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第九十回概述
《红楼梦》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嘈,送果品小郎惊叵测”,回目便暗示了本回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贫寒女子的遭遇和复杂的人心算计展开。
本回开篇,黛玉听闻宝玉定亲的消息后,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到了绝粒的地步。此前十几天,贾母等轮流看望,她还能说几句话,可这两日却越发沉默。紫鹃见情况危急,去回禀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雪雁在屋里伴着黛玉,恰逢侍书前来探望。雪雁悄悄询问侍书宝玉定亲之事是否属实,得到肯定答复。然而,侍书随后又澄清宝玉亲事并未定下,这一消息让黛玉心中的希望重新燃起,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
与此同时,王熙凤在园中遇到邢岫烟因丢失衣物而与婆子争执的场景。邢岫烟出身贫寒,在贾府处境艰难,丢失衣物后只能默默忍受婆子的嗷嘈。王熙凤了解情况后,训斥了婆子,并送了几件衣服给邢岫烟,展现出她精明能干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面。
薛蝌回到家中,得知邢岫烟的遭遇后深感同情。此时,夏金桂派宝蟾给薛蝌送来果品和酒,薛蝌却从宝蟾的言语间察觉到了夏金桂的居心叵测。夏金桂为人善妒且心术不正,她的这一行为为薛家内部埋下了矛盾的伏笔。
这一回通过多条情节线的交织,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纠葛、性格特点以及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二、情节详细剖析
1.黛玉病情起伏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黛玉的病情经历了从恶化到好转的起伏过程,这一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她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也展现了贾母等人的不同反应。
黛玉病情恶化的根源在于她听闻宝玉定亲的消息。自她立意自戕之后,身体便渐渐不支,直至绝粒。在最初的十几天里,贾母等轮流看望时,她有时还能说几句话,但这两日却索性不大言语了。她的内心时而昏晕,时而清楚,这种状态表明她在情感的折磨下痛苦不堪。紫鹃和雪雁深知黛玉病情的缘由,却不敢向贾母等人说出实情。紫鹃即便想向侍书打听消息,也怕越闹越真,加速黛玉的死亡;雪雁因传话之事心怀愧疚,更是不敢提及此事。这体现出她们对黛玉的关爱与担忧,同时也反映出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黛玉所处的敏感处境。
当黛玉处于绝粒之日,紫鹃料无指望,守着哭了一会儿后,便出去向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汇报情况。此时雪雁独自守着昏昏沉沉的黛玉,小孩子家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心中又痛又怕,只盼着紫鹃快点回来。就在这时,侍书前来探望黛玉。雪雁以为黛玉已一无所知,又见紫鹃不在,便悄悄拉着侍书的手询问宝玉定亲之事是否属实,侍书给予了肯定答复。这一消息无疑是雪上加霜,让黛玉的病情愈发严重,她只剩得残喘微延,生命岌岌可危。
然而,事情出现了转机。侍书在与紫鹃交流时透露,宝玉定亲之事都是误传,老太太根本没同意。黛玉在屋内偷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并且主动喝起水来。这一转变展现了黛玉对宝玉深深的感情,她的病情与宝玉的婚事紧密相连,宝玉未订婚的消息如同强心剂,让她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紫鹃感慨这次事件差点要了黛玉的命,同时也想起当初自己传黛玉要嫁人,宝玉也因此得了一场大病。这两件事相互呼应,进一步体现了宝黛之间的深情厚谊。
面对黛玉病情的突然好转,贾母猜出了八九不离十。她开始思考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虽然觉得二人很合适,但考虑到黛玉身体虚弱,恐怕不是个有寿之人,心中不免困惑。随后,贾母表示想让宝玉娶了宝钗,对于黛玉的婚事,准备等宝玉完婚后再给她择一门亲事。贾母的这种想法反映了她作为家族长辈,在考虑婚姻问题时更注重家族利益和实际情况,而不仅仅是儿女的感情。
在黛玉病情起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情感如同波澜起伏的潮水。从绝望到重燃希望,她的心理变化紧紧围绕着宝玉的婚事。而贾母等人的反应则体现了他们在家族利益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权衡。这一情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红楼梦》中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社会现实。
2.邢岫烟失衣与凤姐赠衣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邢岫烟失衣与凤姐赠衣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了邢岫烟和凤姐不同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反映出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阶层差异。
邢岫烟失衣事件的起因是她丢失了一件旧衣服。在大观园中,有人喊叫遭贼,这引起了凤姐的注意。凤姐迅速来到现场,捉住了一个老婆子。此时,邢岫烟及时出现,她向凤姐说明自己只是丢了一件旧衣服,并请求凤姐不要为难老婆子。邢岫烟的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她善良、宽容的性格特点。她没有因为自己的财物丢失而大发脾气,反而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婆子求情,可见她内心的温柔和善良。她深知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下人的生活也不容易,不愿意因为一件旧衣服而让一个老婆子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善良并非是软弱可欺,而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高尚品质。
从邢岫烟的处境来看,她虽然是邢夫人的侄女,但在贾府中却家境贫寒。她的穿着比较朴素,与其他贵族小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或抱怨,反而保持着自尊自爱的态度。在失衣事件中,她没有刻意渲染自己的损失,也没有借机向贾府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问题。这种自尊自爱让她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人格魅力。
凤姐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见这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便放过了老婆子。这一行为体现了凤姐的精明能干。她能够迅速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同时,她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愿意因为惩罚一个老婆子而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在放过老婆子之后,凤姐又想到邢岫烟的穿着比较贫寒,便送给了她几件衣服。这一举动显示出凤姐并非完全冷酷无情,她也有同情心的一面。她能够关注到邢岫烟的处境,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说明她在处理事情时还是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然而,凤姐的赠衣行为也不仅仅是出于同情心。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是她维护自己在贾府地位和形象的一种方式。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凤姐作为管家,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她送给邢岫烟衣服,既可以显示自己的大方和善良,赢得邢岫烟的感激和其他人的赞誉,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邢岫烟的困境,避免因为邢岫烟的贫寒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行为体现了凤姐的世故和圆滑,她善于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寻找平衡。
邢岫烟在接受凤姐的赠衣时,表现得十分得体。她没有过分推辞,也没有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而是坦然地接受了这份礼物。这再次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和沉稳大气。她明白凤姐的赠衣既有同情的成分,也有维护人际关系的考虑,所以她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回应,既不显得过于卑微,也不显得过于傲慢。
邢岫烟失衣与凤姐赠衣这一情节,通过对邢岫烟和凤姐人物表现的细致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邢岫烟的善良、自尊自爱与凤姐的精明能干、世故圆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映出贾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阶层差异。这一情节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3.薛蝌对夏金桂的疑虑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薛蝌对夏金桂居心叵测的察觉过程,充满了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薛蝌的谨慎与敏锐,也揭示了夏金桂复杂的动机和险恶的用心。
薛蟠入狱后,薛家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夏金桂的一些行为开始引起薛蝌的注意。夏金桂在薛蟠不在家时,主动给薛蝌送来了果品和酒。起初,薛蝌本以为夏金桂是为了感谢自己为薛蟠的事忙前忙后。在当时的情境下,这种想法是合乎常理的,毕竟薛蝌作为薛蟠的堂弟,在兄长入狱后帮忙处理事务,夏金桂以送果品和酒的方式表达感激,似乎是一种正常的人情往来。
然而,随着与宝蟾的交流,薛蝌逐渐察觉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宝蟾来到薛蝌的房间送果品和酒时,言语间透露出一些不寻常的意味。她的话语中或许带有一些暗示和暧昧,让薛蝌开始对夏金桂的动机产生了怀疑。薛蝌是一个心思细腻、为人正直的人,他对这种不恰当的暗示十分敏感。他开始在心中思索夏金桂此举的真正目的,意识到夏金桂可能并非单纯地表达感激之情。
薛蝌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从疑惑到警惕的转变。一开始,他只是对宝蟾的言语感到有些奇怪,但并没有立刻往坏处想。他试图从正常的角度去理解夏金桂的行为,认为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随着宝蟾言语的进一步暗示,他心中的疑虑逐渐加深。他开始回忆夏金桂平日里的种种表现,发现她是一个性格泼辣、任性妄为的人。在薛家,夏金桂常常闹得鸡犬不宁,把薛家搅得翻江倒海。想到这些,薛蝌越发觉得夏金桂此次送果品和酒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夏金桂的动机主要源于她的自私和贪婪。她在薛蟠入狱后,看到薛蝌年轻有为,又在薛家帮忙处理事务,便心生邪念。她企图通过一些手段勾引薛蝌,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她可能认为薛蝌能够在薛家撑起一片天,若能将薛蝌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在薛家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甚至可以进一步掌控薛家的财产和权力。这种动机反映了夏金桂的自私自利和对权力、财富的贪婪追求。
当薛蝌意识到夏金桂的居心叵测后,他的心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他一方面要防范夏金桂的进一步行动,避免陷入她设下的陷阱;另一方面,他又要考虑如何在不引起太大风波的情况下处理这件事情。毕竟薛家是一个大家族,他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让薛家的名声受损,也不想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他开始变得更加谨慎,对夏金桂和宝蟾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留意。
就在薛蝌想着夏金桂接下来到底会对自己如何使坏时,只听见窗外噗嗤的笑了一声。这一声笑让薛蝌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他知道夏金桂的阴谋还在继续。这声笑也让他感到一丝恐惧和不安,但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决定要更加小心地应对夏金桂的阴谋,保护好自己和薛家的名誉。
薛蝌对夏金桂居心叵测的察觉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冷静。他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险恶的阴谋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识破夏金桂的诡计。这一情节也进一步丰富了薛蝌的人物形象,同时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夏金桂的性格特点和她在薛家所引发的种种矛盾。
三、人物性格与关系
1.邢岫烟的性格特点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邢岫烟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温顺、自尊自爱、善良等性格特点,这些特质在她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与她在贾府的处境和人际关系紧密相连。
邢岫烟的温顺性格在失衣事件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当她丢失了一件旧衣服,大观园里有人喊叫遭贼,凤姐前来捉住一个老婆子时,她没有丝毫的慌乱和愤怒。她平静地向凤姐说明情况,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丢了一件旧衣服,并且诚恳地请求凤姐不要为难老婆子。这种温顺并非是懦弱,而是她内心平和、宽容的体现。她深知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下人犯错可能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所以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点损失而让别人遭受痛苦。她的言语和态度都透露出一种温柔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她的善良和体贴。
自尊自爱是邢岫烟性格中非常突出的一点。尽管她是邢夫人的侄女,但在贾府中家境贫寒,穿着朴素,与其他贵族小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或自怨自艾。在失衣事件中,她没有刻意渲染自己的损失,也没有借机向贾府提出任何要求。她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处境,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当凤姐送给她几件衣服时,她既没有过分推辞,也没有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而是得体地接受了这份礼物。这种自尊自爱让她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人格魅力,不卑不亢地与他人交往。
邢岫烟的善良在很多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她不仅在失衣事件中为老婆子求情,展现出对下人的怜悯之心,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关心他人。她与其他姐妹相处时,总是温和友善,乐于助人。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而嫉妒他人的富贵,反而能够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她的善良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周围的人,让大家都愿意与她交往。
在贾府的处境和人际关系方面,邢岫烟虽然是邢夫人的侄女,但由于邢夫人为人刻薄,她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照顾和关爱。她在贾府中相对孤立,经济上也比较拮据。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努力适应环境,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她与迎春、探春等姐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她们欣赏她的性格和才华,愿意与她交流和分享。她与凤姐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微妙,凤姐虽然精明世故,但也能看到邢岫烟的优点,所以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她帮助。邢岫烟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刻意迎合他人,这种处世态度让她在贾府中赢得了一定的尊重。
邢岫烟温顺、自尊自爱、善良的性格特点使她在《红楼梦》众多女性形象中独树一帜。她的这些品质不仅让她在困境中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尊严,也让她在人际关系中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她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赞美,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2.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出精明能干、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富有同情心等特点,这些特质在她处理邢岫烟失衣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她在贾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在处理邢岫烟失衣事件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当大观园中有人喊叫遭贼时,她迅速赶到现场,果断地捉住了一个老婆子。这一行动展现了她的雷厉风行和果断决策能力。在贾府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精明能干的管理者来维持秩序。王熙凤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说明她时刻保持着警觉,对贾府的安全和秩序非常重视。她的这种能力使得她在贾府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王熙凤的一大特点。在得知邢岫烟只是丢了一件旧衣服后,她见这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便放过了老婆子。这一决定体现了她的权衡利弊和灵活应变能力。她明白在贾府中,下人众多,惩罚一个老婆子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甚至会影响到贾府的内部团结。因此,她选择了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既维护了贾府的秩序,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此外,她还想到邢岫烟的穿着比较贫寒,便送给了她几件衣服。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她的大方和善良,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邢岫烟的感激和其他人的赞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她善于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寻找平衡,能够巧妙地处理与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使得她在贾府中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王熙凤并非完全冷酷无情,她也有同情心的一面。她关注到邢岫烟的处境,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说明她在处理事情时还是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邢岫烟虽然家境贫寒,但她的善良和自尊自爱得到了王熙凤的认可。王熙凤送给她衣服,既是对她的一种帮助,也是对她人格的一种尊重。这种同情心体现了王熙凤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辉,使她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在贾府中,王熙凤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是贾府的管家,掌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和日常事务。她的精明能干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使得她能够有效地管理贾府,维持贾府的正常运转。她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着贾府的兴衰荣辱。然而,她的权力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她在管理过程中有时会过于严厉和专断,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怨恨。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贾府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王熙凤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她精明能干、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富有同情心等特点。她在贾府的地位和作用既体现了她的能力和才华,也反映了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她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小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深刻的内涵。
3.薛蝌与夏金桂的关系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薛蝌与夏金桂的关系充满了紧张与猜忌,薛蝌对夏金桂的疑虑和防范心理逐渐加深,而夏金桂的性格和她对薛蝌的企图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显露。
薛蝌是一个正直、谨慎且心思细腻的人。在薛蟠入狱后,他帮忙处理薛家事务,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和担当。而夏金桂则是一个性格泼辣、任性妄为的女子,自从嫁入薛家,就把薛家搅得鸡犬不宁。起初,夏金桂给薛蝌送果品和酒时,薛蝌以为这是她为感谢自己为薛蟠之事忙前忙后而做出的正常举动。然而,宝蟾前来送东西时言语间的暗示和暧昧,让薛蝌开始对夏金桂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薛蝌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他回忆起夏金桂平日里的种种表现,深知她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婪无度的人。在薛家,她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把薛家闹得翻江倒海。因此,薛蝌意识到夏金桂此次送果品和酒的行为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开始对夏金桂和宝蟾的一举一动格外留意,时刻保持着警惕。
随着疑虑的加深,薛蝌的防范心理也日益增强。他明白夏金桂的企图一旦得逞,不仅会破坏薛家的名声,还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他在与夏金桂及其身边人接触时,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他尽量避免与夏金桂单独相处,对于宝蟾的言语和行为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深知夏金桂的手段,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她设下的陷阱。
夏金桂的性格决定了她对薛蝌的企图。她自私贪婪,在薛蟠入狱后,看到薛蝌年轻有为,又在薛家帮忙处理事务,便心生邪念。她企图通过勾引薛蝌,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她认为薛蝌能够在薛家撑起一片天,若能将薛蝌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在薛家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甚至可以进一步掌控薛家的财产和权力。她的这种企图反映了她对权力和财富的极度渴望,以及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特点。
当薛蝌意识到夏金桂的居心叵测后,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要防范夏金桂的进一步行动,保护好自己和薛家的名誉;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事情闹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他只能在暗中小心应对,寻找合适的时机来化解这场危机。而窗外那一声噗嗤的笑,更是让薛蝌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也让他更加坚定了防范夏金桂的决心。
薛蝌与夏金桂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薛蝌的疑虑和防范心理源于夏金桂的不良企图和恶劣性格。这一关系不仅展现了薛蝌的智慧和冷静,也揭示了夏金桂的自私和贪婪。在薛家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将进一步发展,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和看点。
四、深层含义与哲理思考
1.贫富差距的反映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邢岫烟的贫寒与王熙凤的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邢岫烟虽身为邢夫人的侄女,却家境贫寒。她在贾府中,穿着朴素,与其他贵族小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当她丢失一件旧衣服时,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没有过多的抱怨和计较。她深知自己的处境,在贾府中相对孤立,经济上的拮据让她在生活中处处受限。她的自尊自爱使她不会因为贫穷而刻意去讨好他人,也不会为了改善生活而不择手段。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贫寒,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王熙凤,她在贾府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财富。作为贾府的管家,她掌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生活奢华至极。她的穿着打扮华丽精美,言行举止间尽显富贵之气。在处理邢岫烟失衣事件时,她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并且轻易地放过一个老婆子,显示出她在贾府中的权威和掌控力。她送给邢岫烟几件衣服,对于她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邢岫烟而言,却是一份珍贵的帮助。
这种贫富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反映在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方面。邢岫烟在贾府中虽然有亲戚关系,但由于家境贫寒,她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照顾和关爱。她与其他姐妹相处时,虽然友好和善,但在一些场合中,难免会因为自己的贫寒而感到自卑。而王熙凤则不同,她凭借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和家族背景,在贾府中呼风唤雨,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她的决策和行动能够直接影响到贾府的许多事情,人们对她既敬畏又奉承。
从更深层次来看,邢岫烟与王熙凤的贫富差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固化和不平等。在那个社会中,贵族阶层拥有大量的财富和资源,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而像邢岫烟这样的贫寒之人,即使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很难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的激化,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红楼梦》通过邢岫烟和王熙凤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2.善恶的体现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夏金桂的居心叵测与邢岫烟的善良形成了鲜明对比,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夏金桂自嫁入薛家后,便将薛家搅得鸡犬不宁。她性格泼辣、自私贪婪且任性妄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薛蟠入狱后,她看到薛蝌年轻有为且帮忙处理薛家事务,便心生邪念。她妄图通过送果品和酒,利用宝蟾言语中的暗示和暧昧,勾引薛蝌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她想掌控薛蝌,进而稳固自己在薛家的地位,甚至掌控薛家的财产和权力。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她内心的丑恶和贪婪,她不顾伦理道德,只追求自身利益,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薛家带来怎样的影响,也不在乎会伤害到多少人。她的居心叵测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箭,随时准备射向无辜之人。
与之相反,邢岫烟展现出了善良、宽容和自尊自爱的美好品质。她虽家境贫寒,是邢夫人的侄女却未得到多少照顾,在贾府中相对孤立。但她并未因此而心生怨恨或嫉妒他人。当她丢失一件旧衣服,大观园里因之喊叫遭贼,凤姐捉住一个老婆子时,她没有借机发泄自己的不满,也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平静地向凤姐说明情况,诚恳地请求凤姐不要为难老婆子。她深知下人的生活不易,不愿因自己的一点损失而让别人遭受痛苦。她的善良并非是软弱可欺,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温柔和对他人的怜悯。她在接受凤姐送的衣服时,表现得得体大方,既不刻意推辞,也不显得受宠若惊,体现出她的自尊自爱。
这两人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人性中善恶的巨大差异。夏金桂的恶并非天生如此,或许是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塑造了她自私贪婪的性格。而邢岫烟的善也不是偶然,她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贫穷和困境所磨灭。这也反映出人性并非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教育、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不同的人会因为自身的选择和遭遇,走向善与恶的不同方向。
《红楼梦》通过夏金桂和邢岫烟这两个人物,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它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善良如邢岫烟般温暖他人的人,也有像夏金桂那样居心叵测的人。我们应该学习邢岫烟的善良和自尊自爱,同时也要警惕夏金桂这类人的险恶用心,在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善良的本心。
3.婚姻观念的呈现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对宝玉和黛玉婚事的考虑,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其中家族利益、地位等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黛玉病情出现起伏,贾母猜出八九不离十后,开始思索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她虽觉得二人情投意合很是合适,但考虑到黛玉身体虚弱,恐怕不是有寿之人,心中不免产生了困惑。这一想法体现出当时社会在婚姻问题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健康的体魄关乎家族的延续和兴旺。若黛玉身体不佳,可能无法承担起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等家族责任,这无疑是贾母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后,贾母表示想让宝玉娶宝钗,待宝玉完婚后再为黛玉择一门亲事。这一决策背后,家族利益和地位的因素凸显无疑。薛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与贾家门当户对。宝钗出身富贵,举止娴雅,博学多才,且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她的到来能够为贾府带来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有助于维持贾府的社会地位和家族繁荣。从家族利益的角度出发,与薛家联姻可以加强两大家族之间的联系,巩固彼此的势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相互扶持。
而黛玉虽然与宝玉感情深厚,但她的家庭背景相对单薄,父母双亡,在家族势力上无法为贾府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贾母作为家族的长辈,在考虑婚姻问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儿女的感情,更要从家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她需要为贾府选择一个能够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与贾府相匹配的儿媳,以确保家族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婚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盟。家族利益、地位、财富等因素往往成为决定婚姻的关键因素,而个人的感情则常常被置于次要地位。在这样的婚姻观念下,许多年轻人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情,去服从家族的安排。
贾母对宝玉和黛玉婚事的考虑,清晰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以家族利益和地位为核心的婚姻观念。这种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家族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但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无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弊端和人性的压抑。
五、艺术特色分析
1.情节设置的巧妙
《红楼梦》第九十回在情节设置上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了情节的交织与碰撞以及恰到好处的转折,不仅使故事精彩纷呈,还对后续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回中,多条情节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叙事结构。黛玉病情的起伏、邢岫烟失衣与凤姐赠衣、薛蝌对夏金桂的疑虑等情节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黛玉听闻宝玉定亲的误传而病情恶化,后又因得知真相而好转,这一情节反映了宝黛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为贾母对他们婚事的考虑埋下了伏笔。邢岫烟失衣事件引出了凤姐赠衣的情节,展现了邢岫烟善良、自尊自爱的性格和凤姐精明能干、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的贫富差距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薛蝌对夏金桂居心叵测的察觉,则揭示了夏金桂的自私贪婪和薛家内部的矛盾。这些情节相互交织,使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感受到了《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情节的碰撞也是本回的一大亮点。黛玉病情的好转与贾母对她和宝玉婚事的重新考虑形成了碰撞。黛玉的病情好转让贾母看到了她生命的希望,但同时也让贾母更加担忧她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成为宝玉的妻子。这种碰撞体现了贾母在家族利益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心理,也为后续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发展以及婚姻结局增添了悬念。邢岫烟的善良与夏金桂的居心叵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碰撞突出了人性的善恶之分,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楼梦》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本回的情节转折恰到好处,给读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黛玉病情的突然好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读者以为黛玉即将香消玉殒时,侍书的到来带来了宝玉定亲是误传的消息,让黛玉的病情出现了转机。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黛玉对宝玉的深情,也让故事的发展峰回路转,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薛蝌对夏金桂动机的怀疑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起初,薛蝌以为夏金桂是为了感谢自己,随着宝蟾言语间的暗示,他逐渐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这一转折使情节更加曲折,也让读者更加关注薛蝌和夏金桂之间的矛盾冲突。
《红楼梦》第九十回的情节设置巧妙,通过情节的交织与碰撞、恰到好处的转折,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2.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
《红楼梦》第九十回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极为细腻,尤其是黛玉和薛蝌的心理活动,宛如一幅精致的工笔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黛玉听闻宝玉定亲的误传后,内心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她立意自戕,绝粒数日,身体和精神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在这期间,她时而昏晕,时而清楚,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表。紫鹃和雪雁深知她病情的缘由,却不敢说出实情,这更增添了黛玉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她在绝望中等待着死亡的降临,那种对生命的绝望和对爱情的无奈,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她偷听到宝玉定亲是误传的消息后,心情顿时好转,主动喝起水来。这一心理转变,如同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深渊,展现了她对宝玉深深的眷恋和对爱情的渴望。她的心理活动随着消息的变化而起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她内心的脆弱和敏感。
薛蝌在面对夏金桂的殷勤时,心理活动也十分复杂。起初,他以为夏金桂是为了感谢自己为薛蟠的事忙前忙后,并未多想。但宝蟾言语间的暗示和暧昧,让他开始对夏金桂的动机产生了怀疑。他回忆起夏金桂平日里的种种表现,意识到她可能居心叵测。这种从疑惑到警惕的心理转变,展现了薛蝌的谨慎和敏锐。他在心中思索着夏金桂的真正目的,同时又要考虑如何应对,以免陷入她设下的陷阱。他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黛玉的心理活动让读者看到了她柔弱、敏感、深情的一面,使她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她对宝玉的爱情在心理描写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让读者为她的命运感到惋惜和同情。薛蝌的心理描写则突出了他的正直、谨慎和智慧,使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在面对诱惑和阴谋时的冷静和果断,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红楼梦》第九十回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黛玉和薛蝌等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