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上,还有最为独特的金色叶子。
据说这葫芦金叶,不仅蕴含道蕴气息,葫芦金叶和醉仙葫芦还存在一定的联系。这能让触摸金叶的修士,直接感应到醉仙葫芦,与道蕴灵宝的本体进行沟通。
自然,这是一次性的。
所谓在蓬莱仙会上,表现出众者有机会接触到醉仙葫芦,其指代的就是这个葫芦金叶。道蕴灵宝作为各大仙门的根本,自然不可能让外人轻易接触。
蓬莱仙岛为此才特意地准备了两片金叶,作为仙会的重磅大礼。
虽说通过金叶与道蕴灵宝进行沟通,肯定是不如直接触碰道蕴灵宝本体,但是葫芦金叶本身也是一件稀罕物件。据说金叶需温养百年才会产出一片,以往都是用来给予蓬莱仙岛当代天骄,助力其完美结丹的。
现在能够一次性拿出两片金叶给予外人,这属实是称得上大手笔。
不过,
金丹和筑基两边赛场各占一片,每个赛场上,仅有一人会获得这枚金叶。
而且规则上没有所谓的排名,所以完全就是先到先得,谁能够抢先博得蓬莱仙岛所有评委的一致认可,那么金叶便会被此人率先夺走,即便后来者的表现要远超于他,那么也只能拿到紫色叶子。
仙会刚开始就是最为火热的阶段。
因此惊蛰仙宗和御法仙宗这对“铁哥们”才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相互言语攻击。从带队长老到门人弟子,无一不是打得火热。
嗯,除了姜墨夫妇……
这俩公婆似乎就没能融入氛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处在他们旁边的人在听见那些“恬不知耻”的土味情话后,都不禁连翻白眼,主动地与之拉开了距离。
在这种焦灼的氛围里,这对公婆竟然让两边人达成了共识,一致地给予其鄙视。
既然开端即是高潮,那么最先登台的人肯定是各家仙门天骄。
首先是作为“大伙都卖老大哥一个面子”的昆仑仙门的修士率先出场,登台者是位年轻的女性修士,修为筑基巅峰,举手投足之间都不乏天道真意的气息。
这是即将完美结丹的征兆。
此女长相不凡,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年龄尚且不到三十,竟已经是满头白发。经由她的自我介绍后,众人才确认,此女正是昆仑仙门当代最杰出的真传宁婉汐。
宁婉汐登台展现的就是昆仑仙门看家本领——时光岁月的玄妙。她仅凭筑基修为,已经能够施展出道蕴级别时驭之力,以此控制小范围内的时间流速,甚至于是短暂地回溯时光。
此等表现,足以和浸淫多年岁月时光之道蕴的金丹修士相提并论,可见此女如今已经有资格成为昆仑仙门未来掌门的候选。
不出意外地,宁婉汐获得了绝大多数的仙会评委的认可,成功拿下一枚紫叶。
虽说这个评价所谓的硬性标准,但评委间也都心照不宣地存在某种潜在规矩,什么情况下给予“特别好评”,什么情况下给予“多半好评”,什么情况下给予“差评如潮”……
其实都是有说法的。
就比如像是宁婉汐这种,她的优秀无法否认,但她更多的是被当作昆仑仙门的继承者,而不是那种能够横压一世,把五大仙门都踩在脚下的绝代天骄。
所以她就只能得到“多半好评”。
葫芦金叶肯定是不能随便给出去的,在这件事各大仙门高层都心知肚明。蓬莱仙会的本质,更像是各大仙门高层的一次会议,一个关于“传承与延续”的会议。
继宁婉汐之后,下一个登场的是山河书院。
登台者,是位带着眼镜的羞怯少女,她结结巴巴了好一阵子,才讲清楚自己的名字——邱书情。
邱书情的表现惹得众人是一片哄笑。
这使得沉浸在甜蜜世界里的姜墨夫妇,都注意到了她。
邱书情的登台,让姜墨相当惊讶。
这位天灵根的同乡少女、未来的元婴真君,是给姜墨留下了些许印象的。他没想到,现在的邱书情,不仅修为已经达到筑基巅峰,还被山河书院当作了继承人培养。
此时,伴随着台上少女窘迫时的可爱姿态,惹得观众的调侃更加过分,甚至还有许多人当众向少女表白。
实乃不成体统!
若非山河书院的长辈介入,恐怕邱书情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羞怯到昏死过去。
姜墨看着也觉得非常好笑。
“呵呵,没想到她真的会听你话,给自己戴了副眼镜呢!”孟初染在旁边,似有些玩味地说道。
姜墨听出了其中的调侃,毫不心虚地回答道:“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你喜欢眼镜娘?”
“一般。”
“要不要我下次戴给你看吖~”
“好!”
……
邱书情的表现和宁婉汐类似,都是着重体现她自身作为未来仙门继承人的特点。
如果说,宁婉汐是通过时驭之能,来体现自身对岁月时光之道蕴的理解。那么邱书情就以山河书院的“文以载道”来体现她对万象始源之道蕴的理解。
万千之道始于足下。
这就是在山河书院所信奉的道,他们的行事作风向来都更为的偏向本心,认为自身所见才是最为真实的世间百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道于脚下为起始,行至最后即为终。
经由万象始源之道蕴的基底,与山河书院一代代人的本心与信念的传递,道蕴灵宝云游墨笔应运而生。
云游墨笔乃是道蕴与“集体道心”所演化的灵宝,与其他道蕴灵宝不同的地方在于,云游墨笔并非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一个概念。
在每一位山河书院的先生心中,甚至每一位山河书院的学子心中,云游墨笔都是不同的。
这也恰好符合万象始源之道蕴的本质意象。
人们看待世间万物的角度或许并不相同,但回归原点、回归起始,就总能找到相似的东西。
云游墨笔凭此,而书写世间万物。
挥毫之下,是本心亦是真理。
邱书情无愧于山河书院的未来继承者,尚且筑基巅峰的她,却已然能够显化出她心中的云游墨笔。虽然看起来就只是浅浅的虚影,但经此抄录的经文,也已然初具“真理”的意味。
姜墨见此,都不禁心生赞叹。
实际上,要说此世现存的五大道蕴灵宝,姜墨最不了解的就是云游墨笔。因为就连山河书院本身,对于云游墨笔看法都众说纷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谁也分辨不清哪个是对的。
唯有一点能够确信,那就是云游墨笔的功能。
不管是画出来的也好,还是写出来的也罢,就只要是经过了云游墨笔,那么这就是真理,就是现实。山河书院的顶级术法“言出法随”,也是借此创造出来的。
笔下即是真理。
这种概念听起来似乎非常离谱,但道蕴本身就是真理概念,其他四大仙门同样也是如此。
因果、轮回、时间、虚实、始源……不论哪一种都是,都是世间生灵无法回避的概念,不论是万物轮回,还是一切的开始,都是天道运转的原点概念,亦是踏足元婴境界的门槛。
至于孰优孰劣,则需要看修仙者对其的理解和运用方向的结合。
诸如万物轮回之于惊蛰仙宗,就是以万物轮回之道蕴塑造出一个感悟空间,通过后人的理解与感悟,使之无限扩充道蕴的运用方向,使之传承不断。
山河书院就与之相反。
每个人“本心”并不相同,但每个人必然都拥有“本心”。这可以称之为“初心之真意”,是目前山河书院现存的万象始源之道蕴的唯一解。
万象始源之道蕴的运用方向,就被完全固定在“以本心创造真理”这一条路上。山河书院的每位学子,只需要保持初心,就有希望在将来接触道蕴,结成元婴。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世人看待自己的本心,总归是要比理解世间万物要容易许多。
……
可惜,邱书情的境界还是差了些。
虽说作为山河书院继承者的她确实很优秀,但她还需要时间成长,距离宁婉汐这种已经成长起来的继承者还差了些意思。
为此,邱书情最后得到了一片蓝叶。
通常来说,最先登台的人即代表上限,看来山河书院此行就只是想向其他四大仙门展现一下底蕴。
此间众人也没有因此去嘲笑山河书院,反倒是蓬莱仙岛还山河书院表达了善意,说是等日后邱书情完美结丹时,可以让她来一趟蓬莱仙岛。
山河书院修行体系与“本心”高度绑定,以此造就山河书院的特殊规矩,那就是每一代有资格“完美结丹”的学子,都必须要成为“学院行走”,游历修仙界磨炼本心。
夯实本心首要的就是见证他人之道,所以道途完整的四大仙门,就是“学院行走”最要紧的拜会目标。
现在蓬莱仙岛早早同意邱书情的拜会,也称得上是一场顺水人情。
邱书情退场后,
压力就来到了惊蛰仙宗这边。
不同于山河书院,惊蛰仙宗已经积弱百余年。若是还拿不出来优秀后辈继承者,是会被人嘲笑的。
五大仙门之间尚且不是知根知底的,在场随行而来的,还有其他依附仙门的顶级世家和宗门。而在这些人眼中。所见,即是他们所知的真相。
邱书情尚且能够看出潜力。
惊蛰仙宗呢?
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惊蛰第三天骄刘廉”,就只会把刘廉当作是惊蛰仙宗的排面,若是这个排面的实力相当不够看,那不就相当于惊蛰仙宗后继乏力,无法逆转百年积弱的态势。
于是,就会有人给惊蛰仙宗唱衰。
就比如:“就这样下去,再过一两百年,等惊蛰仙宗这批老家伙死绝,五大仙门恐怕就要变成四大仙门,就真要把惊蛰仙宗名字改回蜀山咯……”
这就是那日陆瑾元亲自登门拜访姜墨夫妇的原因。
在蓬莱仙会上,
你可以选择低调行事,却不能失了排场,不然就会惹得一些不利于仙门形象的负面舆论产生。
陆瑾元作为惊蛰峰首座,所以在处理这件事上就要谨慎行事,他才迫不得已地让姜墨夫妇充当这次蓬莱仙会的排面。
就目前情况,哪怕惊蛰仙宗内部高层,都没几个人知道这俩竟然能够力压身为惊蛰第一天骄的陆见铭。
如果不是自家徒弟下山未归,他原本是不打算让姜墨和孟初染这两个后辈抛头露面的。
他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这么搞。
不过,
陆瑾元还留了一手。
他想着若是直接把姜墨和孟初染推举为排面,出于这俩的修为境界太低,他这么做不仅会饱受质疑,而且解释起来还想到麻烦,所以他干脆就整了出“扮猪吃虎”。
就连惊蛰使团的带队长老,他都没有暗中告知其真相。
如此,陆瑾元的心里早已开始暗爽,却苦了现在正在背负莫大压力的带队长老,以及刘廉。
刘廉现在正处于汗流浃背的状态。
前些天,他虽是遭受了挫败,但这些他早已习惯了的情绪,也无法将他彻底压垮。浑浑噩噩地这几天,他多次想过那个名叫孟初染的女修,才是此行真正的领头羊。
然而,
今天从长老的态度上他能看出,待会就是要让他第一个出场。
这种被认可的反馈,让这些天浑浑噩噩的刘廉,稍微打起了些精神,但身边人的质疑和长老的担忧,也让他相当不好受。就像是明摆着告诉他:你刘廉,不行!
他却无法反驳,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就像方才长老们吵架时说的那样,若是他无法获得一片紫叶,就会给仙门丢脸……
“请问阁下可是西南蜀地刘家的刘廉?”
这时,身旁响起爽朗的声音打断了刘廉的沉思,刘廉看了过去,发现这是一位和他年纪相近的青年修士。
刘廉朝他拱了拱手,“正是刘某,敢问道友是?”
青年修士抱拳回答道:“在下御法仙宗执法副使王星衍!”
“不知王道友寻刘某何事?”
“无他!”王星衍大笑了几声,“想问刘兄,可否愿与在下登台比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