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带土的控制后,九尾立刻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迅速将自己的九条尾巴如闪电般甩出。
这些尾巴如同灵活的触手一般,精准地黏住了八大尾兽和伪九尾,准备将它们从十尾的体内强行拖拽出来。
鸣人和佐助见状,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立刻施展出浑身解数,全力协助九尾。
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之下,带土和十尾虽然拼命挣扎,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力,带土和十尾最终支撑不住,轰然解体。八大尾兽和伪九尾纷纷挣脱出来,重新获得了自由。
而那外道魔像也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与带土一同掉落至地面,只剩下一个虚弱不堪的带土躺在地上,生死未卜。
就在这一瞬间,鸣人、佐助和九尾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同时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在本能的驱使下,毫不犹豫地将从十尾体内夺取的伪九尾的那部分力量吞噬殆尽。
尽管这部分力量对于如今的鸣人、佐助和九尾来说并不是很多,但它毕竟来自于强大的十尾体内,其中交织着其他八大尾兽和外道魔像的力量,由这些力量组成的十尾之力尚未消散。对于他们三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绝佳的补充,更是一种完美的契合。
就像拼图的最后一块,这股力量恰好填补了他们所缺失的部分,使得他们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吞噬这股力量的过程中,鸣人、佐助和九尾的身体逐渐与那股十尾的力量融为一体,仿佛他们原本就是一体的存在。
随着力量的融合,三者的气息也在不断地攀升,彼此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他们的身体散发出宛如实质的查克拉,这查克拉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将周围的空间都映照得一片通明。
鸣人、佐助和九尾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升华。他们的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原本就强大无比的他们此刻更是如虎添翼。
就在最后一刻,九尾的阴阳两身顺势脱离了鸣人和佐助的身体!他还模仿着因陀罗与阿修罗查克拉融合成六道查克拉的过程,将阴阳两身合而为一。
这一融合,不仅让九尾的查克拉质量瞬间暴涨,变得更加强大无比,甚至让它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使不借助任何外力,它也能够以一敌八。
更重要的是,这次融合使得九尾的状态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定,有了几分物质化的感觉。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纯粹的能量体。
而且,这个脱离的过程竟然完全没有对鸣人和佐助造成丝毫的伤害。九尾的脱离二人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仿佛它早已将这一切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九尾的体量明显变小了许多。这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质变,九尾不得不进行查克拉的压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九尾的力量被鸣人和佐助吸收了不少,导致总量有所减少。
不过,好在有十尾查克拉和阴阳遁的加持,九尾的本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它的力量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质量上却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数量的问题,可以靠时间的积累来解决,对于九尾来说,这是一个小问题。
尤其是对于幻术和木遁,也就是阴遁和阳遁的抵抗力,九尾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这些普通的万花筒或许还能对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现在,想要使用幻术控制住他,就算是永恒万花筒,也得先将他打趴下再说,不可能一个照面就跪了。
与此同时,鸣人跟佐助这两个人自然也是受益匪浅,他们所获得的好处简直难以估量。一次顿悟再加上六道之力的加持,其效果简直比得上他们十年的苦苦修炼。
佐助借助刚才那种特殊的状态以及最后一份珍贵的馈赠,成功地将自己的万花筒写轮眼推到了极致。
这意味着他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无论是攻击、防御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了显着的进步。
而且,他的万花筒写轮眼已经展现出了进化为轮回眼的潜力,只要经过足够的时间苦修和沉淀,就有可能真正实现这一进化。
不仅如此,佐助还领悟了一种全新的战斗模式——须佐·查克拉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须佐能乎的力量提升了数倍,并且还保留了一部分九尾查克拉模式的优点。
在这个模式下,佐助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他的实力越发接近六道级别。
与佐助相似,鸣人在经历了刚刚那场特殊状态以及最后一份馈赠之后,他的身体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力量和速度上,更深入到了他身体的本质。
他的速度如同闪电一般,普通的爆发就堪比瞬身术;他的力量更是强大到足以轻易地撕裂钢铁;而他的身体强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抗打击能力大幅度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失去了九尾的力量,但鸣人却依然能够运用仙狐模式,而且这一模式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如今的仙狐模式,已经具备了几分六道仙人模式的特征,使得鸣人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鸣人还觉醒了神乐心眼,这一能力让他的感知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他能够清晰地察觉到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丝细微变化,甚至可以提前预知敌人的攻击方向和意图。
更令人惊叹的是,鸣人现在能够像千手柱间一样,做到在瞬间开启仙人模式,无需像以前那样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且说那刚刚失去一只轮回眼的长门,本就身受重伤,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就在他命悬一线之际,带土的突然出现,却如同一道曙光,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众人的注意力被带土成为十尾人柱力的行动所吸引,一时间,长门仿佛被遗忘在了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