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万象更新。京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百姓们沉浸在新君即位的喜悦之中,期待着在新皇的统治下,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新皇深知自己初登皇位,根基未稳,且国家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于是在登基大典之后,第一时间召见了萧宇。
新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庄重而又略带焦虑,见萧宇进来,连忙说道:“萧爱卿,如今朕已登基,然边疆战事未平,朝堂局势亦需稳固,朕深知国家重任皆系于你身,还望爱卿能助朕一臂之力,共渡难关。”
萧宇跪地叩首,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堂秩序,推行新政,以安民心,同时加强边防部署,抵御外敌入侵。”
新皇微微点头,示意萧宇起身,说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可有具体的新政举措?”
萧宇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臣建议首先改革科举制度。现有的科举选拔存在诸多弊端,考试内容过于侧重经史子集,导致选拔出的人才在治国理政、农工商等实际事务方面能力不足。新的科举制度应增加算学、农学、工学等实用学科,广纳天下有识之士,为国家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新皇思索片刻,点头道:“此建议甚好,国家的发展确实需要各类人才。爱卿继续说。”
“再者,”萧宇接着说道,“我们需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具,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减轻农民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样才能稳固国家根基。”
新皇深以为然,问道:“那在商业方面,爱卿有何见解?”
“商业乃国家经济之血脉,”萧宇目光坚定,“我们应放宽商业政策,减少关卡盘剥,促进商品流通。设立商会,规范商业行为,保护商人权益,吸引更多人投身商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新皇听后,龙颜大悦:“爱卿所提建议,切中要害。就依爱卿所言,尽快推行这些新政。”
于是,在萧宇的主持下,一系列新政措施紧锣密鼓地展开。科举改革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寒门学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纷纷开始学习实用学科知识,准备在新的科举考试中一展身手。而一些传统的世家大族却对此表示不满,他们担心新政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削弱他们在朝堂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在农业改革方面,朝廷派遣了大量的官员深入各地,指导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新型的农具被推广到田间地头,农民们逐渐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开始稳步提升。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部分地方官员执行不力,甚至借机贪污受贿,导致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引起了一些农民的不满。
商业改革同样面临挑战。一些长期垄断市场的大商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暗中抵制新政,故意制造市场混乱。他们囤积货物,哄抬物价,导致百姓生活成本增加,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这些阻力,萧宇没有退缩。他一方面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对执行新政不力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对贪污受贿者依法查办;另一方面,针对商人的抵制行为,萧宇采取了果断措施。他下令严查市场,打击囤积居奇的行为,同时扶持一些新兴的商业势力,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
在朝堂之上,萧宇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那些反对新政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对他进行弹劾,指责他的新政扰乱朝纲,违背祖制。在一次朝会上,一位老臣站出来,声色俱厉地说道:“萧大人,你推行的这些新政,看似为国家好,实则是在破坏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科举改革,让那些只会摆弄奇技淫巧的人进入朝堂,成何体统?商业改革,更是纵容商人逐利,败坏社会风气。”
萧宇镇定自若,反驳道:“大人,时代在变,祖宗的规矩也需与时俱进。如今国家面临诸多挑战,若不改革,如何能实现长治久安?科举改革是为了选拔更多实用人才,为国家建设出力;商业改革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富。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何错之有?”
双方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新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他深知新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大臣们的意见。最终,新皇决定暂时休朝,让大臣们回去冷静思考。
退朝后,萧宇意识到,要想顺利推行新政,必须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于是,他开始逐个拜访朝中大臣,与他们深入交流,阐述新政的意义和目的。他用详实的数据和实际案例,向大臣们展示新政可能带来的好处,耐心解答他们的疑虑。
经过一番努力,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大臣开始转变立场,支持新政。在他们的带动下,朝堂上支持新政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而,就在新政逐渐步入正轨时,北方边境传来了紧急军报。游牧部落联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和扩充军备,再次集结大军,向中原王朝的北方边境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烧杀抢掠,边境百姓惨遭蹂躏,守将连连败退,形势万分危急。
萧宇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边境战事关乎国家安危,若不能及时遏制游牧部落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新皇也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纷纷献策,有的主张立即增派大军前往边境御敌;有的建议与游牧部落进行和谈,以换取暂时的和平;还有的提出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对抗游牧部落。
萧宇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和谈只是权宜之计,游牧部落野心勃勃,和谈难以长久维持和平。联合周边国家虽可行,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是迅速集结国内精锐部队,前往边境迎敌。同时,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坚守防线,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此外,还要加强情报收集,深入了解敌军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战略。”
新皇听后,点头道:“爱卿所言有理,就依爱卿之计。朕任命你为北伐大将军,全权负责北方战事,务必击退敌军,保我边境安宁。”
萧宇跪地领命:“臣定不辱使命!”
领命之后,萧宇立即着手筹备出征事宜。他挑选了国内最精锐的部队,日夜操练,同时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临行前,新皇亲自为他送行,嘱咐他多加小心,早日凯旋。
萧宇带着新皇的期望和百姓的重托,踏上了前往北方边境的征程。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他毫不畏惧,决心在战场上与游牧部落一决高下,续写保卫国家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