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至夏日夜晚,暑气未消,我便搬来小板凳,依偎在奶奶身旁,缠着她讲故事。奶奶手中的蒲扇轻摇,在如水的月光下,缓缓开启了那段尘封已久的惊悚回忆。
奶奶年轻的时候,所在的村子沿袭着古老的传统,每年农历七月半,都要在村头那座陈旧的老祠堂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用以慰藉游荡的亡魂。仪式结束后,奶奶总会热心地留下帮忙收拾祠堂。
那天,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天色愈发暗沉,帮忙的村民们陆续离去。只剩奶奶独自在祠堂内,有条不紊地整理着供品。突然,一股阴恻恻的冷风毫无预兆地灌进祠堂,原本安静燃烧的烛火瞬间剧烈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奶奶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就在祠堂的阴暗角落里,一个身着素白长裙的女子悄然伫立。女子的面容堪称绝美,可那脸色却苍白得如同白纸,毫无血色,双眼空洞无神,嘴唇泛着青紫,仿佛蒙着一层寒霜。奶奶瞬间被恐惧攫住,双腿发软,像被钉在了地上,想要逃离,却无论如何也迈不开步子。
女子缓缓抬起手臂,那动作僵硬而迟缓,修长的手指指向奶奶,嘴里念念有词:“替我……替我……”声音低沉而喑哑,仿佛从幽深的地府传来,带着无尽的哀怨与阴森,在寂静空旷的祠堂内幽幽回荡。
奶奶的心脏剧烈跳动,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来,她颤抖着嗓音问道:“替你什么?你……你究竟是谁?”然而,女子并未回应,只是双脚离地,如鬼魅般缓缓朝着奶奶飘来,她的裙角在无形的气流中肆意舞动。随着女子逐渐靠近,一股彻骨的寒意扑面而来,奶奶仿佛瞬间坠入冰窖,每一寸肌肤都被寒冷侵袭。
就在女子即将靠近奶奶之时,奶奶不知从哪儿涌起一股勇气,慌乱中伸手抓起桌上祭祀用的桃木剑,朝着女子奋力挥舞过去。桃木剑划破空气,发出“呼呼”的尖锐声响,女子似乎对桃木剑有所忌惮,原本飘移的身形猛地一顿。但仅仅片刻,她便又继续朝着奶奶逼近,同时发出一声尖锐刺耳的叫声:“替我死!”
奶奶惊恐到了极点,下意识地连连后退,慌乱中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桌子,只听“哗啦”一声,桌上的供品散落一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奶奶瞥见地上有一些祭祀用的糯米。她突然想起老人们常说糯米能够驱邪,于是急忙蹲下身子,一把抓起糯米,朝着女子用力扔去。
糯米如雨点般砸向女子的身体,瞬间发出“滋滋”的声音,仿佛热油滴入水中。女子的身上顿时冒出阵阵刺鼻的黑烟,她痛苦地扭曲着身体,发出一连串凄厉的惨叫,那声音仿佛要将人的灵魂都撕裂。奶奶趁着这个间隙,转身逃出了祠堂,一路头也不回地狂奔回家。
回到家后,奶奶便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声音里满是恐惧与惊惶。家人心急如焚,赶忙请来了村里知晓法术的老者。老者神色凝重,在奶奶的房间里四处查看后,先是在屋内的四角点上艾草,袅袅青烟缓缓升起,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气味。接着,他又在门窗处撒上朱砂,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神秘。
过了许久,奶奶终于悠悠转醒,虚弱地睁开双眼。自那以后,奶奶每当提起这件事,都会心有余悸,反复叮嘱我,七月半阴气极重,夜晚千万不要在外随意逗留,对鬼神一定要心存敬畏。而我,每当回想起奶奶讲述的这个故事,即使在宁静的夏日夜晚,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也会忍不住打个寒颤,总觉得周围黑暗的角落里似乎隐藏着什么未知的恐怖存在,正窥视着世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