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意在宁王的话语中每个字都能感受到宁王的拳拳爱子之心,想及自己的父亲,如若有宁王半分对她的爱惜,她也不必遭此劫难,想要逃出困境还需要小黑帮忙。
许知意羡慕宁王世子有这么一个疼爱他的父亲,就冲这点,她也没有不答应之理由。
所以许知意点点头:“宁王放心,取如有一日我能治好世子,定当竭尽全力,在所不辞。
陛下,今日的恩情知意铭记于心,来日必当报答。”
皇帝点点头:“既然两位爱卿已经商量好,我便拟一道圣旨,解除国公府嫡女许知意与宁王世子百里清越的婚约。”
宁王和许知意双双跪谢:“谢陛下。”
皇帝给了许知意一个登仙令,还赐了她一块令牌,有了这块令牌,国公府里没有人敢对她怎么样,也算是安稳让她度过这段时间。
回到国公府,不一会儿皇宫中便有公公来宣旨,取消了许知意与宁王世子的婚约。
许知意拿着圣旨回到佛堂,沈七月正在自己得窝里蜷成一团睡觉,许知意走过去一把把沈七月抱在怀里,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仿佛要把这十几年的委屈全部哭出来。
她确实很委屈,也很感激沈七月,要不是沈七月,她根本不可能知道有修仙界来招新的事。
国公夫人肯定会命令全府上下瞒得死死的。
修仙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以后她会有什么成就她也不知。
不过能够逃离命运的安排,能够有一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这一条,就足够她用尽全力去争取。
沈七月一脸懵逼,被许知意紧紧抱在怀里不能动弹,许知意抱她的这个动作让她不是很舒坦,但看她哭的这么伤心,她也不忍打断她,只能任由许知意抱着她哭。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许知意终于发泄完心中的委屈,由大哭变成了抽泣。
沈七月特别理解一个女孩子在一个没有娘亲,有爹相当于没有爹的家里长大,有多么不容易。
如今她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不过当初她来这里当日听到的消息,不知道许知意知道了会作何反应?
只是如今已经过了十几年,让她一个小猫去调查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不如把这件事交给有能力的人。
想必皇帝那厮应该很愿意卖许知意这个人情吧?
至于沈七月为何不直接告诉许知意,一是不愿意在她面前暴露自己太多,毕竟日后她还想跟着许知意去修仙界,如果暴露太多容易引起怀疑。
二是许知意一个闺阁女子,调查这件事情难度比她亲自上阵还要大。
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皇帝的耳目众多,手下全是能人异士,如果连这么小的事都办不好,那皇帝的位子也不适合他。
于是晚上,沈七月便来到御书房,又在皇帝的杯子里洗爪子了。
上次已经暴露她识字的事,如今会写字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皇帝正要斥责她,便看到沈七月在桌子上乱画起来,字还写不好,尽是些缺胳膊少腿的字。
沈七月会写繁体字,但她懒,也不想暴露太多,干脆就用现代字算了。
皇帝通篇看下来,终于明白沈七月表达的意思,就是她知道国公夫人十几年前害了许知意的母亲,又与国公苟且,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只是她没有证据。
皇帝:“小黑,你告诉朕这些,是想我找出国公夫人害死许知意母亲的证据,好让她承朕的情?”
沈七月点点头,皇帝哈哈大笑:
“哈哈…小黑,你真是朕的福星,好,朕也承你一回情。”
随后皇帝对殿外得人喊道:“来人,立刻着人去办。”
“是。”
正事办完,沈七月这才悠闲的在书桌上吃起皇帝为她准备的小吃。
别说御膳房的师傅手艺就是好,她都百吃不厌。
吃完东西,才慢悠悠到房顶修炼,修炼是正事,每日都要进行的。
20年一次修仙宗门招新,对于辰国来说那就是全国的大事,辰国有五个月的时间来找出拥有灵根的孩子。
如今就从京城开始,京城所有未满18岁,6岁以上的人都来到皇宫门前排队检测。
其中包括世家大族的公子小姐,平民百姓的孩子,以及大家族府里的丫鬟小厮们。
都期待能够拥有灵根,得到这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长长的队伍排起来中途就没有人退出,而负责检测的官员也是日夜交替着上职,不论日夜检测灵根。
这次辰国运气不错,还没走出京城就检测出两位拥有灵根的孩子,一男一女。
一个三灵根,一个四灵根。加上许知意就已经有三个人拥有灵根了。
皇帝听到此消息,又把这功劳归功于有小黑在,使得他辰国国运昌盛。
沈七月只能呵呵,皇帝高兴就好。
京城检测完,开始辐射周边城镇,势必要让全辰国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检测一遍,免得有漏网之鱼。
当然这只是皇帝的一厢情愿,毕竟全国有很多像许知意这样的孩子,连消息都得不到,更不要说检测灵根了。
这边检测灵根的队伍如火如荼,调查许知意母亲的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才一个月不到,所有证据都摆在了皇帝的书桌前。
皇帝看着上面的证据,也沉吟了片刻,他突然在想,男人三妻四妾是不是就是个错误的制度,这样有碍于国家的发展。
这只是他一闪而过的想法,但沈七月听了,猫头点成了拨浪鼓。
她非常赞同,限制女性的发展,就是限制国家的发展。
女子不比男子差,不应该作为男子的附属品。
皇帝没想到就是一闪而过的想法,居然得到了一只猫的认同,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现象不止他辰国,凡界所有国家都如此。
如果他辰国标新立异,势必需要经历各种磨砺以及挑战,还有来自多方的压力。
但如今连他的福星都赞同,这就让皇帝不得不想想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