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锦城,宝和殿。
墨胤高坐龙椅,?冕冠上的12旒挡住了他的脸,叫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下首位置,墨遇悠然靠坐在特意加设的花梨木圈椅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殿中众人。
先皇后凤后一袭明黄色蟒袍,端立殿中。
凤后十六岁入宫,十七岁生下墨尧,如今已过花甲之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风霜,一双细长的眼眸深邃明亮,似是能看透人心,令人不敢直视。
身后,墨尧努力挺直脊背,站在凤后身后侧两步的位置,很没存在感。
再往后,是墨胤幸灾乐祸的几个兄弟和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
百官们的站位很有意思,很耐人寻味。
中立派差不多都是以王丞相、苏老爷子为首的朝中老油条,个个位高权重,光明正大站在正中间位置,直面圣上。
左面是圣上的亲近派,大抵是赵皇后亲爹工部尚书,宫中嫔妃娘家等外戚势力,因着墨胤不喜外戚过大,这些人家相对来说比较势单力薄。
右面是凤后的人,有旧部下,有她近些日子用各种手段收拢的大臣,以方将军府马首是瞻,乌泱泱一群人占据半壁江山。
殿外,大军控制住宫中宫外包括锦衣卫,御林军,城外步兵营等守卫,顺利拿下了整座皇城。
墨胤和凤后都没开口,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噤若寒蝉。
大殿里静得针落可闻,一室凝肃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好半晌,面相仇大苦深的三王爷壮着胆子上前道:“墨胤,大局已定,认输吧,把皇位还给皇兄。”
墨遇凤眸微挑:“还?要不三哥你上来坐呗。”
“墨遇你少挑拨离间,我说的是还给皇兄。”三王爷面色一变,偷偷觑着凤皇后的脸色。
凤皇后神色不动。
墨遇不耐烦与他们啰嗦,直言挑明:“先后娘娘,皇兄不堪大用,不知您是想垂帘听政还是想自个儿坐在这龙椅上呢?”
墨王爷这般语出惊人,却无人露出一丝意外,缄默不语地当着背景板。
强势的母亲和软弱的儿子,凤后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若不是岳云起从天而降,当初坐在龙椅上的,只可能是凤后。
岳云起战功赫赫,威望卓着,在军中一呼百应,深得民心。
岳云起哪哪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为凤后所用。
用不了的人,只能斩草除根了。
岳云起“叛国通敌”的幕后主使者,正是凤后。
彼时,匈奴被岳家军打得溃不成军,一年一年往草原深处退,都快退到山里当山顶洞人了。
岳家军乘胜追击步步紧逼,差点就要把匈奴灭族了。
没料到,本朝那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灾人祸,凤后的人趁机散布流言,墨胤得位不正,才惹得天怒人怨。
墨胤那会儿刚登基,忙着赈济救灾,忙着祭天下罪己诏,忙着平定流民之乱,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分不开身。
匈奴来犯,岳家军迎战。
胜券在握的匈奴突然放弃攻打岳家军,从来不是所谓的单于乌维旧情难忘,要岳夫人去匈奴为条件停战。
一切都是交易,凤后与匈奴达成交易,十年不开战——
方大将军陷害八拜之交的岳云起已叫他一辈子难心安,万幸他虽愚忠,好歹没糊涂到要把疆土拱手相让。
等墨胤得知岳云起被扣上叛国罪时,“平叛军”已抵达边城,他能做的不过是在根基稳定后一点一点拔除当初参与“平叛军”的势力……
凤后野心勃勃,能屈能伸,在边城韬光养晦十余年,这般声势浩大地回京,自是有十全的把握。
本朝四大边境线,以边城最为重中之重,方大将军方枭手握十万戍边大军,无论是地方上的驻军还是锦城的守军,无一能与其出左右。
而方枭的嫡长女是废太子墨尧的太子妃。
墨胤为何没收回方枭手中的军权?
戍边大军事关边境安稳,至关重要,必须要有一个担得起重任的人接管。
方枭这人虽然与他不是一条心,但朝中勉强挑大梁的,除了他就是姜家父子。
姜峰跛脚,姜隽承年纪太小,只剩方枭。
方枭不负所望,领军带兵能力很强,凤后带回京的两万戍边将士战斗力很强。
冕旒后,墨胤不由得微微一笑。
不出意料的话,这会儿姜隽承几人应当是带着他的密诏去了边城,
凭那几个做事肆意妄为的年轻人的手段,姜隽承接管戍边军当是易如反掌。
岳云起,有岳夫人带回来的草原骑兵,应该还能再撑几日吧?
撑住哈,你最中意的女婿会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
墨遇倾身靠到墨胤身边,附在他耳边低声道:“皇兄,收敛点,你都快笑出声了。”
这么明显?
墨胤轻咳一声,正色道:“先后娘娘,如果朕没记错,您今年可是六十有二?”
他毕竟是皇帝,有些话不好说。
墨遇生的温润如玉的模样,骨子里是个混不吝的,素来有话直说:“民间常说六十三,鬼门关,先后娘娘您这么大年纪争这一年半载的权有何用?”
这是说她老,还咒她活不过六十三呢。
凤后面色不变:“十九说笑了,从面相看,将来你挂了本宫还在。”
“娘娘您可真是博学多才,竟还会瞧面相呢?不过钦天监有言,本王寿数九十九,少活一天都死不了,娘娘应该好难走在我后头吧。”
墨遇不正经地说了一句,问,“娘娘您这么大年纪,坐上皇位能做什么?”
三番四次说她年纪大!
凤后首先是女人,其次是女强人,没有女人不介意旁人说自己年龄大。
她阴阴盯着墨遇那张过分年轻的脸,道:“十九你从小不聪明还不爱学习,大概不知道武周帝六十七岁才登基吧?”
不待墨遇再问什么,凤后微微侧头,立即有将士出列,半跪在地上,撑开她身后的衣袍,
凤后一步一步地登上御台,居高临下地睨着墨胤,气势如虹:“十五,让位吧。”
墨胤漫不经心地抬眸:“为何。”
“你输了。”
“哦。”
“念在这些年你没赶尽杀绝的份上,本宫亦可饶你一命。”
“然后呢?娘娘要把朕软禁京中还是流放边疆?”
挖煤挖得黢黑黢黑的三王爷怨气冲天,急吼吼道:“自是送你去挖煤!”
墨胤食指摇了摇:“朕年岁已高,吃不得苦。”
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了十多年地的六王爷,瞧着跟那田间地头的老农一般憨厚朴实,却是一肚子坏水:“十五弟若是挖不了煤,种田也不错。”
……
几个王爷和底下凤后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如何发落墨胤,
凤后淡笑,没有出声制止的意思。
墨胤问:“王丞相,苏爱卿,你们觉得朕要不要让出这皇位?”
谁当皇帝都不影响他当丞相,王丞相事不关己:“随您。”
苏老爷子极是无奈。
苏大夫人是凤后的女儿,苏浅音已入太子府,
他们苏家既是凤后的人,又是圣上的人,谁坐龙椅都行。
他掩耳盗铃地拿衣袖遮住耳朵,装作没听到。
墨胤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问墨遇:“琳琅怎么还没来,她该不会临阵脱逃了?”
墨遇摇头:“嫂嫂盯着呢。”
墨胤放下心,看向凤后:“娘娘,真是抱歉,朕暂时没有让位的想法。”
凤后一挥手。
几个护卫从暗处飞出来,围住墨胤。
墨胤像是没看到抵在他身旁的长剑,淡淡环视一圈宝和殿,道:“诸位爱卿,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愿意继续跟随朕的,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