想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他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围了一群人,好奇心驱使他挤了进去。原来是一个卖艺的在表演,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块红布,他一会儿把竹竿往天上一抛,红布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儿一样在空中飞舞;一会儿又把竹竿往地上一戳,红布就像一条游动的鱼儿一样在地上翻滚。李智渊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卖艺的可真有本事,这竹竿在他手里就像有生命一样。他正想给卖艺的打赏,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大爷就开口了:“小伙子,你可别小瞧了这卖艺的,他可是咱福州府的名人,表演可精彩了。你要是喜欢,还可以跟他学两手呢。”李智渊听了,心里一动,心想这福州府的人可真热情,连看个表演都能让人学到东西。
就这样,李智渊在福州府转了一圈又一圈,越了解越觉得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他心想,虽然官府的人来欺负他,让他不得不离开老家,但来到福州府也算因祸得福。这里的商机无限,说不定他的竹制品生意在这里能开创新的天地呢。想到这儿,李智渊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能在福州府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李智渊刚到福州府的时候,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熟悉。这不,他第一天出门,就闹了个大笑话。他想去集市买点菜,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这福州府的街道可真复杂,弯弯绕绕的,跟迷宫似的。李智渊左转右转,转得自己头都晕了,还没找到集市。他正着急呢,突然看到前面有个老大爷在晒太阳,就赶紧跑过去问路:“大爷,您知道集市在哪儿吗?”老大爷抬起头,看了看李智渊,笑着说:“小伙子,你这是要去买菜啊?集市啊,就在前面那条街,你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看到一个大牌坊,就左拐,再走一会儿就到了。”李智渊听了,谢过老大爷,就按照他说的往前走。可他走了半天,也没看到什么大牌坊,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老大爷不会是骗我吧?”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个小摊,摊主正在卖水果。李智渊灵机一动,心想:“我问问卖水果的,他应该知道集市在哪儿。”于是,他走过去,对摊主说:“大哥,您知道集市在哪儿吗?”摊主抬头看了看他,笑着说:“小伙子,你这不是就在集市上吗?”李智渊一听,顿时傻了眼,原来他早就到了集市,还在这儿瞎转悠呢。他尴尬地笑了笑,说:“哦,原来是这样啊,谢谢大哥。”摊主看着他那副窘样,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小伙子,你可真是个活宝,这么大的集市,你都能找不到。”李智渊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心想这福州府的人可真热情,连迷路了都能遇到这么好玩的人。
李智渊在福州府的日子,可真是充满了惊喜和意外。这不,他有一天去茶馆喝茶,结果又闹了个大笑话,却也因此结交了一个好朋友。
那天,李智渊闲来无事,就想去茶馆坐坐,听听曲儿,放松放松。他走进茶馆,找了个位子坐下,还没等开口点茶,一个茶博士就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大壶,嘴里还念叨着:“客官,您来点儿什么茶?我们这儿有龙井、铁观音、大红袍,都是好茶。”李智渊一听,心想这茶馆的服务可真周到,还没等客人开口,就主动推荐茶了。他想了想,说:“那就来壶龙井吧。”茶博士听了,点了点头,转身就去泡茶了。李智渊坐在那儿,东张西望,看着茶馆里的装饰,心里暗暗赞叹。这茶馆的装修可真有品味,墙上挂着山水画,桌上摆着精致的茶具,让人一看就心情舒畅。
不一会儿,茶博士就把茶泡好了,端到了李智渊的面前。李智渊闻了闻,茶香扑鼻,忍不住赞了一声:“好茶!”他刚想喝茶,突然看到旁边有个小伙子也在喝茶,看起来年纪和他差不多。那小伙子看着李智渊,笑了笑,说:“兄弟,你是第一次来这茶馆吧?这龙井茶可是这儿的招牌,味道不错。”李智渊听了,点了点头,说:“是啊,我是第一次来,听人说这茶馆不错,就来尝尝。”那小伙子听了,笑着说:“我也是听人说这儿不错,才来的。我叫张大山,是本地人。”李智渊一听,心想这人可真热情,就赶紧自我介绍道:“我叫李智渊,是外地来的。”两人就这么聊了起来,越聊越投机。
正聊着呢,突然茶馆里一阵喧哗,原来是一个客人在和茶博士吵架。那客人指着茶博士,大声说道:“你这茶怎么这么难喝?我可是常客,你这是故意给我喝差的茶吧?”茶博士一听,脸都气红了,说:“客官,您可别冤枉我,这茶可是我亲手泡的,怎么可能难喝呢?”那客人听了,更是不依不饶,说:“难喝就是难喝,你这是瞧不起我,故意给我喝差的茶。”茶博士听了,气得直哆嗦,那客人却依旧不依不饶。这时,张大山站了起来,对那客人说:“这位大哥,你可别冤枉人,这茶馆的茶我常喝,味道一直不错,可能是你自己今天心情不好,才觉得茶不好喝吧。”那客人听了,瞪了张大山一眼,说:“你这是帮着茶馆说话呢?我可是花了钱的,茶不好喝,我就要退钱。”茶博士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李智渊看不下去了,也站了起来,说:“这位客官,你要是觉得茶不好喝,可以再让茶博士给你换一壶,可不能这么冤枉人啊。”那客人听了,更加生气了,指着李智渊和张大山说:“你们两个是故意合伙欺负我是不是?我今天就要找你们老板说理去。”说着,就要往柜台那边走。
张大山赶紧拦住他,说:“这位大哥,有话好好说,别冲动。要不这样,你先坐下,再尝尝别的茶,要是还是觉得不好喝,我们陪你去找老板。”那客人听了,这才坐下,茶博士赶紧又给他泡了一壶茶。那客人喝了一口,竟然没再说什么,一会儿就付了钱,灰溜溜地走了。茶馆里的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茶博士也感激地看着李智渊和张大山,说:“多谢二位客官帮忙,要不是你们,我今天可就麻烦了。”李智渊和张大山摆摆手,说:“没事,举手之劳而已。”
这件事之后,李智渊和张大山就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在福州府四处逛逛,交流各自的经历和见闻。李智渊也从张大山那里了解到了更多福州府的风土人情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