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家里发现了子弹,那也可能会有枪,这并不奇怪,姑父就有一个把左轮手枪。
像父亲这样参加过战争的老革命、高级军官,家里有支手枪,也并非不可能。
不见了苏东卿,陈领便喊道:“姐,你过来一下。”
房子太大了也不好,普通人家的房子,一眼就能看到底。可这大别墅,要找个人,还真得放声喊。
苏东卿从卫生间走出来,问道:“啥事啊?”
陈领两只手各拿着两盒子弹,说道:“家里发现了子弹,有没有枪啊?”
苏东卿瞄了一眼陈领手中的子弹盒,丝毫没有惊讶的神色,就好像看到的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物品。
“不清楚,以前有过。”她满不在乎地说道。
这“不清楚”三个字,就已经够让人担心的了,最后还说“以前有过”,这可如何是好?
陈领叫过自己带来的人,吩咐道:“这家里可能有武器,你们两人一组,发现枪支,立刻上交。”他对小混混出身的员工,还真不放心。
众人点头后离去。
陈领和苏东卿来到客厅,看到警卫连的士兵还在那里抽烟,心里不禁有些不快。
他暗自嘀咕:“这算什么事儿啊!”
机关里趋炎附势的人,可不是一般企业能比的,从中层干部,到下边士兵,把“人走茶凉”这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或许是因为有权有势的人,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里就不多说了。
陈领虽然看不惯,但他只是个普通百姓,也轮不到他多说什么。
于是,他找到张参谋,说道:“张参谋,你看能不能让同志们,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领带来的人忙忙碌碌,而这些士兵,却在喝水聊天,实在是有些过分。
张参谋叫过一位年纪稍大些的士兵,商量着说:“吴班长,你带领你的兵,把院子里的东西运过去,你看这样可以吗?”
机关里有一个特点,就是说话时,很少用“感叹号”,多数用“问号”,用的是商量的口吻。
警卫部队相对还好些,他们和领导没多少交际。特别是机关官兵,不论官职大小,都不能轻易得罪,说不定谁,背后就有大靠山。
张参谋说话如此客气,还有一个原因。警卫营隶属于军务部,和机要局还隔着一条街。所以,客客气气的,大家都高兴。
吴班长也很爽快,说了句“干活了”!大家便呼啦啦地走了出去,开始往板车上装东西。
跟着苏东卿进了地下室,陈领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地下室和一楼的面积一样大,里面除了一些旧家具,靠近门的两边,有两堆军用帆布盖着的东西。
不用问,盖得这么严实,肯定是私人物品。陈领目测了一下,这些货物,装一大卡车都不止。
他掀开西边的帆布,里面竟然是面粉、大米、小米。陈领就奇怪了,弄这么多米面有什么用呢?
“姐,这些粮食是什么时候放这儿的,会不会过期了?”他蹲下来,开始检查。
苏东卿也弯下腰,说道:“春天放这儿的。”
还好,米面的保质期有半年到一年,现在吃还没问题。
“弄这么多粮食,就不怕坏了吗?”
陈领一家去姑姑家,还得从家里用自行车驮小麦,不然粮食都不够吃。这里倒好,放在仓库里吃灰。他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公平。
苏东卿面无表情地说:“这是老家给的,也没地方送。”
“这样,我把它拉到包子店吃了吧!再过两个月,肯定就过保质期了。”陈领特意解释道,“我会按照粮店的价格付钱的。”
他还不是苏家的成员,更不能占人家的便宜,把粮食卖掉或者吃掉,完全是不想浪费。
“说啥呢?赶紧拉走,又不是外人!”苏东卿很大方,直接把粮食送给了陈领。
一句“不是外人”,让陈领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自从见过苏家的人之后,这对姐妹,从头到尾,都没有承认陈领是自己的兄弟。
“姐,新搬的房子有多大啊?”陈领问道。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房子要是太小了,肯定装不下那么多东西。
苏东卿站在陈领身后,回答说:“团职楼,有两个大房间一个小房间,两个小厅。室内面积,大概八十平方米左右。”
陈领一听,这栋将军楼,不算地下室,恐怕也有三百平方米呢。随便拿点东西出来,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肯定是放不下的。
“走,我去管理局找营房处,借个仓库用用。”陈领说着,两人就走出了地下室。
回到院子里,两辆地排车,都已经装得差不多满了,张参谋正挽着袖子,帮忙装车。
陈领说道:“姐,你跟着去新家,指挥着把车卸下来。”既然他接下了这个活,就要当好指挥官。
然后,他又对张参谋说道:“张参谋,这些粗活,怎么能让你来干呢?走,陪我去营房处借个仓库。”
陈领先是给张参谋戴了一顶高帽子,再说,张参谋本来就是正营级军官。
张参谋稍微犹豫了一下,其实他宁愿在这里干活,也不想去。因为去到,也会被顶回来。
他知道,新房子肯定装不下这么多东西,而且他之前,也向营房处长借过仓库,但是人家让苏家自己想办法。
陈领又不是傻子,内勤参谋,就是负责协调这些事儿的,既然提前没办,说明不好办。
果不其然,张参谋面露难色,有些犹豫。
陈领见状,赶紧拉住他的手:“走,我不认得路呢!”
事情办不办得成是一码事,去不去,那可就是另一码事了。
于是,张参谋也不好推脱,便带着陈领,一同前往管理局办公楼。
陈领要会会,这位胆敢给大军区副司令家,停水停电的家伙。看看一位小小的正团级干部,哪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