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弟不过初入仙途,没想到对各大仙门却是了解颇多呢!”赵轻影对姜墨产生了些许兴趣,便试探着问道。
“都是些基本常识,不足挂齿。”
赵轻影再次打量起姜墨,眼神比方才清澈了许多。她正试图看穿姜墨的跟脚。
年龄看上去,顶多二十。
声称入门五年却已经是炼气六层。堪比身边这位山河书院的天灵根。
想来这个姜墨,在惊蛰外门也并非像他说的那样籍籍无名。
惊蛰仙宗近来还有这样优秀的弟子?
赵轻影略作沉思起来。
想起前不久确实有听见些传闻,说是惊蛰仙宗有位名叫苏落落的天灵根弟子,以二十出头的年纪,成功筑基。
除此之外,就没有再多的消息了。
现在竟然一下就碰到两位!
甚至这个穿着红裙子的女修,修行天赋看上去比这个姜墨还要高!
难道惊蛰仙宗的弟子质量都这么高的?
所谓的沉寂,其实只是低调?
“师姐?”姜墨礼貌地唤了一声。
“哦,方才我在想该怎么回答你。”赵轻影回神,不露声色地回应。
“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并非如此……呃,简单来说,就是律书失效了。”
道韵灵宝失效?你是在开什么玩笑?
姜墨相当惊恐啊,律书乃是道韵影响下的产物,失效也就意味着道韵崩塌。
这就好比水停止流动、火没法燃起、昼夜不再交替……物理学整个就不存在了!
物理学是什么?可能是某地方俚语?
姜墨仿佛看见天塌地陷般的表情,让赵轻影尴尬地用手指卷起垂下的头发,继而神色难堪地补充道。
“呵呵……其实也不算是失效啦,好像就是这段因果被遮盖?或是抹去?反正就是律书难以显示幕后之人的具体信息。”
这是有人在干涉因果道韵?
姜墨的脸色当即沉了下来,干涉道韵级灵宝,至少要元婴期强者全力出手。
这就说明这幕后牵扯的势力极为恐怖。
究竟何方势力所为?
“敢问师姐,律书的状态到底难以显示,还是直接失效?”姜墨皱眉问道。
赵轻影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结果是模糊的,有用的信息基本都感应不到。”
“那这大概是被人用大手段,遮蔽了这部分的因果,若想知其真相,就只能让律书直接接触到与之因果纠缠的人。”姜墨略作思考,就直接说出了结论。
赵轻影相当惊讶。
“姜师弟,你与我宗执法峰首座的说法完全一致!简直比我这个执法弟子,还要很了解御法仙宗啊!”
“哈哈,师姐说笑了……”
姜墨自然不可能说,当初他为了寻找血魂教的线索,向御法仙宗借用过律书,为此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此后他也就放弃了对血魂教的追查。
赵轻影知趣地没有刨根问底,而是一转沮丧的态度长吁短叹。
“可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找啊!刚成为执法弟子,就接手这样棘手的案件,属于是太倒霉了啊……”
姜墨可没有给她鼓励打气的念头,已然是摆出了一副告辞的架势。
“既然赵师姐找到了遇难的凡人,那回到宗门好歹是能交差的。至于帮忙一事,师弟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若是有线索,我会帮师姐留意。此行归乡探亲,时间紧迫,这便告辞了。”
本就素不相识,赵轻影也不好多留。
就在姜墨驾驶灵舟准备进城,沉默许久的邱书情忽然迎了上来。
邱书情看起来很慌张,低垂着脑袋,口齿不清地打起了招呼。
“那、那个,上次我们在升仙会上见过面的!我、我叫邱书情,你先前还一直盯着我看了很久……
“我、我没有责怪你,就是觉得竟然会这样和你遇见,书中说,缘分很奇妙,没想到果真是这样呢!”
慌慌张张的少女,说完最后一句话,也终于是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就像秋日里的下午,令人惬意。
“缘分?你说的是哪种缘分?”
这时,孟初染突然站了出来,语气里附带着警告的意味,出言反问。
邱书情的脸上立即浮现出红晕,慌张地在姜墨和孟初染之间看来看去,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似乎很容易让人误解。
“不、不是的!我没有那种意思……对不起,我不太会与人交流……呜………”
少女很是沮丧的低下头,看起来是大受打击的模样,想来刚才应是纠结了许久,才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
或许是如此内向的人太少见,姜墨发自内心地觉得,邱书情是个有趣的少女。
他露出礼貌的笑容,提议道:“你可以去试试佩戴眼镜,这样就不用整天眯着眼睛,也能让你打起精神。”
“真的……有用吗?”
邱书情似有些抗拒,兴许是觉得与商贩交流,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会有用的。”
“嗯……那我试试……”
等到邱书情再次抬起头时,就看到姜墨携手孟初染离去的背影。
看见这一幕时,她心中不知何故,竟是浮现出一种陌生的情绪。她在书中有看到过,这个好像是叫做羡慕。
赵轻影看见有些失落的邱书情,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大概就是内向少女所憧憬的浪漫吧。
-
傍晚。
姜墨与孟初染顺利进了城,此时正携手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他们特意走得很慢,似在与夕阳作陪,回忆着那些逝去多年的记忆画面。
斑驳的青石桥长满青苔,下雨天会很滑,撑着油纸伞的粉裙少女,总是不敢踏上去,少年就总会背着她过桥。
说是两个人的重量加在一起就不会打滑,但每一次他都会走得小心翼翼。
走过青石桥,就会看见一间早餐铺。
这家的小笼包很好吃,两人为了不在家里吃早饭,总会准备很多借口。
是少女先发现的这里。
那时的她,口齿都还不太流利。
某天,
邻居家的男孩,也找到了这里。
男孩嘴馋她的小笼包,眼巴巴地在她对桌站了许久。
她万般不舍地分了一个给男孩。男孩高兴地塞进嘴里,不成想却热油烫了舌头。
这天之后,
她知道男孩名叫姜墨。
男孩也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小笼包。