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周允沉声道,\"着神机营随安亲王前往西北,以保护周全。\"
群臣闻言,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神机营乃是皇城御林军中的精锐,配备火器,战力超群。陛下竟派他们护送五皇子,可见此行非同小可。
\"另外,\"周允目光扫过文官班列,\"诸位爱卿中,谁愿随安亲王前往,辅佐处理此事?\"
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都在暗自盘算。这西北之行,表面上是让五皇子去历练,实则凶险异常。无生圣教作乱,百姓不安,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更何况,还要跟这位纨绔皇子搭档......
\"这......\"有人欲言又止。
\"臣身体不适......\"有人低声推辞。
\"臣家中老母......\"又有人找借口。
周允脸色越发阴沉。
张怀瑾看着这一幕,暗自叹息。作为翰林院首席大儒,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动摇国本,更会让百姓遭殃。
正当他准备出列请命时,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臣萧玉辰,愿往!\"
群臣侧目,纷纷看向这位年轻的翰林。就连周安也转过头,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个主动请缨的官员。
\"哦?\"周允目光落在萧玉辰身上,\"说说你的理由。\"
萧玉辰抬头,目光坚定:\"陛下,无生圣教之所以能蛊惑人心,根本原因在于百姓尚未开智。民智不开,便易被邪说所惑。\"
他声音铿锵有力:\"臣虽年轻,却愿以所学教化百姓。让他们明理知礼,分辨是非。只有让民众真正明白什么是正道,他们才不会被邪教所惑。\"
\"西北苦寒,百姓知识浅薄,正需要有人去开启民智。臣愿意在那里设学堂,教授经义,让百姓明白圣人之道。\"
此言一出,连张怀瑾和李云章都露出赞许之色。
\"好!\"周允也不禁点头,\"萧爱卿此言甚合朕意。剿匪可以平一时之乱,教化才能安万世之基。\"
\"陛下圣明。\"萧玉辰躬身,\"臣在西北,当以教化为本,以文治为先。让百姓既富且智,自然就不会被邪教所惑。\"
\"陛下,\"张怀瑾突然开口,\"萧玉辰此言,可见其用心。让他随五皇子前往,确是再合适不过。\"
李云章也点头道:\"老夫也觉得此子可堪大用。以文教化民,正是治本之策。\"
两位当世大儒的推荐,显然让周允很是满意。
\"好!\"周允拍案,\"就依爱卿所请。即日起,你便随安亲王一同前往西北。\"
\"臣领旨。\"萧玉辰躬身。
周安却撇了撇嘴:\"父皇,儿臣觉得......\"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周允冷声打断,\"有萧爱卿辅佐,是你的福气!\"
周安只得悻悻闭嘴。
萧玉辰站在原地,面色平静。这一番话,他说得情真意切。既显示了自己的抱负,又暗合了两位大儒的理念。至于内心的其他打算......他嘴角微微一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早朝上,萧定邦眉头微皱,目光投向萧玉辰。这个庶子,竟然主动请缨去西北,难道是想借此摆脱自己的控制?
萧玉辰却仿佛没有察觉到父亲的目光,依旧恭敬地站在班列之中。
早朝散去,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萧大人,陛下宣您去御书房。\"
萧玉辰心中一动,躬身道:\"臣遵旨。\"
来到御书房外,他却见恩师张怀瑾和前月春闱主考的李云章大人已经在此等候。
更让他意外的是,萧定邦也在。
\"萧玉辰,参见陛下。\"他恭敬行礼。
\"免礼。\"周允放下手中的奏章,\"今日早朝上,你那番话说得很好。\"
\"臣惶恐。\"
\"不必谦虚。\"周允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你既是天命所归的文圣,能看到教化的重要性,倒也在情理之中。\"
萧玉辰低头不语。前月春闱时,文圣雕像的异动,已经预示了他的未来。那道皓命,更是坐实了他未来文圣的身份。
\"陛下,\"张怀瑾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玉辰自幼聪慧,尤其精通经史。这些年来,他在学问上的造诣,老夫可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天命昭昭,更是印证了老夫的眼光。\"
李云章也点头:\"前月春闱,老夫读他的文章时,就觉不同凡响。及至文圣显灵,更是让人叹服。\"
周允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萧玉辰:\"朕亲眼见证了文圣显灵,但今日朕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殿中气氛陡然凝重。
\"即便是文圣,也当以忠君爱国为本。\"周允一字一句道,\"你可明白?\"
萧玉辰跪下:\"臣明白。臣此去西北,定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
\"很好。\"周允点头,目光扫过一旁的萧定邦,\"定邦,你觉得如何?\"
萧定邦上前一步:\"臣以为,玉辰此去西北,确实是个历练的好机会。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他年轻气盛,难免会有疏漏。\"萧定邦缓缓道,\"还望陛下多加提点。\"
\"玉辰做事向来稳重。\"张怀瑾开口为爱徒辩护,\"更何况他已是天命所归,老夫相信他不会让陛下失望。\"
周允意味深长地看了萧定邦一眼:\"朕自有分寸。\"
转向萧玉辰,他又道:\"你此去西北,既要辅佐安儿,又要教化百姓,任务不轻。\"
\"臣定当竭尽全力。\"
\"记住,\"周允的声音中带着警告,\"你虽是天命文圣,但此行是去辅佐安亲王的,不是去独断专行的。一切大事,都要与安亲王商议。\"
萧玉辰心中了然,表面上恭敬道:\"臣谨记陛下教诲。\"
\"好了,\"周允挥手,\"你且去准备吧。三日后,就要启程了。\"
\"臣告退。\"
走出御书房,萧玉辰长舒一口气。陛下这番话,既是赏识,也是敲打。
而萧定邦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更是在警告他不要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