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安西城,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萧玉辰换了一身普通的青衫,漫步在街头。这座边陲重镇的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处处透着繁华气象。
街角的茶肆里,已经坐满了人。胡商、汉商混坐一处,操着各种口音讨论生意。茶博士来回穿梭,端着各色茶具。萧玉辰驻足片刻,听到他们谈论的都是丝绸、香料的价格,倒是没有人提及昨夜的刺杀。
\"这些商人,大概都习惯了这里的动荡。\"他暗自思忖。
转过一条街,来到了粮市。各色粮食堆积如山,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个胡人老妇正在挑选青稞,讨价还价时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萧玉辰注意到,这里的粮价比京城要贵上三成。
\"西北苦寒,粮食短缺。\"他心中暗记,\"难怪百姓容易被蛊惑。\"
继续往前,是一片低矮的民居。屋舍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是干净。几个孩童在巷口玩耍,见到萧玉辰这个陌生人,都好奇地打量。
\"这位先生是从京城来的吗?\"一个老者坐在门前,笑眯眯地问道。
萧玉辰点头行礼:\"老丈好眼力。\"
\"看先生的衣着气度,就知道是京城来的读书人。\"老者捋着胡须,\"可是来做官的?\"
\"不敢当,只是来教书育人的。\"
\"教书好啊!\"老者眼前一亮,\"我们这地方,就缺读书人。那些胡人的孩子,也想学汉字呢。\"
萧玉辰心中一动:\"老丈可知道城里有多少人想读书?\"
\"多着呢!\"老者感慨,\"可惜书院太少,先生更少。有些人家供不起孩子读书,只好去信那些......\"说到这里,他突然噤声。
\"信那些什么?\"萧玉辰追问。
老者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先生莫要多问。这些事,说多了不好。\"
萧玉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显然,无生圣教在民间的影响力,比想象中还要大。
告别老者,他来到了城西的佛寺。这座寺庙香火鼎盛,门前跪满了信众。萧玉辰混在人群中,听到不少人在祈祷平安。显然,昨夜的刺杀,已经让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阿弥陀佛。\"一个老僧从他身边走过,眼神深邃。
萧玉辰微微一怔。这老僧的眼神,让他想起在侯府藏书阁中读到的一些高僧传记。那种超然物外,又洞察世事的气质,与书中描绘的竟如出一辙。
\"大师......\"他转身想要询问,老僧却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正午时分,他在一家面馆用饭。邻桌的食客正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五皇子今早去了青石镇......\"
\"嘘,这事可不能乱说。\"
\"我听说,那些人又在城外出现了......\"
萧玉辰一边吃面,一边将这些只言片语记在心中。这些市井传言,往往最能反映民间的真实情况。
用完饭,他又去了几家书肆。这些店铺的规模都不大,藏书也不多。但让他意外的是,每家都有不少人在翻阅。
\"先生要找什么书?\"一个伙计热情地问。
\"有什么佛经吗?\"
\"佛经?\"伙计迟疑了一下,\"这个......最近不让卖了。\"
萧玉辰心中了然。看来,官府已经开始管制佛经的流通,就是怕被无生圣教利用。
夕阳西下,他才回到都护府。这一天的见闻,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表面的繁华之下,暗藏着太多的隐忧。
\"教化百姓......\"他站在院中,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或许,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只是,要如何在这个风雨飘摇的边陲重镇立足,如何让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信服,还需要好好思量。
而那个神秘的老僧,又是什么来历?萧玉辰想起那双深邃的眼睛,总觉得其中藏着什么秘密。
夜幕降临,都护府内渐渐亮起灯火。萧玉辰站在窗前,思绪万千。
夜色渐深,五皇子一行人仍未归来。
萧玉辰正在房中研读西域志,张烈亲自前来拜访。
\"萧大人。\"张烈笑容可掬,\"下官有一事相商。\"
萧玉辰放下书卷,起身相迎:\"张司马请说。\"
\"城东有一座学堂,原是前任都护建的。\"张烈道,\"只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合适的先生。如今萧大人来了,不知可愿去那里教书?\"
他顿了顿,又道:\"下官已经让人提前修缮一番,添置了新的桌椅书籍。就等萧大人这位未来文圣去开坛讲学了。\"
萧玉辰沉吟片刻。这张烈看似热情,却处处透着试探的意味。他既然主动提出学堂之事,想必是有所图谋。
不过,自己此来确实是以教化为名。若是拒绝,反倒显得可疑。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张司马了。\"萧玉辰拱手道,\"明日我便去看看。\"
\"太好了!\"张烈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下官这就去安排。\"
待张烈离去,萧玉辰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
\"阿丑,你觉得如何?\"他低声问道。
袖中的尸傀轻轻震动,似乎在表达不信任。
\"我也觉得有蹊跷。\"萧玉辰微微一笑,\"不过,教书倒是个不错的掩护。既能了解民情,又能接触各色人等。\"
他想起今日在城中所见。那些渴望读书的孩童,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在期待着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如当初在朝堂上所说,要以教化为本。\"他自语道,\"既然来了,就先做好这件事吧。\"
至于张烈的用意,大可以慢慢观察。这安西都护府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看清的。
\"先立足,再图之。\"萧玉辰在书案前坐下,提笔写下几个大字: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这是他想在学堂门口挂的匾额。既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也暗含了教化的本意。
\"不知五皇子那边如何了......\"他看向窗外的夜色,心中略有担忧。
青石镇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这一去就是一整天,未免有些蹊跷。不过,有邱定一和八股老人护卫,应该不会有大碍。
\"且先做好自己的事吧。\"萧玉辰收起心思,开始准备明日要用的课本。
既然要教书,就要让这些边陲的孩子真正学到东西。这或许,才是对抗无生圣教最有效的方式。
毕竟,只有让百姓明理,他们才能分辨是非,不被邪说所惑。
夜深了,都护府内一片寂静。萧玉辰房内的灯火依然亮着,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