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女子轻轻一纵,落到了地上,说道:“方外之人,姓名不足挂齿。”
见女子不答,顾钧道:“姑娘,方才那鬼物是?”
女子道:“一只不成气候的吸气鬼而已,幸好还处在显形境界初期,要不然,我怕是也对付不了它。”
女子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那些被黑雾接触,但依然存活的灾民说道:”这些人,被吸气鬼吸收了精气,虽然不至于丧命,但恐怕也要大病一场。”
不待顾钧回答,女子指向那些已经死去的灾民尸体,说道:“还请大人让人将这些尸体焚烧为好,以免滋生更厉害的僵尸。”
顾千钧道:“姑娘说的是,在下这就去喊人。”
见顾钧向着城门走去,女子刚要离去,眼角扫过了李千帆和青青,不由得一顿,急忙向前,抓向青青的手臂。
青青大惊,急忙向着李千帆身边靠去,李千帆喝道:“你做什么?”一只拳头向着女子打去。
女子不闪不避,但李千帆拳头到了距离女子一寸之处,女子身上红光一闪,李千帆被一层柔和的力量反弹,啪嗒一声坐在了地上。
此时,青青的手臂已经被女子抓在手中,女子的法力顺势进入了青青的经脉。
青青只感到一股柔和的力量在自己体内转了一圈,这力量异常舒服,当女子将法力收回的时候,青青竟然有些舍不得。
女子柔声道:“你可愿跟我走,入我门中学习道法?”
青青不解的看向女子,李千帆本来还想继续攻击,见女子无恶意,于是狐疑的站在一边。
青青不知所措的问道:“什么是道法?”
女子道:“就像方才看见的恶鬼,如果你有道法,你就可以帮助众人,免受恶鬼的侵害,甚至可以杀死恶鬼。”
青青看了李千帆一眼,说道:“哥哥也跟我一起吗?”
女子随意看了李千帆一眼,说道:“你哥哥资质普通,即便入我门中修炼,怕是也难有起色。你却不同,乃是罕见的纯阴之体,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青青不想离开李千帆,摇了摇头,说道:“我要跟哥哥在一起,哥哥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随着青青的目光,女子看向了李千帆,似乎要李千帆劝劝青青。
李千帆短短几天,眼光已经不同于以前,急忙道:“青青不可,这位仙子是有大本事的人,你快跟着仙子去,等你学好了道法再来找我。”
李千帆想的是,如果青青学到道法最好,即便学不到道法,跟着仙子也饿不着。
女子和青青却不知道李千帆的想法。
听见李千帆如此说,青青看了看李千帆,又看了看女子,虽然不舍,点了点头。
现在青青俨然把李千帆当做了自己最亲的人,一切都听李千帆的。
女子大喜,说道:“你跟我走,我带你去见师父,以后你就是我的师妹了。”
女子伸手拉着青青就要走,青青回过头来,对李千帆说道:“哥哥,等我学好了道法,我就来找你。”
李千帆虽有不舍,但依然坚定的点了点头。女子看着李千帆,从怀中掏出一枚药丸,说道:“你资质一般,这是一枚启灵丹,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具体你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你的造化了。”
说完,女子抱起青青,脚尖轻轻一踏地面,如飞般而去。
“仙子,我将来去哪里找我妹妹?”
一道如细丝般的声音传进李千帆的耳中:“蓬莱仙山,落霞归隐。”
仙音袅袅,人已不见。
顾钧带着十几个官兵走了过来,望了望四周,见女子已经离去,略有失望,但随即吩咐众人将尸体搬运至一旁,盖上柴草,焚烧起来,却自始至终没有看李千帆一眼。
熊熊的火光升起来,映红了半边天,一股焦糊的味道四散开来。
李千帆跟随着众人躲的远远的,议论纷纷。
半个时辰过后,火光终于消失,顾钧带人也走进了城内,黑夜又恢复了安静。
李千帆又躲在了角落里,根据脑海中的图像再次冥想,但一股无法控制的倦意再次袭来,李千帆昏昏沉沉的大睡了起来。
第二日,一股粥香将李千帆唤醒,李千帆一看,众人已经在排队领粥,急忙一个骨碌起身,也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一边排队,李千帆一边在想,为什么每次自己按照那幅图像打坐冥想就困的不行?白衣女子的话在耳边想起:“你资质一般,修炼难有起色……”
李千帆摸了摸怀里那枚启灵丹,暗暗下定了决心。
领上了粥,李千帆在一旁慢慢的喝了起来。
城门口走出来一个富态老者,六十来岁,身后跟着两个彪形大汉,向着灾民这边走来。
大家不知来人是谁,纷纷打听。
那富态老者走到灾民前面,颇有些居高气傲的样子,说道:“大家听好了,本管家今日前来,是要替拜查老爷家寻一个端茶倒水的小厮。大家别小看这小厮,只要进入拜查老爷家,除了吃喝不愁,饿不着肚子,每月还有月钱可以拿。”
听管家如此说,众人纷纷抬头看去,虽然不知这差事如何,但最起码饿不死了。
管家看了众人的表情一眼,笑道:“当然,拜查老爷对这小厮也是有要求的,年龄十六岁以下,要手脚灵活,不偷懒……”
那些中年灾民一听顿时泄了气,不再有兴趣。而那有孩子的灾民则带着自己的孩子向前,眼巴巴的说道:“大人,你看我家这孩子怎么样,正好十五,肯定能吃苦……”
“大人,你看看我这孩子……”
……
大家纷纷推荐自己的孩子,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李千帆被众人挤到了边上。
那管家一挥手,身后一个大汉向前喊道:“别吵,都给我站好。”
众人畏惧大汉的气势,不敢再争抢。
管家眼睛慢慢的在人群寻找,看了一个又一个,不是年龄太小,就是蔫头巴脑,没有精神。
管家失望的摇了摇头,目光划过了李千帆,眼睛一亮,指着李千帆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李千帆道:“我叫李千帆,今年十二。”
管家道:“你家大人呢?”
李千帆道:“逃难途中饿死了。”
管家心中一喜,温声道:“你可愿来拜查老爷家干活?”
李千帆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我愿意。”
管家哈哈笑道:“就你了。”
大家看向李千帆,目中射出羡慕的光芒。
李千帆跟着管家向着城内站走去,有些灾民跟在后面,结果到了城门处,被守城的官兵驱赶了回去。
李千帆走进了县城,顿时,两只眼睛仿佛不够看似的,看看这个也新奇,那个也新鲜。不但如此,路边热气腾腾的包子香味一个劲的往鼻子里钻,引得李千帆肚子咕噜咕噜响。
管家笑了笑,吩咐一个大汉道:“去买两个包子,让这小子先吃饱,免得在老爷面前出洋相。”
一个大汉走了过去,丢出一文钱,拿了两个包子,回来递给李千帆。
李千帆拿着包子,真诚的对着管家和几个大汉道:“谢谢。”
管家摆了摆手,说道:“快吃吧。”
李千帆不再客气,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两个包子下了肚,才觉得肚子不那么难受了。
很快,几人来到了一处富户门前,管家打开门,带领众人走了进去。
几名婢女正在忙碌,见了管家,微微躬身见礼:“蔡管家。”显然蔡管家在府中的地位甚高。
那几名大汉跟蔡管家告辞了一声,向着侧房走去,而李千帆则跟着管家向着正厅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