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延及其党羽的倒台,朝堂之上迎来了短暂的清明。萧宇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智慧,成功洗清冤屈,在朝中的威望如日中天。但他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国家在表面的繁荣下,仍潜藏着诸多隐患。
一日,萧宇像往常一样进宫面圣。此时正值早朝,大臣们纷纷上奏各地事务。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启奏:“陛下,近年来多地频发天灾,百姓颗粒无收,朝廷虽已拨发赈灾粮款,可仍有部分贪官污吏从中克扣,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皇帝闻言,脸色阴沉,龙颜大怒:“这些贪官实在可恶!朕三令五申,要他们一心为民,竟还敢顶风作案!”
萧宇上前一步,跪地奏道:“陛下,臣愿前往受灾之地,彻查此事,严惩贪官污吏,安抚百姓。”
皇帝看着萧宇,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萧爱卿,此事就全权交给你了。你一定要还百姓一个公道,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领命后,萧宇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点齐人马,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青州。一路上,他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田野里庄稼枯萎,土地干裂,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拖家带口,四处乞讨。
“大人,救救我们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一家老小,跪在萧宇面前,苦苦哀求。
萧宇心中一阵刺痛,他连忙扶起老人,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一定会彻查此事,给大家一个交代。”
到达青州后,萧宇立刻展开调查。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百姓们交谈,收集证据。很快,他就掌握了当地官员贪污腐败的铁证。原来,青州知府赵贵与当地富商勾结,私吞赈灾粮款,高价售卖粮食,大发国难财。
“这个赵贵,简直丧心病狂!”萧宇怒不可遏,“来人,将赵贵给我拿下!”
当士兵们冲进知府衙门时,赵贵还在与富商们饮酒作乐。看到萧宇,他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连忙跪地求饶:“萧将军饶命啊,我都是一时糊涂,才犯下大错。”
萧宇冷哼一声:“饶命?你可知你这一时糊涂,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在萧宇的审问下,赵贵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萧宇将他及相关涉案人员一并押解回京,交由皇帝处置。
皇帝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这些贪官,国法难容!将赵贵等人斩首示众,家产充公,用于赈灾。”
处理完青州的贪官后,萧宇并没有立刻回京,而是留在当地,组织百姓开展生产自救。他带领士兵们帮助百姓打井修渠,引来了水源,灌溉农田。同时,他还从朝廷申请了种子和农具,分发给百姓,鼓励他们重新耕种。
“萧将军,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磕头。
萧宇连忙扶起众人:“大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在萧宇的带领下,青州的百姓们重拾信心,田间地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粮食丰收的那天,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抬着肥猪美酒,来到萧宇的营帐前,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萧将军,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养的猪,您一定要收下。”百姓们热情地说道。
萧宇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他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就在萧宇准备回京复命时,边境又传来了紧急军情。北方的一个小国,趁我国受灾之际,妄图进犯边境,抢夺领土。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副将焦急地问道。
萧宇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回京复命,同时向皇帝请命,出征边境。”
回到京城后,萧宇向皇帝详细汇报了青州的情况。皇帝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连连称赞。
“萧爱卿,你在青州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不仅严惩了贪官污吏,还帮助百姓恢复了生产,实乃大功一件。”皇帝说道。
萧宇跪地谢恩:“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如今边境告急,臣愿率领大军,出征边境,击退外敌。”
皇帝微微点头:“好,朕准你出征。萧爱卿,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朕等你凯旋。”
萧宇领命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他挑选了精锐的士兵,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出征那天,京城百姓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喊着:“萧将军,一定要平安归来!”
萧宇望着送行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国家的安危,更是百姓的期望。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向着百姓们挥手致意,然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境。
在边境线上,萧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军来势汹汹,但萧宇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巧妙地运用战术,一次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将士们,为了国家和百姓,杀啊!”萧宇挥舞着长枪,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士兵们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经过数日的激战,萧宇终于成功击退了敌军,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边境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对萧宇感恩戴德。
“萧将军,是您救了我们,您是我们的大英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崇敬。
萧宇微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只要国家和百姓平安,我做什么都值得。”
带着胜利的喜悦,萧宇班师回朝。他知道,只要国家需要,百姓需要,他将永远奔赴在守护的道路上,永不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