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启恒了解了事情的大概情况之后,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过对于龙副处长打算编造一个案情对外发布的事,并不太赞同,不过特情处的顾虑和行事风格,他没打算插手,也就没松口帮忙头脑风暴。
针对关家人大量死亡的案子而言,虽然特情处定下了对外官宣的基调,但是案情真相还是需要调查清楚的。
章俊生从地府了解到的情况里,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这位义士的身份信息。
特情处也派人调取了附近的监控,发现从六号别墅到十三号别墅的这一片区域,监控全是坏的。
这对高端住宅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物业管理失职。
要是没出事也就罢了,现在出了人命,还一次性就是十六条,物业公司早就慌得一批了,不然也不会加强了巡逻队的巡查工作频率。
特情处这几个人猜测是严大师出的手,因此才会联系肖启恒来配合调查。
办公室里这群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肖启恒,全都认为就是严大师在为民除害,毕竟之前严大师就没少干这种替天行道的事。
肖启恒有点头疼,这事昨晚严丹丹就告诉他了。
他要怎么告诉这帮人,这位义士另有其人?
柳泓是冒用的柳家一个非常偏远的旁支家早已死去的人的身份。
玄学世家柳家自己都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个子侄。
加上柳泓用了这个身份之后,也没出过什么出彩的成绩,根本没人关注他。
如果他临死还干了这么一票大案的事被特情处记录在案了,他的麻烦才真正开始。
这人的作案动机是什么?
这人作案与严大师以及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人怎么会有这么强的能力一次性干掉十六个半吊子玄门人士?
这人去哪了?
如果活着,人在何处,如果死了,尸体何在?
如果告诉他们,现场那一小撮藕粉就是尸体,那又要继续解释,藕粉是怎么变成人的、
既然不是真人,那么利用藕粉变成人是什么目的?
这个背后施法的人又是谁?
。。。。。。
想到这一系列的问题,肖启恒顿时头大如斗,还不如让严丹丹背了这锅来得省事。
至于柳泓去哪了,一个大活人自己找地方藏起来修炼了呗,谁爱找谁找去。
想归想,肖启恒还是没敢贸然回答,只说要回去问过严大师之后再给回复。
龙副处长也没急着非要立马就结案,转而说起了其他的案子。
全国各地随时都在发生着离奇的案件,各地办事处虽然都已经在加班加点的处理了,却仍然有不少相对棘手的案子被积压下来。
经过筛选,一部分不涉及到保密和维稳的案件,特情处会挂到网站上公开对外的任务栏里。
民间有能力的玄学人士都可以去接任务赚取报酬,这样也能大大减轻特情处的压力。
但是还是有很多任务是不适合发布出去的,就需要特情处自己办理。
有些对修为要求比较高的案子,也就经年累月的沉了底,实在是高手太少。
严大师这个横空出世的高手倒是肯定有能力办这些大案,但龙副处长可不敢贸然就把这些牵连甚广的大案交到刚认识没几天的高手手上。
毕竟严大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对于特情处办案的理念和惯常使用的手段并不了解。
这人修为又高,说白了就是一个武力值超高的生瓜蛋子。
龙副处长想着还是多相处一段时间,给严大师侧面灌输一些官家办案的原则之后再慢慢引导严大师为特情处处理那些积压下来的案子。
但是明显这位严大师无论走到哪里,没案子也能自己制造案子。
龙副处长觉得自己之前的顾虑有些多余了,他们的经验对于这位来说,屁用没有。
想用他们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严大师,也不现实。
十六条人命,说搞死就搞死,偏偏人家还占着大义,连地府都支持,他能怎么办呢?
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其实已经是属于预警级别很高的危险人物了。
可是严大师每次出手的案子,又全带着积功德的属性。
要让他向上级预警这种天天做好人好事的“危险分子”,他的良心会觉得痛。
特情处的办案准则里,有专门针对危险预警的条款,凡是不可控因素都必须预警,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好事还是坏事。
哪怕是天天都在做好事,也不能证明他明天不会做坏事。
他当时对这条就产生了疑问,如果人家天天都在做好事,都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依旧抱着怀疑的态度采取手段想要掌控。
在他看来,九成都会使对方逆反,搞不好本来的好人都给逼成了恶棍。
所以他来c市这么多天了,严大师一天不搞事就不舒服,但他依然没有启动这项预警机制。
在他看来,严大师就是个脑子不太好使但心地很好的姑娘,只要多加引导,肯定会为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做出很大的贡献。
既然肖启恒的公司已经交出来了,也是时候给他们加加担子了。
最先挑选出来的是五道口第二中学的闹鬼事件。
五道口中学位于离c市两百公里外的Z市下辖的五道口县。
五道口县是井盐产区之一,五道口盐厂几十年以来都属于非常牛叉的企业。
为了乘东风大力发展Z市经济,这里引进了许多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五道口县。
机械厂、纺织厂、食品厂、塑料厂、造纸厂等多如牛毛。
这样也导致了五道口县的土地十分紧张。
案子被特情处接手,还是因为五道口第二中学多次申请新校区地皮被反复驳回,全校师生写了万人联名信送到了京都,历尽千辛万苦之后运气爆棚遇到了龙副处长才有机会被立案。
这种情况在全国都非常少见,其实教育局所谓的“少见”,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被捅出来而已。
教育部接到了消息,特情处接下了这个被他们当皮球踢来踢去的案子,不得不重视起来,组织了人手跟着特情处的办案人员去了当地参与查访,才发现上访人并没有夸大其词。
在千禧年之前,五道口第二中学的教学水平在省里都算是拔尖的,每年的升学率排名都稳居全省前三。
从各地慕名而去的学子多不胜数。
学校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名声传开之后就开始大量招收外地学生,学校的寄宿制度也就应运实行。
眼看着学校越办越好,同市的其他学校也铆足了劲追赶,一时之间,整个Z市的教育风气空前良好。
但是千禧年之后,住校生之间开始流传一些令人惶惶不安的传言。
传言的内容里,最开始的背景基本都是在晚上,有说公共卫生间传出哭声的,导致胆小的女生晚上都不敢独自去厕所。
校警们围着卫生间转来转去却什么都没发现,后来干脆派了人晚上守在卫生间外值班,同样也听到了哭声,吓得其中两个校警都撂挑子不干了。
有说教室后方的山坡也有窸窸窣窣的动静的,校警不止一次拎着家伙去山坡查看也什么都没发现。
还有说学校后门外不远处的小树林里时不时传过来惨叫声的,校警们又出动了,这回不是一无所获,发现了死在小树林里的一对年轻男女,这案子当年闹得很大。
本以为案子被发现了,也就相安无事了,谁知每隔一段时间,当初从小树林里传出来过的惨叫声就会重复一次。
声音凄厉,让人听到就感觉不寒而栗。
最主要的是,每次听到的都一样,连持续时间都相同。
有人前去查看又什么发现都没有,连警察都不知道出动了多少次,无果。
学生们待在宿舍里,吓得瑟瑟发抖。
有带着随身听到了学校,为了方便听英语口语的学生,尝试录音,却什么都没录到。
这类诡异的事件多起来之后,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
有些心理素质不太强的学生,成绩一落千丈。
家长大老远的把孩子送来这里,不就是为了提高成绩考出好成绩吗?
出了这样的事,哪里还能呆得住,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转学离开了。
其中有一位高二的女生,瞒着父母早恋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早恋还是受了这夜半惊魂的影响,成绩实在是无论如何都回不去了,父母就坚持要给她转学。
可是为了爱情,女生并不愿意离开学校。
被家长逼急了之后,在宿舍留书之后,到学校后门附近的绿化带里自杀了。
全校都沸腾了,学生们更加无心学习,连老师的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转学的人更多了。
那位导致女生不愿离开的男生,受不了压力,选择和女孩同样的地方,也自杀了。
这回事情是无论如何都压不住了,校领导班子顶着巨大的压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才让事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大量学生转学的局面。
离开的不止是学生,老师们也纷纷各显神通,有关系的转去了其他学校,没关系的咬咬牙直接辞职的也不少。
五道口第二中学,瞬间从蒸蒸日上的尖子中学,成了全是放牛班的野鸡学校。
学校巅峰时期,全校师生一共有将近八千人,现在却急剧缩减至两千人不到。
就这些都还是走读的本地学生,因为不住校,只要晚上不呆在校园里,家长们都觉得问题不大才留下的。
学校也不敢再实行寄宿制度,晚上守夜的校警都不好招人。
住宿楼整栋整栋的空置出来,教室也空出了许多,学校显得空荡荡的。
没有了住校生,那些会在晚间出现的幺蛾子也渐渐不再成为热聊话题,校园里的恐慌情绪也得到了抑制。
就这么半死不活的继续了两年,校长还不到五十,头发就已经全白了。
本以为这样维持下去也就没事了。
哪知道小心翼翼的安稳日子才过了两年,学校里的诡异事件又出现了。
除了大太阳高悬的日子,白天也开始出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第一次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是上午第三节课时,老师正在讲课,教室窗外传来隐隐约约的女子哭声打断了所有正在上课的师生。
不是一个班,而是二号教学楼整排的一楼和二楼的教室全都能听到。
那凄婉的哭声似远又近,音量不大,却每个人都觉得听得清清楚楚。
鸡皮疙瘩不受控制的爬满皮肤,师生们在短暂的懵逼之后就是深深的恐惧。
胆小的女生甚至当场也抱作一团哭了出来。
校警们十几个人一起壮着胆子再次检查了二号教学楼周围所有的角落,因为是白天,恐惧心理稍微比晚上淡一些。
但是什么都没找到,哭声依旧继续。
当场又有校警辞职了。
学校报了警,还因此把所有学生的教室都挪去了三号教学楼。
警察们围住二号教学楼守了三天,怪事没再出现。
警察们也只得收队离开。
从那之后,学校里每隔两三个月都会闹一回这种情况。
学校还是报了警,警察来过几次,都跟第一次情况一样,从来没真的见识过学校的诡异哭声。
警察开始怀疑学校在装神弄鬼,主要还是因为学校动用了先进的录音设备,除了杂音,啥声音都没录下来。
所谓的诡异哭声,仿佛就是一个谎言。
之后学校再报警,警察们的出警速度就非常感人了。
按照小警员的说法,能出警都是为了对得起自己这个职业了,实在是这个学校太能折腾了。
学生人数再次经历锐减,几乎到了办不下去的程度。
五道口其他中学的学生人数几乎全都饱和,教学压力大到教职工全都怨声载道。
唯独第二中学,小猫两三只看起来就无比凄凉。
之后甚至有传言,能在第二中学读书的学生,都是勇士。
青少年之间莫名其妙的刮起了攀比之风,成绩差的学生都乐意转到二中,以彰显自己的勇敢。
中二风气令家长们头疼不已。
更有社会上的探险爱好者没事就爱组队夜探二中,搞得学校焦头烂额。
直到二中再次发生了恶性死亡案件。
四个外地年轻人,某天夜里到二中探险,死在了两个自杀学生的死亡地点。
二中开不下去了,严格说是在这个校址开不下去了。
学生们纷纷转学的转学,转不了学的不是请假就是逃学。
老师们也无心上课,甚至不想踏进校园。
校长无计可施,第十八次递交新校址的申请报告再次被驳回时终于怒了。
带着仅存不多的教职工,奔波两个月,找到所有能找到的在二中读过书的学生家庭,拿到了万人联名书。
然后又直奔京都,公安局、教育局、信访办都跑过了,数不清被拒之门外多少次,才遇到了偶然来公安局办事的龙副处长。
这个案子就是龙副处长亲自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