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地界,被黄巾军所杀。
曹操为报父仇,血洗徐州,一路上鸡犬不留,屠灭殆尽!
“诸葛卧龙本是琅琊人,当年丞相屠灭徐州的时候,卧龙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了……”
荀攸微微叹息着:
“当年诸葛氏之所以举家搬迁到了荆州,多半也是因为丞相对徐州的战事,让他们在琅琊郡无法立足!”
陈群拈须沉思,点头赞成:
“机缘巧合,丞相的攻伐徐州之举,给少年诸葛留下了极为不好的阴影?”
“若是这么解释的话,那孔明出山辅佐刘备,算计咱们的兵马,就顺理成章了!”
卧龙出山?
五大谋士心中不禁各自一震,如临大敌!
卧龙虽然从未展示过实力,但盛名之下,多半并非虚妄之言……
钟繇的眉宇间,皱出了数道细纹,连连摇头:
“我们曾建议主公招揽荆州士族归顺,然后南北夹击刘备,东西拿下江东和益州!”
“可是若诸葛卧龙出山辅佐刘备的话凭借诸葛村夫在荆州士族中的关系,此事恐怕就难了……”
贾诩花白的眉毛一挑,忽然阴阴一笑:
“那倒未必!”
“荆州士族重利而忘义,能否招揽他们归顺,就看丞相开出的筹码能不能让他们心动了!”
“还有打在他们身上的大棒子,能不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权衡利弊,他们会乖乖的缴械投降!”
贾诩的谋算,跟昨日曹操的想法不谋而合!
程昱也拈须大笑道:
“卧龙出山,又能如何!”
“我们五大谋士,又岂惧之?”
“更何况若辅佐刘备的真是卧龙,那也是一条落魄的卧龙!”
“他如果真的跟荆州士族的关系亲密无间,又怎么会不在荆州任职,反而选了个被荆州士族们舍弃的刘大耳?”
“我料卧龙纵然辅佐刘备,也决不能左右荆州士族的去留!”
五大谋士,听了程昱的分析,刚才心头的沉重感,瞬间释然了不少。
虽然他们从未跟卧龙诸葛交手。
但仅凭樊城破郭嘉战阵,宛城算计十万曹兵,已经能够展现卧龙的实力了。
若没有荆州士族的从后相助?
卧龙虽然奇谋诡诈,但毕竟是人而不是神!
凭借刘备的几千兵马,能翻得起多少浪花!
荀攸一拍桌案,沉声道:
“我看攻伐荆州,不可拖延了!”
“若给了刘备足够的时间,恐怕有卧龙相助,整个荆州都有可能落在他的手里!”
“只等丞相的病情稍好,咱们便谏言丞相,速攻荆州!”
程昱、钟繇、陈群等,尽皆说道:
“一力降十会!”
“不管他诸葛卧龙有什么诡诈,咱们兵马领先,优势在我!”
众人正在议论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报:
“荀令君到!”
话音刚落,一个瘦削的身影,跨门而入,来到众人面前。
“荀令君!”
五大谋士尽皆起身,向荀令君见礼。
虽然荀彧并不在五大谋士的序列之中,但荀彧官拜“尚书令”,又有一个“万岁亭侯”!
已经凌驾于众臣之上了!
而且五大谋士里除了贾诩,其余四位都是出自颍川士族。
荀彧正是颍川士族的领袖人物!
“主公命你们商议攻伐荆州的方略,有何进展么?”
荀彧并没有入座,而是站在上首,环顾着众人问道。
荀攸乃是自郭嘉死后,五大谋士的领袖人物,赶忙躬身回道:
“叔父,我们刚才议论,料想刘备绝没有破阵得樊城,妙计赚宛城的本领。”
“可能在新野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另有其人!”
荀彧面色淡然,慢条斯理的问道:
“另有其人?”
“姑且试言之。”
程昱接口笑道:“我们推测,能通晓战阵兵法,又善谋略之人,并不多有!”
“而荆州有此能为的,恐怕只有卧龙诸葛一人了!”
卧龙?
荀彧平淡的脸上,泛过一丝惊异。
但瞬间又恢复了那份淡定。
“若卧龙出山,辅佐刘备,你们又打算建议主公以何策破之?”
荀攸稍一沉思,逻辑思路后说道:
“欲夺荆州,必先灭刘备!”
“而纵然卧龙出山替刘备出谋划策,荆州士族在丞相和卧龙之间,也断然不会站位卧龙。”
“为何?”
“归顺丞相,荆州士族或许可以永镇荆州,保全他们的既得利益,甚至还会得到更多。”
“而支持刘备的话,丞相若胜,必会让荆州生灵涂炭,损失最多的还是这些土着士族。”
“刘备若胜,则很有可能跟荆州士族们秋后算账,以报之前被士族欺负之仇!”
“只要荆州归顺,刘备就会身陷南北夹击之地,再无生还之理了!”
钟繇笑着说道:
“主要是这一场战,刘备的赢面微乎其微,而丞相秉持天下,已是不败之局。”
“卧龙虽然一时得逞,不过是因为我们轻敌之故!”
“一旦丞相领兵亲临,卧龙也要成卧虫了!”
众人一阵大笑。
荀彧忽然低头,斜眼看着身旁的贾诩:
“文和,你的主张呢?”
“也和他们一样么?”
贾诩摇了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荀彧素来知道贾诩不会轻言,也就不再追问,而是把目光转到了荀攸的身上:
“对付卧龙,你们有何妙策么?”
荀攸如实说道:
“卧龙足智多谋,我们若攻的急,他会疲于应付我们。”
“而我们若不急于用兵,很可能他会替刘备谋算,巧取荆州。”
“因此攻伐荆州,不可拖延,越快越好!”
“只等丞相病体康复,我们便打算谏言主公,起兵南征。”
荀彧缓缓转身,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往外走去。
五大谋士看着荀彧的身影,不知道这位和郭嘉齐名的丞相府智囊,此刻心中在想着什么。
走出军师府。
荀彧抬头望着湛湛青天,一脸的茫然:
“替刘备出谋划策的,到底是这个卧龙?”
“还是他?”
原本自以为可以确定的事,忽然又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卧龙诸葛对丞相昔日血屠徐州的事,必然耿耿于怀,助刘备而抗丞相,也在情理之中。”
“而卧龙之能,无人知道他的深浅……”
荀彧以手加额,望着头顶的湛湛青天祷祝:
“愿是卧龙出山,而他永远莫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