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又压抑的氛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与焦虑。林悦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团队成员,打破了凝重的沉默:“大家都清楚,咱们刚制定好应对内部问题的方案,市场却突然生变。竞争对手低价抢夺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也是机遇。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想想办法。”
负责市场调研的小李率先发言,他快速翻动手中的数据报告,神情急切:“我最近一直在分析市场数据,发现虽然对手低价策略吸引了部分价格敏感型客户,但仍有相当多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独特体验。我们的文创产品可以在设计上深挖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当下潮流,开发限量版、定制化产品,突出差异化。比如和知名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文创,提升产品附加值。”
运营主管张姐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旅游服务这块,不能再走传统路线。我们可以设计小众深度游路线,像根据不同艺术主题,比如‘古镇壁画探秘游’‘少数民族艺术体验游’,结合当地特色艺术活动,给游客沉浸式文化体验,避开和对手的直接价格竞争。”
艺术教育部门的王老师也打开话匣子:“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推出直播公开课、大师在线指导课程,满足不同地区学员需求,扩大受众范围。同时针对个性化需求,开设一对一VIp课程,提供专属教学方案。”
市场推广的小陈一边操作电脑展示案例,一边讲解:“在宣传上,我们要紧跟社交媒体潮流,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有趣、有深度的文化艺术短视频,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比如拍摄文创产品制作过程、旅游线路的精彩预告、艺术课堂的片段,增加品牌曝光度。还可以和网红、大V合作,进行产品和服务推广。”
林悦认真聆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眼中的光芒逐渐明亮起来。经过几小时激烈讨论,团队达成了初步共识,制定出一系列应对市场变化的新策略。
文创产品方面,成立创意研发小组,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每周进行创意头脑风暴,确保每月推出至少两款新品,其中一款为限量定制款。加强与艺术家合作,每个季度至少达成一次联名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展览、预售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量。
旅游服务部门,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线路考察,每月推出一条全新小众深度游线路。与当地艺术机构、非遗传承人合作,在旅游线路中融入特色艺术体验活动,如手工制作、艺术表演等,提升游客体验感。同时建立游客反馈机制,根据游客意见不断优化线路。
艺术教育板块,组建线上课程制作团队,每月录制并上线至少三门直播公开课和五门精品录播课程。针对VIp学员,配备专属教学顾问,根据学员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学习成果评估和反馈。
市场推广团队加大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投入,每天发布至少三条短视频内容,涵盖文创产品展示、旅游线路推荐、艺术教育课程介绍等。每月与至少三位网红、大V合作,进行产品和服务推广,根据合作效果调整推广策略。
新策略制定后,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创意研发小组一头扎进资料堆,寻找灵感;旅游线路考察团队背起行囊,奔赴各地;线上课程制作团队日夜忙碌,打磨课程;市场推广团队精心策划每一条短视频和合作方案。林悦更是连轴转,协调各方资源,跟进每个项目进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与艺术家合作时,由于沟通不畅和理念差异,联名文创设计进度缓慢;小众旅游线路在实际运营中,遇到当地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线上课程推广效果未达预期,流量转化率较低;和网红合作时,出现合作方数据造假的情况。
面对这些挫折,团队成员有些气馁,林悦却没有丝毫退缩。她重新召集大家,鼓励道:“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我们一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一定能成功。”于是,他们再次围坐在一起,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寻找破解之法 ,一场与困难的鏖战再次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