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段豪而言,虽然手中的权力被剥削了,但是至少自己活下来了。
只要活下来,那么未来还是光明的,更何况,自己现在荣誉头衔加身,而且还有着录尚书事这个官衔,可以参与到朝政之中,如此,还是有机会,在向前一步的。
对于现在的段豪而言,再向前一步,那就是进三公之位了。
不过对于此时的段豪而言,他已经不愿意在这里面混下去了,这一次孔家的覆灭,让段豪意识到了,权力的可怕,这是稍不留神,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前一天还权势熏天,掌握天下生死大权呢,第二天,人头就被挂到城楼上示众去了,要不是在这之前,和杨亮建立一定的联系,恐怕此时的段豪,也和孔骏的人头一样,挂在城楼之上了。
所以在见识到权力的恐怖之后,段豪的内心,则想的是赶紧逃离这个地方……
而作为这场政变的第三个受益者则是‘王宝’。
王宝是杨烈世代的老臣,年迈七旬,在朝中德高望重,孔骏和贾家党斗争的时候,作为三公太保的他,是属于透明人物,两面都不得罪,在他的想法中,自己都这么大了,能有个善终就可以了,所以他是极力避免于政治斗争中。
即使当时闹到最大的储君之争的时候,满朝文武,都站在了杨由这样一方,他王宝也是没有站在那一方,当然他也没有站在孔骏的那一方,而是关起来门,扫自己的门庭雪。
当然如果是寻常人的话,是不可能中立站队的,毕竟这朝堂之上,不是贾家党就是孔家党,你如果不站队,那么必然会被这两党先给干掉。
但是王宝不一样,他是三公太保,地位十分之高,如果他站在那一方,那么那一方就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所以两派最初都拉拢于他,但是王宝明白,储君之争,这不是随时可能全家掉脑袋的,所以他保持了中立,也是因为如此之下,两方最后都默认了王宝中立,毕竟他年纪也大了,不想参与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王宝作为三公,他则被抬了出来,与杨亮共同辅政……
王宝站出来,其实是多方势力平衡的选择,按正常来讲,出力最多的杨伟应该和杨亮共同辅政才对。
但是杨亮对于这个杨伟是很不满意的,杨亮其实本质上和孔骏是一类人,都是属于疾恶如仇的那种人,属于清流名士,少年时期的杨亮,也带着几个侍从,走遍大江南北,结交各种大名士呢……
所以他打心底里是看不上杨伟这种人,如果杨伟不是皇族之人,杨亮是有可能要把这个杨伟给搞死的。
但同样在这里,也看出来了杨亮不如孔骏的一方面。
那就是杨亮心软,在政治场上,心软之人,那是要吃大亏的。
孔家党覆灭后,按理来讲,是要对其党羽进行清算,但是杨亮并没有清算的打算,当然杨亮这么做,除了心软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中大臣,基本上,都被孔骏给清算得差不多了,位置还没有补上来,如果再杀一批的话,那么朝中是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所以孔家党覆灭后,对于孔家党,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算。
也是因为杨亮的存在,杨伟并没有获得辅政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他也得到了远超于各大藩王的待遇,可以入驻朝堂,甚至可以出入各个地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权力。
而王宝则是为了平衡权力,简单而言是为了平衡杨亮和杨伟的权力,其实在这两人的权力中,杨亮是可以压着杨伟的,从而实现独揽大权的局面。
但是如果杨亮这么做了,作为这场政变发起者,贾念芙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贾家党必须推选出来一个,从而能分化杨亮权力的人,这也就是王宝被推出来的原因。
虽然寸功不利,但是为了朝堂的平衡,故而与杨亮共同辅政。
虽然杨伟对此不满,但是他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此时的杨亮是手握重兵和重权,自己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
虽然王宝被贾家党给推出来了,但是作为这场政变的幕后策划者贾念芙是十分不满意的。
毕竟我辛辛苦苦地策划这么大一次事件,最后我什么都没有捞到,反而你杨亮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凭什么呀?
所以对此贾念芙的内心是十分不爽的,但是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贾念芙又什么都做不了。
毕竟她只是宫中的一个女人,虽然这场政变是他策划的,但是瓜分蛋糕的人中,她瓜分的最少。
她想把贾正扶持到三公的位置上,杨亮都不同意,最后也只是给贾正一个尚书令的位置,也算是进步一级……
如今的三公,太傅还太尉,是空缺的,其实是完全可以把贾正给抬上去的,但是杨亮不同意,反而把这个太尉的位置,给了他自己……
现在的杨亮则是汝南王,太宰兼太尉,录尚书事,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豫州诸军事,本身就有着天官太宰的官衔,还把太尉给兼了过去……这怎么看,都是不行的,或者是幼稚的行为。
虽然太尉这个官衔是荣誉上的官衔居多,但这是三公之位,你只要做上去了,在很多时候,出现真空权力官衔的时候,你是可以兼任的,也是在这种情况,三公能逐步地掌握实权,或者说掌握大权。
因为出现大的实权官衔空缺的时候,一般都是三公给揽过来兼任的……
行,你太尉给兼任过去了,你太傅空缺着呢,你总可以给人家贾正吧?
贾念芙也派人给杨亮说过这个事情,但是杨亮则以贾正资历尚浅,不足以位列三公之由给拒绝了。
可以说,独揽大权的杨亮是彻底的把贾家党给得罪了……或者说也是因为杨亮的原因,让这场政变的谋划集团‘贾家党’的收益最小化,或者说没有得到什么收益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