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里,莫愁盯着巨型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这是他们研发三年的\"星链回收系统\"首次升空,42颗微型卫星将组成全球电子垃圾监测网络。
\"还有30秒。\"林默的声音通过耳麦传来,他正在百公里外的技术保障中心,\"所有传感器已激活。\"
当火箭刺破云层的瞬间,莫愁忽然想起五年前那个暴雨夜。那时他们挤在地下室,用二手零件组装第一台电子垃圾拆解机。如今,他们的技术即将改变人类处理电子污染的方式。
卫星成功入轨的欢呼声中,苏雨晴发来加密视频。她站在非洲刚果金的电子垃圾场,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废弃手机:\"我发现了'毒蛛'的前身——一个由电子巨头操控的地下回收帝国。\"
视频突然被干扰,画面中闪过穿着防护服的身影。\"小心!\"莫愁对着屏幕大喊,却只见苏雨晴踉跄着撞向镜头,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色衬衫。
三天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莫愁握着苏雨晴的手,看着她被防弹衣碎片划伤的脸:\"为什么不告诉我你去了刚果?\"
\"因为这个。\"苏雨晴举起染血的U盘,\"电子巨头们用医疗设备名义进口电子垃圾,在非洲提炼稀有金属。\"她调出一组卫星对比图,\"看,三年内刚果森林覆盖率下降了47%。\"
林默接入视频会议:\"我分析了U盘里的数据,他们使用的正是我们三年前淘汰的拆解技术。\"他展示着分子模型,\"这种技术会释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半衰期超过五百年。\"
三人组陷入沉默。他们创造的绿色技术,竟被用来实施更大的生态犯罪。
\"我们要启动'净化行动'。\"莫愁突然站起身,\"用星链系统定位所有非法拆解点,同时研发新型纳米降解酶。\"
接下来的三个月,三人组开启了昼夜颠倒的工作模式。莫愁带着团队游说联合国环境署,林默在实验室改良纳米酶配方,苏雨晴则带着突击队捣毁了五个非法拆解场。当第一份《全球电子垃圾治理白皮书》发布时,全球股市上电子巨头的股价集体跳水。
危机却在此时悄然逼近。某个凌晨,莫愁被实验室警报声惊醒。全息投影显示,星链系统正遭受定向电磁脉冲攻击。
\"是'毒蛛'余孽!\"林默冲进实验室,\"他们用卫星激光武器干扰我们的传感器。\"
莫愁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警报,突然想起苏雨晴在刚果拍摄的电子垃圾山。\"那些废弃卫星......\"她灵光一闪,\"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组成防护网!\"
在全球媒体的直播镜头前,莫愁团队启动了史无前例的\"太空清道夫\"计划。报废卫星搭载着纳米降解酶,像银色的鱼群般游向攻击源。当纳米酶与电磁脉冲在空中相遇时,整个北半球的夜空都被染成了翡翠色。
事件平息后,联合国秘书长亲自致电:\"你们不仅拯救了卫星网络,更唤醒了人类对太空垃圾的重视。\"
庆功宴上,苏雨晴举起香槟:\"为我们的星链计划,更为那些在非洲土地上抗争的孩子们。\"她忽然转向莫愁,\"对了,我在刚果遇到个小丫头,她说长大后要成为像你一样的女科学家。\"
林默笑着将莫愁拥入怀中:\"我已经在计划下一代星链了,这次要加入教育卫星,让非洲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窗外,酒泉的星空格外璀璨。莫愁知道,属于他们的传奇,将永远与星辰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