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吧,早点儿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我们就能安心过年了。”
蒋窈补充道,毕竟这样就不会让他们影响到自家过年的氛围了。
顾铭听了这话后,笑了笑表示赞同,“一会儿回来,咱们就去办这件事。”
俩人把菜和土特产给章源送去。
毕竟年底了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所以他们也没有多逗留。
简单寒暄几句后,便很快离开了。
不过在临走之前,章源提了一句。
说这周天休息时,他会来找顾铭一起喝一杯,好好聊一聊。
另外,章源还说他的老婆那儿的年货最近出了新品,特意为他们预留了一些,让他们尽快去购买,晚了可能就没有了。
这种私下留下商品的情况,在供销社里面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
但是也不可以留太久,否则别的顾客还怎么买到东西呢?
蒋窈一听这话,立刻催促顾铭骑自行车去供销社看看情况。
章源的妻子也确实非常忙碌。
毕竟在年终岁尾这段时间里,供销社总是人来人往。
顾铭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供销社的大门,问清楚所需商品的价格之后,赶紧买完就出来,不敢耽误太多时间。
“你都买了什么东西啊?”
蒋窈好奇地问道。
“我看那里有钙奶饼干、桃酥,还有一包江米条。剩下的都是挂面这些细粮制品,而且刚才买这些东西居然都不需要用副食品票,估计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用现金购买的商品,难怪排队的人那么多。”
顾铭一边回答,一边回忆着自己刚刚看到的情景。
对于这种情况,蒋窈并不感到意外。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若没有熟人帮忙传达信息的话,普通人根本无法得知此类消息,也就自然买不到这些东西了。
听到这里,顾铭应了一声,随后问道:“那接下来我们去哪儿?”
“还记得之前给你报社寄了一篇文章吗?现在估计差不多应该能够领取稿费了,一起去报社那边看看吧。”
虽然不像杂志社那样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一次性的稿件也能获得几块钱作为报酬,这也算是一笔小收入。
蒋窈去了邮局。
在收到信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居然有整整十块钱!
这让蒋窈感到非常惊讶。
这金额比自己之前写的任何一篇短文章所得的报酬都要多!
她迅速读完整封信,才终于明白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笔钱不仅包括了报社支付的稿费,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提供的奖励。
这是为了鼓励作者们继续创作,描绘出更多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
蒋窈愣住了,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正当她在排队准备领取现金时,顾铭也来到了收件处前,正在排队等待中。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包裹地址,果然看到了其中一个包裹写着自己的名字。
这个包裹应该是来自他的一位老战友。
之前他曾寄给对方一些阳州岛上的特色食品作为礼物,这次对方回赠了一些蒙古地区的特产给他。
幸亏上次与老战友通信时,没有忘记提及最新的联系地址。
拿到钱后刚踏出邮局门口的蒋窈,忽然注意到自行车的后座上还堆放着一个大包裹。
经过询问之后得知,这就是顾铭收到的那个包裹。
“没想到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到了。”
顾铭笑着对她说,“我写信时忘了告诉你这件事,要不然应该早就让你过来拿走了。”
“等等回去看看都寄了些啥东西过来,你给他们那边又寄了些啥?”
蒋窈好奇地问道。
“我主要寄的是我们这儿的地方特产,还有一些从罐头厂换来的各种罐头。”
顾铭回答道,“我本来想着请他们帮咱们孩子换点奶粉回来呢,听说他们那个县城里的婴儿奶粉质量还不错……”
由于自行车后座上绑满了包裹,在大街上骑行变得极为不便,加上蒋窈也不想坐在车横杠上,于是两人决定步行前往大姐家。
快过年了,即便是负责销售高档商品柜台工作的蒋月。
虽然不像卖副食品那样忙碌,但是顾客明显增多,总有许多人前来询问商品信息。
蒋窈和顾铭没有在一楼停留,而是直接上了二楼,直奔大姐的柜台。
他们步伐匆匆,显然是有要事相告。
“哎呀,顾铭啥时候回的啊?”
蒋月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烁着惊喜,连忙问道,显然非常意外他们的突然到来。
“昨天晚上,二哥也回了!今天在家里帮忙做事,就没过来找你。”
蒋窈笑容灿烂地回答。
她的话语流畅。
蒋月随即请同事帮忙看店,然后领着妹妹去了休息区。
她动作熟练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罐头,并为他们打开。
“趁热吃吧。”
顾铭听到这话,立即说道:“大姐,我们自己都算一家人,别麻烦你了。”
他的眼神真诚,充满了感激之情,但又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对了,我们是想告诉你,明中午你和姐夫能不能空出时间来?爸爸希望全家能一起拍张合照,到时候可一定要来哦!”
蒋窈接着说,语调中带着一丝恳求,显然很重视这件事。
蒋窈从小就被大姐细心照顾。
此时她喝了一口罐头里温暖的汤汁,顿时感到心头一阵舒畅。
吃完几口之后,她便把剩下的罐头全给了顾铭。
“你也多吃点,这样干活才有力气。”
她关切地说,眼里透着深深的关怀。
“那我肯定得去,”蒋月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喜悦。
“你姐夫最近忙完了手头的事,纺织厂也开始停工了,都在进行设备维护,发完年货大概就要放年假了。”
“那你呢?你哪天放假?”
蒋窈好奇地问道,脸上露出期盼的神色。
“去年婆婆退休了,家里准备年货的任务就交给了她,所以我一直在值班。今年就安排别人替我的班了。”
蒋月耐心地解释道。
想到木炭的事情,蒋月忍不住感慨起来。
木炭还真是个宝贝,每次都能从供销社弄到不错的物资,这使得她们成了整个县城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