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时光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高考恢复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村庄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在村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没过多久,所有人便心有灵犀般地将目光聚焦在了同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准备考试,只为能够踏入大学校门,从而为自身以及整个村庄开拓出一番全新的天地。不论是那些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来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们,还是本村由于近些年来特殊局势而错失进入大学机会的学子们,此刻皆不约而同地重新拾起了那已被搁置许久、沾染尘埃的书籍,并全身心地沉浸于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中。他们深知,这场考试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承载着全村人的殷切期望与美好憧憬。于是乎,田间地头少了往日嬉闹玩耍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埋头苦读的勤奋背影;村头巷尾不再回荡着嘈杂喧嚣之声,取而代之的则是书页翻动时发出的沙沙轻响和笔尖落在纸上的唰唰声。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坚定信念,向着心中那个熠熠生辉的梦想奋力前行。
在这个宁静的清晨,太阳似乎还在云端偷懒,只吝啬地洒下几缕微光,但这并未影响到村庄中的知青们。远远望去,知青点那扇小小的窗户里,已然透射出点点昏黄而温暖的灯光。
这些年轻的知青们,早已习惯了早起的生活节奏。他们迅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床铺和个人物品。有的人安静地坐在那张略显陈旧的木桌前,桌上摆放着一本本泛黄的书籍。他们借助那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的灯光,全神贯注地背诵着那些流传千古的古诗词,声音轻缓而坚定,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入脑海之中。
而另一些知青,则微微低着头,手中紧握着一支铅笔,在一张草纸上默默地演算着复杂的数学公式。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片刻后又奋笔疾书起来;时而轻轻咬着笔头,目光凝视着前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对于这些知青来说,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身处此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里虽然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但却给了他们一个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绝佳契机。因此,无论是在晨曦微露之时还是夜深人静之际,他们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心,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付出足够多的汗水和心血,终有一天能够走出这片土地,迈向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在白天里的时候,人们纷纷开始了一天辛勤的劳作。以往这个时候,工地上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和轻松愉悦的氛围,大家时不时地相互闲聊几句、开开玩笑,甚至还会打打闹闹一番。然而,如今却完全变了样儿。
当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进入休息间隙时,只见那些年轻的知青们迅速从各自的衣兜中掏出小巧的笔记本,然后围坐在一起,彼此之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活动。他们或是认真地向对方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是积极分享自己最近学到的新知识和心得体会。如果遇到有人对某个知识点感到困惑或不理解,其他知青便会热情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若是所有人都对此一筹莫展,那么大家就会聚精会神地共同探讨研究,直到找出答案为止。而一旦有谁弄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他\/她也毫不吝啬地将所学所知详细地讲解给其他人听。就这样,宝贵的知识如同接力棒一般在这群年轻人中间不断传递着。
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智慧养分。他们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这片陌生土地上的生活与工作。因此,无论是谁,都希望能够多学一点儿,再多学一点儿……
村长和大队长也深知高考的重要性。他们召集了村里所有准备参加高考的人们,在村里的老槐树下开了个动员会。村长站在树桩上,大声地说:“孩子们,高考恢复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这是你们走出村子,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好机会。要是村里能出大学生,那可真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县里也会有一笔奖励。咱们村子也能跟着沾光,变得更好。大家一定要好好努力,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村里说,我们全力支持!”大队长也在一旁附和着:“对,你们就安心学习,上工的事儿,我们都商量好了,以后让你们上半天,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学习。”
得到了村里的支持,大家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上半天工,对于知青们来说,既不耽误农活,又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每天下午收工后,他们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就匆匆赶回知青点,洗把脸,拿起书本就开始学习。
大家每个人都拿出十乘十的力气去学习,虽然还有半年,但都很自觉,连上工休息的空档都拿着书本去学习。
江江思年自然也不能免俗,不过与他人不同的是,他所专注阅读的乃是政治方面的书籍。要知道,尽管如今有些省份会将外语纳入会考范围,但在本地,政治却是必考科目之一。自那一天起,江思年便嘱咐家中之人将原主所有的藏书统统寄了过来,并从此开启了每日埋头苦读政治的生活模式。
毕竟,此世的政治与他原本所在世界的政治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江思年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可不愿意因为对新环境下的政治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自己的政治成绩出现任何闪失。倘若他贸然按照前世的认知来答题,说不定还会被误认为是敌对特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