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姐,咱们走走?”孟绮看着不远处婆子抬来的软轿轻声道。
“好呀,这几日天气暖的真快,瞧那树上都泛了绿。”孟绾点头,姐妹俩慢慢走出善知堂,拐上去松鹤园的夹道。
孟绮挽上孟绾的胳膊,轻声道,“是周钰干的,是吧?”
孟绾先是一愣,扭头瞧她,见孟绮的眼睛里盛满了亮晶晶的如同碎宝石一样兴奋的光芒,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什么。
“怎么想到是我?”孟绾笑。
“我就知道是你,别人再不会这样贴心了。”
孟绾扑哧一笑,“若是叫别人知道我这样戏弄孟绢却被你称做贴心,那可如何是好。”
“管那些,只要如我心意就成。可惜我实是没有一丁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若是叫我得了机会,只会比这个更狠。”
“周钰也是这样说,只我想着这才是刚刚开始,若是弄得太大反倒让人怀疑到咱们身上,不值得。还不如这样叫她们三房恶心,叫孟绢不好过。怎么样?你高兴吗?”
孟绮点了点头, “高兴,非常高兴。原本想着洪哲与孟绢这对狗男女,我自是要找机会的,却没想你们帮我想到了。但这不算什么,这两个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原来这里面还周二的事呀,我就说你一个人怕是做不得那许多。”
“嗯,主意是我想的,事得周钰去做,他身边那个六子极机灵,居然混到了为孟绢制作花轿的匠人里面,这才动的手脚。”
孟绮把头靠在孟绾身上,“谢谢你,二姐姐。有人能无声无息地为我做着我想做的事,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孟绾感受到孟绮的情绪,拍着她的手道,“也不算全是为着你,毕竟当初洪哲做的那些事,让周二爷在京里的确失了颜面。就算我不提,周钰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孟绮点了点头,站直身子,继续道,“我刚去王府,好多事还没捋顺,总是需要时间的。你不必为我担心,只希望在你没出嫁之前,好好陪陪娘,若是听到我有任何‘意外’,就比如前一段时间被禁足寒苑的事时,安抚好娘就成。放心,一切都按我想的发展。”
孟绮说完站定,看着越来越近的松鹤园的正院大门,看着孟绾道,“还是那句话,在我没有把握之前,我回来的机会还是很少。所以,娘这里,还要姐姐多费心。我想着周二爷能配合你惩治孟绢,固然有他想对付洪哲的一面,但对你的重视也是一方面,看来,你的确更适合他。”
孟绾刚想开口,孟绮制止住她,“二姐姐,我从来没想过,你会是我二姐姐,我一直都知道娘生我就是为了寄托对二姐姐的怀念与哀思。所以,在你出现的时候,我也许对你做过过激的事,说过不好的话,我从来没向你真正道过歉,也没真心实意地对你说声谢谢。”
孟绮说完往后略退一步,端端正正地向着孟绾行了一礼。
孟绾突然心疼起这个小姑娘,这才三个多月,王府的生活把一个天真的小姑娘磨练成内宅妇人了,是可喜还是可悲?
“你这是做什么,咱们是亲姐妹,自该互相帮忙的。”
孟绮露齿一笑,“没错,咱们是亲姐妹,日子还长,一切都会不一样。你到了慎郡王府也不必害怕,虽说胡氏在王府多年不容易对付,但以姐姐的聪明,还有周钰的支持,我相信你一定会应付得来的。我也会尽快在王府站住脚,到时候咱们姐妹一心,别说那世子之位,也许将来会有更大的造化。”
孟绮想了想接着道,“且我还有两件事麻烦二姐姐。”
孟绮瞧着松鹤园管事婆子一脸笑容地往这边来,凑到孟绾耳边轻语几句。
――――――
两人携手进得松鹤园,二太太柳氏满脸喜气地上前拉着孟绮的手,回头对着怀南侯夫人宋氏笑道,“瞧瞧咱们的王妃,这通身的气派,哪里是什么侯府呀,伯府呀,爵府呀可比的。”
眼睛却往刘氏身上瞥,一脸的得意,嘴里还说个不停,“咱们大姑奶奶也不晓得能不能回来,话说她们姐妹四个可是有一段时日没见过面呢。”
孟绮看着刘氏一张通红的脸,第一次觉得柳氏说的话还是很动听的。
姐妹两人对着宋氏行礼问安,宋氏看着礼数周到的小孙女,伸出手要去拉她,孟绮却似没瞧见一样,坐到旁边的椅子里,端起茶才对着柳氏和刘氏象征性地点头问安。
宋氏伸出的手僵在那里,孟绾虽然不知道孟绮为何这样做,却不能让宋氏当着这么多人的掉面子,连忙把几上的茶递了上去,笑道,“母亲要换件衣服,稍候再过来。”
宋氏收起面上的不自然,接过茶没说话。
姜氏看着一脸倨傲的孟绮,想着听来的那些传闻,暗道,在外头都被人说成那样,到家来却装王妃的款。
笑着为柳氏倒了茶,坐了下来道,“二婶婶说的正是呢,咱们孟家一年嫁四女,外头人都赞一声了不起呢。尤其是四妹妹,如今做了王妃,你们不晓得我回娘家有多风光。”
孟绮抬眼瞧着姜氏,姜氏坐在她对面,原还带笑等着她接话,孟绮却上下打量她半晌,那目光好似在看阿猫阿狗一般,不屑地转过头去,正与一脸担忧的孟绣对上视线。
只见孟绣嘴唇微张,想要说什么却又忍住。孟绮心里想着,也不知道宋承泽对吴正达打探的如何了,待知道了吴正达的具体情况,她倒是要告诉孟绣,总要让她认清三房的真实面目,不能什么好事都让她们占了。
姜氏说完这话,孟绮不但不接,却好似不认识一般打量自己几眼后漫不经心地转过头去,一张脸瞬间通红。
刘氏已恢复了正常,看着姜氏在自己小姑子手下吃了瘪,心里高兴。想着自孟绢出嫁后,柳氏和她这个外甥女话里话外没少挤兑和嘲笑自己,突然就觉得解气,发出一声冷笑。
姜氏听得刘氏这一声,脸上更红,沉下脸道,“四妹妹到底是做了王妃的人,咱们这些人在王妃眼中怕是上不得台面了。”
孟绮转过头看了眼姜氏,“我若不是孟家的小姐,怕还会以为你是二婶的儿媳妇呢。我就没听过,谁家婆婆过生辰,儿媳妇不在婆婆身边侍候,却要到隔了房的二婶身边倒茶献殷勤是个什么道理。这会儿,三嫂还侍候娘换衣呢,亏你还是做大嫂的。”
姜氏呼地站了起来,伸出手想要指着孟绮,想了想又放下,张口想说什么,孟绮也跟着站了起来,“好个没意思,一家子阴阳怪气的,得亏没有外人,不然还以为这都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呢。祖母,就算您与我娘不管中馈了,可若继续这样下去,我倒是无所谓,左不过是嫁出去的姑娘,可您要想想家里还有下一辈呢。”
宋氏虽对孟绮以这样的口吻与自己说话不喜,但也知道孟绮说的是实情,自从孟绢出嫁之后,刘氏想插手中馈的态度越来越明显,可她一个人怎么斗得过柳氏姑侄两人呢。
宋氏也懒得管,王氏缩在善知堂里,请安都是有一天没一天的,她现在两个女儿都许了人家,甭管过的如何,面上却是光鲜,对府里的事是半点不操心的。
柳氏因着孟绢成亲的那两件事实实打压了刘氏,虽然相对于刘氏,她倒更想让柳氏把家里管起来。奈何柳氏根本不是那块料,凡事都要拉着姜氏,两人倒真如孟绮说的,比亲婆媳还要亲。
至于刘氏,孟海就是她最得力的大旗,这以后有个什么事,她都不来寻自己,直接去找侯爷,而十次有八次侯爷不会拒绝她的建议。
宋氏是真希望刘氏回西北去,结果可倒好,借着孟绢成亲,她不但没回去,连儿媳妇和孙子都回来了,天天在眼前晃,凭地叫人膈应。
但她对孟绮的表现更加不满,她知道孟绮是生气在与洪哲这件事中自己没有为她说话。但孟绮与洪哲的事是真真被人瞧在眼里的,若不是被皇上赐了婚,就孟绮这几出事,送去家庙都是轻的了。
可她刚刚是什么态度,好似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一般。想到这里宋氏揉了揉额头,她实是不想看着她们针锋相对的样子,扭头问丫头,“席面如何了?”
孟绮听着宋氏冷冰冰的话,想着毕竟是自己亲娘的生辰,就算对姜氏再不满,也不急于这一时,前世她们对娘做的种种,早晚让她还回来。
孟绾站了起来,拉住孟绮的手道,“咱们去看看娘,可不能叫祖母等着。”
正说着,外头传王氏来了,没一会,孟长峰带着孟家男子进得松鹤堂来,一家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地吃了王氏这顿生辰宴。
孟绾送了孟绮出了二门,想着孟绮让自己办的那两件事,一是想法子说服王氏让孟维去投军,不是去西北而是让他去苗地。二是帮她寻一个姑娘,现在叫什么她也不知道,应该在哪个府里做着最低等的下人或还在人牙子手里,那姑娘额头有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痣。
这两件都不是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