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笼笼香气四溢的包子被放在院里的桌子上。
若安姐妹端着两大盆筒子骨汤,秋季的早晨有些许凉,喝碗热汤恰可以暖暖身子。
王扶云和儿媳妇也来帮忙,脸上满是笑意,感觉仿佛不是柳长明家盖新房,而是她们家盖。
她们还带来了榨菜,与刚出锅的热包子搭配在一起,简直绝配。
村长柳世风也杵着拐棍前来监工,抱着柳星觅笑呵呵地站在一旁。
“大家伙,吃包子啰,吃饱了好干活!”柳长明笑得满脸都是褶子,高声喊道。
村民们看着一笼笼的白面包子都惊呆了,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他们这些汉子一个人能吃不少呢,不好意思让老祖宗家破费。
送料的伙计平日里也去过不少人家,没有哪个主家会蒸这么多白面馒头。
再说,他们只是帮忙送货,主家吃什么一般也不会叫上他们。
“快点去吃吧,怎么,难道还请不动你们了!”柳世风抱着星星佯装生气,调侃道。
村民们这才排着队去拿包子,井井有条,没有因白面包子而混乱拥挤。
送货的伙计都惊呆了,难以想象,这是吃白面包子吃腻了,还是村民本身的素质就这么高?
他们看着村民手拿三个白面肉包子,一碗香喷喷肉汤,三五成群地围着一碗榨菜吃得正香,不禁咽了咽口水。
手摸着怀里的饼,已经凉了,他们心想:还是去别处吃吧,等他们吃好了再回来。
突然,一盆白白胖胖的包子就出现在他们眼前。
“小哥,你们帮着卸货也很是辛苦,赶紧吃,别客气!”柳长明看着他们不动,又开口催促。
“我们村的人都是大大咧咧的,你们还挺腼腆,那你们几个就一块儿吃吧!”
柳长明端着包子,若安姐妹端着肉汤和榨菜。
伙计们看着柳长明诚恳的眼神,愣了愣神,才接了过去。
“长明兄弟,你太客气了……”
一个年纪稍大的伙计开口说道,眼里泛起了泪花。
柳长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开口,“尽管吃,不够吃直接去院里拿,别客气。”
村民吃得满嘴都是油,吃的最多的也只吃了五个。
这白面肉包子是县里卖的两个大,还皮薄肉足,一口下去满口爆油。
他们吃得十分满足,却也吃不了几个。
伙计们也是狼吞虎咽吃起来,一口下去,满嘴都是肉香。
他们从来就没有被主家这样热情款待过,心里早已对柳长明一家感激不尽。
想着等会儿可得多多帮他干活,早点把料卸下来,好盖房子。
大家伙吃饱喝足,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又撸起袖子干起活来。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了一两个壮劳力帮忙,有些甚至一家都来帮忙,比如村长家和柳木匠家。
小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或抱着三四块砖,或拎着半桶水泥,或给大人递茶水。
柳云青压根插不上手,才提起的水泥瞬间就被几个稍大些的孩子抢着拎走了。
他无奈地笑了,又去了厨房帮忙洗菜。
厨房里,顾千落和王扶云她们说说笑笑,也很是热闹。
若安姐妹洗着菜,也是满脸笑意。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她们的脸蛋也有了肉,愈发亭亭玉立,可以想象以后会是怎样的美人儿。
柳星觅舒服地躺在村长的怀里,看着村民干得热火朝天。
心想着按这个进度,自己马上就能住上小楼房,不禁咯咯咯地笑了。
“长明啊,你家这新房的规划图纸是专门请大师来设计的吧?”
木匠柳义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图纸,眼睛瞪得浑圆,满脸都是惊喜,扯着嗓子大喊道。
在各干各事的村民听到后,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迅速围拢过来。
他们里三层外三层把柳义和柳长明围在中间。
待众人看清柳义手中的图纸时,一个个都惊得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要知道,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里人,见过最气派的房子也就是四合院和红砖平房,二层的小楼房还是头一次见呢!
“哎呀妈呀,这房子咋这么好看呐!”一个村民忍不住惊叹道。
“可不是嘛,瞧这造型,这布局,啧啧啧……”另一个村民也跟着附和起来。
面对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赞美,柳长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哪有什么大师哦,这是俺们自个儿琢磨的。”
村民听后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人——老祖宗。
既然不是请大师设计的,那就只能是出自老祖宗之手啦!
已经有人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试探性地对柳长明说:“长明啊,等俺家盖新房的时候,能不能参考参考你家的图纸啊?”
说完,他还紧张地搓了搓手,生怕被拒绝。
柳长明看着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很爽快地点点头:“行啊,没问题!只要大伙看得上就行。”
得到柳长明肯定的答复,村民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虽然不能和老祖宗住在一块儿,但能住上和老祖宗家差不多的房子,也是极好的呀!
于是乎,村民们赶忙行动起来,想着等着老祖宗家的新房建成,就可以建自家的新房了。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渐渐停歇。
村民们忙前忙后,虽然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当然啦,每日的伙食也是相当丰盛啊!
早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热气腾腾的白面包子,下着咸菜,喝着肉汤。
午饭是大米饭,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香辣可口的小炒肉,清爽解腻的白菜豆腐。
晚餐同样是香喷喷的白米饭,色香味俱佳的回锅肉、香气四溢的黄焖鸡以及脆爽可口的凉拌黄瓜。
每一顿,村民们都吃得心满意足。
顾千落和王扶云等人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额头上渗出汗珠,但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不仅如此,村里的妇人也赶来帮忙,带来了自家的碗筷。
尽管如今家家户户都不再缺大白米饭和肉食。
但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老祖宗家的饭菜格外好吃。
总之,这些佳肴让村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成为了大家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
人多力量大,短短七天时间,柳长明家的新房竟拔地而起。
宏伟壮观的三进大宅子矗立在眼前,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柳长明一家人以及村民们围聚在一起,目光交汇处尽是满满的欣喜。
\"完工啦!”
“这段日子真是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忙啊!”
“等到起梁那天,还请大伙一定要来凑凑热闹哦!”
柳长明难掩内心的激动,兴奋地朝村民高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