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大报恩寺塔,高接近80米,有九层楼高。
当纪纲背着朱瞻基进去后,朱棣突觉好像不妥,这座塔原本是用于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怎么就一时糊涂答应了自己孙子,他有些懊恼,又生怕对自己孙子有影响,某些文人说三道四,心中有些纠结。
就在他的纠结中,塔顶露出一个小脑袋,朱瞻基在上面摆摆手,然后顺下一根绳子,长长的绳子坠着一个铁坠落了下来。然后,就见上面的又露出一个脑袋,一个国子监的学生拿着俩圆球,在下面看的不太清楚。
下面的工匠和国子监学生们开始拿出沙漏,上面人松手,铁球落下,须臾同时落地。两名工匠上前把铁球捡起,众人才发现俩铁球好像差距很大。道衍最先发现其中特别,他开口问一旁的朱高煦。
“汉王,两个球重量差距如此之大,竟然能同时落地,这是何故?”
众人齐齐看向朱高煦,就见他开口说道。
“因为重力,就是我对大地力量的称呼,我认为这个重力应该是固定的,跟东西的大小没关系,你看这就是证明,这说明我猜对了。”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朱棣也在沉思,又过了一会儿,朱瞻基开心的从塔里出来。没去走向朱棣身边,而是跑到了几个正在奋笔疾书,用炭笔不停写着什么的国子监学生身边。
几分钟后,一个国子监学生出声。
“算出来了,铁球落下的重力速度是9.7米每秒。”
他说完所有官员和朱棣都糊涂了,什么意思,每秒这是什么。一旁的朱高煦咳嗽一声,对着朱瞻基说道。
“瞻基,你给皇爷爷解释下这个重力速度的意思。”
朱瞻基看一眼所有官员,又看看朱棣,小大人似的开口说道。
“秒是我和二叔算的一种最小时间,大约相当于我们咳嗽一下,这里的意思就是每咳嗽一下大地的力量能拉住东西从空中往下落9.7米。相当于快十米,嗯,就是这个意思。”
朱棣感觉好像自己头皮痒,想长脑子,听不太懂,却又觉的很厉害。这要是让朱高煦知道,肯定会说,对,你这感觉是对的,就叫不明觉厉。
“好了,现在我们算出来了这个,回头就能计算出多大的气球能带多重的物体上天了!”
朱瞻基说完,开心的让人把东西都收起来,然后又指挥人搬来又一个木箱子,四个人勉强抬了下来。一打开,众人都愣了,好像是沙子,又不像。
几个匠人上前,开始忙活,把箱子里的东西倒出,然后加入水搅拌。粗糙的水泥混入一些碎石子,然后分成两份,一份平铺在路边一份堆成一个四方的形状。
朱瞻基开心的跑到朱棣身边,说道。
“皇爷爷,这东西等干了之后你就明白了,咱们今天还有个东西没看,不过太大,你得跟我们去工坊看看。”
朱棣慈爱的开口,吩咐锦衣卫派人看着这两坨东西,领着众人直奔城外工坊而去。
一处私密的大院子里,有汉王府的亲卫把守,禁军来到后,他们便退回一旁。朱高煦一马当先,领着众人进了这处院子,朱棣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大家伙,很熟悉却又不一样。
“那,是火车?造出来了?”
朱瞻基在后面冒头,开心的冲着朱棣说道。
“皇爷爷,这只是刚弄好的第一种,还不太成熟,不过能开,你等着,我让人开给你看看,不过得加热把水烧开。”
几名工匠开始上去忙碌,铲煤的铲煤,检查的检查。等到水压差不多了,蒸汽正式能驱动后,火车头慢慢开始移动,速度不快绕着这个大院子开始转圈。
众人都惊讶的看着这个大铁疙瘩,互相开始讨论,这等神物怎么就能跑起来。朱棣却很欣喜,他开心的冲着一旁的朱高煦说道。
“老二,什么时候造出来的?能修铁路了?”
朱高煦上前,尴尬的说道。
“父皇,还不能,这只是初级,速度太慢,还得继续改进,不过时间也不会太久了,咱们大明缺铁啊!得提前做准备了,一旦能够把速度提上去,咱们就能开始修铁路了。”
这时,一旁的道衍开口了。
“可以先修,等着。”
朱高煦惊诧,朱棣大喜对着道衍开口。
“国师好主意,可以先修,太子。这个事情交给你了,对了,之前让你派人探矿你还得加派人手,大明境内还得多找找,远水毕竟不解近渴。”
朱高炽上前回应,心中不停咒骂老二给他找活干。不过这个叫火车的确实不错,看起来不用太耗人力,将来要是真能在大明境内全部修建成了,想想都美!
来都来了,朱棣领着群臣一起参观了一下已经变得异常浩大的大明皇家工坊,这名字还是朱棣给写的,群臣也对这里好奇,跟着一直参观到了中午,又一起去了一旁的大餐厅吃了一顿宴席。
下午,休息过后,众人跟着皇帝重新来到了大报恩寺塔这里,上午的水泥已经被烈日晒干。朱棣上去摸了摸顿时大惊,然后就见朱高煦取来一个大锤,上来就是八十,八十,不停挥舞,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去那个铺平的路面踩几下,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朱棣欣喜不已,好东西啊,这真是好东西,这要是修个城墙,建个堡垒,他已经思绪飘到了草原上!
一旁的太子看着就开始头大,好像这东西能铺路,能盖房能建城墙,这!我是没法睡觉了!
就地朱棣就开始办公,与群臣商量,第一个议题就是,修路,南京城要修路。特别是知道这玩意就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加上石膏混合弄成的,他就开始思量,一旁的工部和户部几个堂官开始互相商量,最后一算账,好家伙,好像不便宜啊!
朱高煦咳嗽一声,上前开口。
“父皇,你们都忘记算了,若是人工不要钱呢?或者一天只吃一顿饭呢?”
众人齐齐看向汉王,心说你够狠!
“俘虏啊!抓那么多俘虏不能只修河堤啊,去挖矿啊!将来得给咱大明修铁路,还得帮忙凿山架桥啊!放心,我能抓,你们可劲儿用。”
众位大臣都互相看看,有心上前反对,又怕这对父子刀子太快,万一,是吧!
朱棣一拍手,笑呵呵的看向太子,朱高炽一个激灵,干嘛!这坏事我不想做,我还想当圣君呢!
“太子,交给你了!”
“父皇,这个是不是有违天和。”
“哎,太子,您这话就不对了!我抓的可是战场上的俘虏,还有敌国的那些贪官污吏,老百姓我可是一个没抓,怎么就有违天和了?这些人死了可是要下地狱的,活着怎么就不能为我大明做点贡献了。再说了,我们还管饭啊!太子要是于心不忍,多给点好吃的不就行了?父皇,我说的对不?”
朱棣点头,一锤定音。
“老二说的对,太子就这么办。”
说完,开心的和道衍走了,众位大臣都看向太子,太子看向朱高煦,朱高煦领着朱瞻基也跑了。
所有大臣齐齐上前,开始对着太子输出。
“太子,施不得啊!有损我天朝脸面。”
“对,太子,您的劝劝皇上,若是如此做,我大明在史书上被后人将会做何等评价,违背圣人教诲啊,太子!”
每个人都来劝谏,朱高炽欲哭无泪。
又一个只有朱高炽受伤的事情,完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