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屋里面的吵嚷声就戛然而止,杨招娣三人抬头看向走进来的杨知意和大队长媳妇儿。
丢开手里的棍子,杨招娣扶着腰往前走了两步,嘴角含着笑说,“婶子,杨知青你们来了。”
“嗯,怎么样身体恢复得如何了?”
“多谢婶子关心,还麻烦你们跑一趟,医生说回去好好休养,不干重活就没事了。”
杨招娣扶着大队长媳妇儿的手臂坐回床上,自始至终都没有解释一句那母子俩的情况。
杨知意和大队长媳妇儿也没多嘴问,让四个女娃儿陪着杨招娣说说话,两人在病房里给她收拾收拾东西。
东西收拾好了,杨招娣自个儿去结了账,住院七天整整花费了十五块钱,杨招娣眼皮都没眨一下就给了。
不过杨知意却没放过一旁刘华英和刘雄肉疼的表情,看来这钱来历还挺坎坷的。
人家的家事她们不好管,等回了村把人送到家里,杨知意和大队长媳妇儿就马不停蹄的去上工了。
今天承了大队长的情,上半天的工也是记满工分的。
……
西边塘子里的苞谷整整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掰完,剩下的苞谷都是各个山头零零散散的,甚至还有几亩地种了洋芋。
一大早穿戴整齐来了大队部,大队长严大狗就重新分配了各个生产队的任务。
杨知意所在的生产队是第六生产队,前面五个生产队都是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承担的是整个村最重最累的活儿,基本上每个人每天都是满工分。
而杨知意所在的第六生产队则是整个村干活最麻利,挣工分最厉害的女人。
她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去东边的山包上挖洋芋,因为距离远,所以中午是不回来村里吃饭的。
大队长一一分配好村里每个生产队的任务,接着叫来杨知意道,“一会儿给你半小时的时间回家准备午饭还有水,她们其他人之前就是干这活儿的,基本要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你先干一天试试看,要是吃不消我给你调到第十生产队来。”
严大狗也是看着杨知意瘦瘦小小的,这挖洋芋可不比掰包谷,要的是力气,而且还要弯着腰,一天下来可受不了。
知道大队长是好意,杨知意笑着点点头,接着就回了家里。
半小时烧火做饭的话那肯定是来不及了,她就想着到时候再让系统给她兑换吃食。
找来一个之前吃饭用的铝制饭盒,杨知意在里面随意塞了两勺昨晚吃剩下的苞谷饭,接着又去厨房把之前吃剩下的几根黄瓜也一并带上。
用一块不起眼的头巾包裹着放在背篓里,杨知意就这样出门了。
“哎,杨知青你这么快就弄好了。”
“桂芬婶子,你咋在这儿。”转头看向墙角站着的王桂芬,杨知意疑惑出声,“你们不是提前出发了吗?”
“这不大队长怕你一个人在路上出啥事,让我在这里等着和你一起去洋芋地里。”
憨笑着走过来,王桂芬扫了一眼杨知意的背篓,她一眼就看到了那里面包的是黄瓜。
“你中午就吃这么点儿?黄瓜不顶饿,下午活计挺累的,你要不赶紧回去再弄点儿冷饭啥的。”
“还有水,东边那山包上不像塘子那边有山泉水,现在这太阳毒得很,下午可受不住。”
王桂芬也是好意,怕杨知意中午饿着赶紧出声提醒。
反正这背篓里的就是个掩护,杨知意笑着回答道,“婶子放心,我下面还有饭盒的,这黄瓜我就是拿着去解渴的,水太重了,背着走一路我怕去了地里就没力气干活了。”
“那倒也是。”桂芬婶子笑着回道。
接着两人就朝着东边的山包走去,别看着那地方离人近,但是要走到目的地可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而且全程基本都是爬坡的路,杨知意很庆幸自己没背水,这不提前她快一刻钟走的几个婶子,这会儿都三三两两在路上歇息呢!
看着脚步轻快的杨知意,她们都羡慕坏了。
果然年轻就是好啊!
……
来到山包上,简单休息一会儿大家就都开始上工了。
挖洋芋是个技术活儿,下锄头的方向,力度都有讲究,刚开始杨知意就挖烂了好几拢,好在桂芬婶子给她传授经验,以及自身的领悟下,杨知意才有所好转。
因为分配的锄头不够多,大家都是两两合作。
一个挖洋芋的时候,另外一个就在后面用编制口袋装起来,挖烂了的就装在背篓里,晚上下工背回去,一家分一点儿带回去吃了,不然放着就容易坏。
“杨知青你换我挖一会儿吧!”眼看着杨知意已经挖了一个小时,身后的桂芬婶子出声道,“时间久了,你晚上回去手臂要疼了。”
甩甩略微酸痛的手臂,杨知意不逞强,将手里的锄头递给桂芬婶子,而她则是来到后面捡洋芋。
说实话这活儿对她现在来说不算苦,她用的力气也就三成,但是手臂频繁抬起落下,肌肉还是有些酸痛的。
戴着帽子干了一上午,等中午休息的时候,杨知意整张脸都是红的,额头的位置还有好多汗。
找了一处隐蔽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杨知意才把头上的帽子扯开。
一股凉风吹过来,浑身就爽快了很多,杨知意用背篓里的头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接着才让系统给兑换了两碗牛肉面以及三个大肉包。
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一会儿,马上就到了下午上工的时间。
一天下来,杨知意感觉自己都快累散架了,尤其手臂和腰的位置,特别酸疼。
这和掰包谷不一样,只要手上力气大就特别轻松,挖洋芋伤的是手臂和腰。
杨知意不拿工分吃饭,一回来就找了大队长换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