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出去走走了。
徐向东对母亲秦淑仪说。这是1986年八月中旬以后的一天。徐向东每天都要到外面,去会见同学几个小时,然后再抽出几个小时回家休息,或看书或整理资料什么的。
用徐向东自己的话来说,自从高考结束以后,虽然他考高考成绩不理想,考的大学也不理想,但他每天过的就像神仙一般的日子。他自诩为心态好王子。
一个英俊的青年,身高一米八三的青年,潇洒倜傥,帅呆了帅极了。就这样在女儿国里泡着。他也真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
愁啥愁啊!大学考的不理想又能如何?只要不愁女孩就行。自己身边美女如云,整天就像是泡在蜜罐里一样,人生还愁什么?
大东,你要到哪里去走啊?
母亲秦淑仪问。
我能去哪里啊,找同学玩呗。您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别多问了,妈。
秦淑仪本想再问他找哪个同学,但是她心里很清楚。她这个大儿子徐向东要找的同学,从来都是女同学。
她的这两个儿子,老二徐有方要找的一般都是男同学,在街上一块疯跑一块游泳的一块儿看电影,吃吃喝喝的,也都是男同学,这几天他又和焦腹水跑肇源玩去了。
去他心底暗恋的那个女孩家乡所在地了,焦腹水说的。真有他的,真能整景。去有啥用啊?能见到人家吗?见到之后你又说啥呀?真是无聊,这孩子。
但是老大,这个大东,大象,徐向东,居然找的从来都是女同学,会面的从来都是女同学,他很少找男同学玩。几乎就没有。
徐向东是女朋友多,男朋友少。和老二徐有方正好相反,二方是男朋友多,女朋友少。而且老大的女朋友几乎就像走马灯似的换。而老二,至今为止,听说他只在暗恋一个外地的小女生而已,别的女生没有。
徐向东简直成了女同学中的大众情人。在女同学那里可以做到人见人爱的地步。
徐向东恋爱方面的神经特别发达。他自己都这样认为。认为自己天生以来,就是一块被女人爱的材料。
自己似乎无需做什么。就是一走一过都能招来女生的爱慕。在恋爱方面,在对女生的吸引力方面,真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林秀英是他的女友,准确的说,应该是前女友。至少两人现在的关系不是男女朋友关系。这点他们都十分明确了。现在人家到北京大学报到了。林秀英手里握着协议。
徐向东给林秀英出具的协议是,徐向东要么和她处男友和她结婚,那就必须考上北大;要么不同意就赔偿五万块钱。作为她曾经为徐向东打掉一个孩子的代价。
徐向东母亲秦淑怡的意见是,既然老大徐向东你要复读再考,那你就应该好好复习,考进北大。别再和除了林秀英之外的,这些女孩子们有来往。
你徐向东这孩子本来就是北大清华的料,分数都考的比较高,志愿报差了。结果呢,最后居然漏在碎花师范学院中文系这里,你说冤枉不冤枉?
秦淑仪坚信自己的大儿子,再经过一年的复读,完全可以重振旗鼓再上高楼。那考上北大清华的概率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他有智力水平在那,学习能力特别强。
老二徐有方在学习能力方面,就是开着火车,都撵不上徐向东这个开拖拉机的。
许向东已经跟母亲父亲表明了。今这一年,他一边上碎花师范学院的大学,一边复读,自己在这所大学里复习高三的课程。到明年高考的时候,他就报考北大清华。
母亲林淑怡建议他,不要在这所大学里停留。到市里重点高中复读去,直接去那种复读班。可是徐向东坚决不同意。
他跟母亲说考进北大清华,跟林秀英相处一段时间,就能免去那五万块钱的罚金。接下来能相处就相处,不能相处就不处。那这就要看天意了。
徐向东已经给他母亲一个底儿了,结婚是基本上没希望,因为林秀英这个性格,还有林秀英的这种阴谋,他是彻底够了。
如果高三这一年不是因为和她腻在一起,她整天作妖,折磨他,耽误他,徐向东肯定能考上北大清华的。
所以徐向东对林秀英不抱希望,没有好感了,而且还十分的厌恶,演戏就是了。就是为了那五万块钱不从徐家账户溜走,徐向东是是必须要走这个流程的。
今天,徐向东又到女同学景丽君家去了。约了她出来,俩人出来在公园里闲逛。景丽君和李月篱一个班级,都是高三四班的,也考了大学,不过并不在碎花,而是考在了齐齐哈尔的一所专科学校。
两个人情意绵绵。走在公园的僻静处,还手拉着手,唱着歌,十分的悠闲。
第二天,徐向东又约了五六个女同学,他们一起到本市的一个湿地公园那里,赏花,划船,漫步走。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些人里,只有徐向东是一个男生。厉害不?
徐向东给自己和女同学的聚会,美其名曰是畅谈考试的情况,畅谈理想,帮助他们分析今后大学发展的趋势。
可以说,这些女同学中有至少三个以上,都是他的备选女朋友。其他的还有两三个隐隐含的女友,而这些女孩子无疑都是他看得上的,都是入了他的情眼的。
徐向东曾自嘲过本人分数满满分数高高,一朝跌落坠入谷底,粉身碎骨浑不怕。但留清白在人间。因为,这清白正是人间的女该,是备用轮胎,不止一个,好几个。
至于说为什么女孩子都很喜欢他?他的解释是,本人具有男性魅力。就是到了愁吃愁喝愁住的时候,也不愁没有女朋友。
暑假里等待着去大学,去碎花师范大学报到的徐向东,就这样在自己众多的女友备用轮胎中转换着。
而李月篱,根本就没有在他徐向东的所有备用轮胎的范围内,连隐含的女友都不是。这个暑假,他根本都没有想到还有李月篱这么一个女孩,而且是远在肇源的李月篱。因为李月篱在他这里太不突出了。
不过,如果用力的回想起来,徐向东对李月篱还是有有一丁点印象的。
自己是高三二班的,李月篱是高三四班的,和景丽君是一个班的。他和李月篱只是同级同学而已。徐向东对李月篱有一点印象,因为李月篱曾经给他递过一个纸条。
那好像还是在高二上学期,发生了这件事。时间老长了。小姑娘倒是长的不错,挺清秀的。但仅此而已。就李月篱这个长相和自己的其他女友来说,只是一般般。
好像李月篱是写的一首诗,摘抄的吧,还是本人写的?朦胧朦胧的。他懒得看。但李月篱给他递纸条这个行为本身来说,就是对他徐向东本人的一种爱的表白。
谁傻呀?谁不明白呀?都是十八九岁之外的成年人了。爱情神经都特别敏感。一张小纸条,绝对暴露少女的情爱之心。
当时徐向东很有感慨,你说这个外县的小女子李月篱胆子有多大吧?一个小县城的女子,可怜兮兮的女子,居然敢向一个市长公子发起爱的表白。
的确,勇气可嘉,勇气可嘉呀!这是徐向东收到的唯一的纸条。
徐向东过后这张小纸条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直接就是丢了!撕掉了,直接扔在马路上也极有可能。总之,他是忘了。
可以说,能够给徐向东留下点印象的,值得他私下回忆和把玩的,那绝对这些个女孩子,她的这些备用轮胎里,家庭,身高,长相,性格都是相当不错的。例如,林秀英就是这样。例如,景丽君。
而李月篱在这其中,无论是家庭地位家庭背景,还是身高长相都并不是太突出。都根本没有完全进入徐向东的情眼。徐向东是随意扔了李月篱爱的表白的纸条,然后再见面,就根本懒得再看李月篱的这个状况。
徐向东对李月篱唯一的印象,就是这个外县的小女子曾经给他递过一张朦胧的小纸条。不要怪她,她只是犯了个胆大妄为的错误而已,可以原谅她,不必和她计较。
母亲秦淑怡就提醒过徐向东。你说你要考北大,要到林秀英那里,你就专心一点,用心一点,不要跟过多的女孩子接触,如果林秀英知道了,她肯定会生你气的。
徐向东妈,你放心!林秀英就是知道了,也无所谓。我绝对不让她讹我五万块钱成功的。她太小瞧本公子我了。我就算考上北大,过不久我也要和她分开,因为我俩不合适。
就这样,对大帅哥徐向东来说,公元1986年在等待上大学的暑假时间,徐向东说是复读,准备下一年的高考,可是,他只是把书和资料归拢一下,一点都没去看。
他能做的就是,整天在这些女同学女友的备用轮胎中穿梭往来。除了李月篱之外,他的这些备用轮胎都是碎花当地的,也有外外县的。
但是在徐向东的心中,他根本就没有把李月篱当做是他爱情的备用轮胎。李月篱连这个资格都没有,在徐向东看来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